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动静皆修,释儒圆融(7)

3、修学精神 佛教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儒家提倡“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兄弟就是手足,你不爱吗?两教是一样的心胸。 地藏 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永远在世间来 超度 人。《论语》说“杀身成


3、修学精神

佛教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儒家提倡“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兄弟就是手足,你不爱吗?两教是一样的心胸。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永远在世间来超度人。《论语》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都是一种献身精神,甚至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献出去。两学境界一样。学佛学到最高处,就跟儒学学到最高处一样,语言是没用的,表达不了的,只有自己心里明白。

佛教“拈花而笑”这个故事是说,佛在涅槃的时候,众弟子请教他灭度以后,佛教如何办,世尊拈花笑而不语,这就是传道。《维摩诘所说经》记载,文殊菩萨最后请他开示,结果维摩诘默然无言,于是文殊菩萨说:“啊,这是不二法门。”心息相通,当下即明。大家看《五灯会元》、《高僧传》等等,里面有很多公案,很多的机锋,那些都是用语言说别的事情,让你领悟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儒家早就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孔子有一次对弟子说:你们不要以为我对你们隐瞒了什么,我能传给你们的都传了,就在我平常跟你们问答当中,就在我抚琴当中,就在我对盲人行礼时,就在我搀扶他走上台阶并告诉他,“阶也”、“户也”、“席也”,这里是上台阶了,这里要进屋门了,这里是席子,请坐下。仁就在这做当中,你还让我说什么,我毫无隐瞒。

孔子弟子说“夫子之言性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不是天天说人之性合天道,是在无言中,是不能听到的。

4,弘法境界(无法无我)

《论语•先进第十一》有一篇文章,孔子跟几个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座谈,孔子请弟子们谈自己的志向。子路先说我能治“千乘之国”,既大国,冉有次之说“可以治小一点国家”,夫子哂之,笑不露齿为之“哂”,就是有点讥讽的意思。公西华一看老师的表情,觉得他们说大了,自己说小点。孔子问他:“那你呢?”“我不能说治国,也就是宗教祭祀的时候,可以主持这个祭祀”。有一个不说话,就是曾皙。老师说:“你呢”?他正在鼓瑟,老师这一问停下来,把瑟放在席上,说“我跟他们都不一样”。“那你说说,没关系。”“我就是想啊,到春天,大家穿着春衣,带着几个人去游泳。然后我们到台子上,吹着凉风,唱着歌回来。”孔子说:“吾与点也!”我跟你是一样的。

是不是孔子想退隐,想过悠闲的生活,不在去治国?不是。他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要能放下。佛家的话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自性,不要执着。要有这种心态,一切都会放松的,这是一个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说不出来的。就在带着人游泳,吹风,咏而归,就是这种状态,怎么能描写出心情?孔子理解了,“吾与点也!”前面都是执着,这是不执着。然而,一旦国君让他去治理国家,他绝对要出马,出马的时候就准备不出马。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渊不幸早逝,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盆粗饭,一瓢水,别人不堪其忧,他不改其乐,乐什么?颜渊的乐是儒家学说里的一大公案。乐得道了,得的那个道不能言说,是自己能体会的,是自己人格的提升。

“为什么修学”、“怎样修学”、“修学的科学性”和“释儒圆融”这四方面都是相通的。到此大家会不会说:我别学佛了,和师父告别,我找许先生去学儒家经典。这么做不对,相通是相通,学佛者当以佛所说法为殊胜,为究竟。别的教,道教、儒教……不要拒绝,但这些只是一种加持之力,没有加持之力你进步慢。我们龙泉寺的出家人都在读儒家经典,我想师父是让你们增加加持之力。真正的力是自力,自力来自哪里?来自佛经。人必须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有人从事儒家,就以儒家为主,拿别的来加持。坚定信仰,不能动摇,这跟西方不一样。在西方,我信奉某教派,要嫁的男人信奉另一教派,我就放弃了。信仰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如果是那样,那就不是信仰。佛学有严密的体系,不是三年、五年能把握的,佛教最终是引导人们走向真理之路,所以不要放弃。

最后我献给大家六句话:“法轮常转,佛光普照,世人解脱,国泰民安,大慈大悲,世界和平!”这样下去,就是国土净,平下净,世界和平!

问:许先生你好,您先前提到说放眼历史,它是不断前进的,我想问的是:您从哪些方面去判断这个历史是在前进?在您后来提到的轴心时代出现的几个条件里面,从生产力的发展然后有了社会组织,那是不是从这些方面去判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许先生提到孔子一生“十五而有志于学,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能不能请许先生就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体悟给我们讲一下?谢谢。

许嘉璐答(笑):我虽不是像各位一样已经是真正的佛弟子,我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我还是以佛弟子的心态来回答这位居士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说实实在在的话。

历史前进怎么评价?我想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还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因为它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个标准就是人类的精神境界的不断地提升。

当今世界宗教何其重要,全世界66亿人口没有宗教信仰的大概是将近10亿人,剩下56亿人都有宗教信仰,没有宗教信仰可以有别的信仰,这接近10亿没有宗教信仰的有8亿多在中国,但是这8亿多人里,有的信祖宗,有的信土地,有的信儒家,有的虽说自己不是佛教徒,但是他初一、十五到庙里烧香,所以这个是难以统计的。现在我们国家的信仰在恢复,西方的信仰在沦落。科技会越来越发达,将来从美国纽约飞到北京可能就用三小时,但这不是历史的前进!人类的精神不提高,历史不会写出新的篇章。这也是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文化建设的问题。如何判断历史前进的标准,目前没有一个人能拿出来。

首先,我们要恢复我们的信仰。随着时代的前进,整个中国人为己为他、利己利他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信仰会慢慢恢复。当然恢复很困难,不仅佛教困难,儒学也困难,道家也困难。为什么?西方的文化的阻碍,当然,西方文化并不都是坏的,但其当中相当一部分是诉诸感官的。佛经上说“人身难得”;儒家说“人是万物之灵”,“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这是孟子的话。“做人是有道的,如果饱食、暖衣、逸居,整天悠悠荡荡而无教,没有受到教育、教化,则近于禽兽也。”因为只解决了食和性的问题。

孟子又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禽兽之间的界别就差那么一点点,往这边一走是人,往那边一滑就成禽兽,进入畜生道。现在有些文化就把我们经过几百万年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人身,我们的这种境界又拖回到动物界别去。别人的喜好咱们都无权去干预,但是你可以欣赏,或者不欣赏,我就不欣赏五千多人跑到悉尼歌剧院都脱光了来表示一种艺术。我看他们,说句不敬的话无法比喻,就跟进了动物园一样,还不如杂技团,杂技团的一些表演还穿上点儿假衣服。还有的运动项目,把对方往死里打,还不如禽兽呢!同类动物之间不互相撕咬,你听说过老虎吃老虎吗?我想历史的进步,就是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信仰——崇高的信仰,把人类的思想境界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