十二因缘(3)

12. 老死(jarā-marana)─老死jarā-marana,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系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世两重因果之说,生支、老死支为未来二果,于现在舍命后,正在形成新生命之一剎那间所集结之五蕴,称为生支;

12.  老死(jarā-marana)─老死jarā-marana,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系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世两重因果之说,生支、老死支为未来二果,于现在舍命后,正在形成新生命之一剎那间所集结之五蕴,称为生支;相对于此,生起识之剎那以后,名色、六触、受、爱渐增,乃至总异灭位,称为老死支。其中,老,是色、心之衰变;死,为寿命尽而灭坏。此外,大乘唯识家以二世一重因果配于十二因缘,谓生及老死为所生支,自爱、取、有等三支所生的异熟五蕴之衰变及身坏命终,方为老死支。另据《成唯识论》卷八载,于生、老、病、死等四者中,立生为一支,老与死合为一支;病则不列为支,以病非遍于一切众生,且非定有。老虽非定有,然遍于一切,故立为支。

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又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熏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对十二缘起,俱舍论卷九举出如下四种解释:

(1)剎那缘起,即一剎那间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贪心而起杀生之瞬间,在彼时剎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故有行杀之意愿产生。

(2)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之关系。

(3)分位缘起,例如三世两重因果之解释,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转之过程及其状态。

(4)远续缘起,指十二支之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有部采用分位说(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与行是于过去世起烦恼造业时有情之分位,指身心(五蕴)而言。依此过去世之二因,心识始托生母胎之剎那,其有情之分位为识;托生之第二剎那以后,六根未备之分位为名色;胎内六根具足之分位为六处;出胎后但有接触感觉以至二、三岁为止,其分位为触;四、五岁至十四、五岁间感受性极胜,分位为受;以上从识至受,称为现在世之五果。

其后,爱欲强烈之十六、十七岁以后为爱;贪着心胜之三十岁以后为取;如此造业之分位为有;以上三者,称为现在世之三因。由此因感生未来世之分位为生;此后至死为老死,以上二者属未来世之二果。类此,分为过现未三世,再立二重之因果,此谓三世两重因果,如上表所示。

因中含摄惑、业,果即是苦,故十二缘起摄于惑业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断,无始无终。经部不赞同有部之说,主张无明绝非单指过去之无智,亦非指五蕴而言。

据《成唯识论》卷八所载,无明至有为因,生、老死为果,故立一重因果。然因与果必须异世,从而立二世一重因果。无明与行两支系由识至受之五支的因,故二支为能引支,五支为所引支,此七支亦总称牵引因。以爱、取、有三支为因,能生未来之生与老死两支,故三支称能生支或生起因;生、老死称所生支或所引生。

天台宗立思议生灭、思议不生不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不灭等四种十二因缘,以此配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圆教称十二因缘为佛性,即表示依缘而生之现象无非是中道之理。

观十二缘起,与四谛观同为佛教重要之观法,据传释尊因观此而开悟证果。据阿毘达磨杂集论卷四,依无明而行等顺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顺观;于老死等支各立苦集灭道四谛,从老死逆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逆观。由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顺观;由老死灭而生灭等逆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逆观。

据《大毘婆沙论》卷二十四所说,观迷生起之流转门系除无明、行外之十支,观悟现成之还灭门则系观十二支。然依巴利文律之大品,流转门为顺观,还灭门称为逆观,至今仍采此说。且天台宗指出,依三世两重、二世一重、剎那一念三种十二因缘观,各依序可破断见(包含常见)、着我见、性实见等三种见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