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动静皆修,释儒圆融(6)

西方宗教说什么呢?上帝造人,希望他好,但是他不听上帝的,偷吃了禁果,兄妹乱伦,所以现在66亿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兄妹乱伦的后代。还有一部人不是,是上帝太累了,到了星期五了,太累了,他不做了,拿个绳子在泥


西方宗教说什么呢?上帝造人,希望他好,但是他不听上帝的,偷吃了禁果,兄妹乱伦,所以现在66亿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兄妹乱伦的后代。还有一部人不是,是上帝太累了,到了星期五了,太累了,他不做了,拿个绳子在泥浆里一甩,甩出泥点儿都变成人了。最早的祖先就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犯了罪,老祖宗犯了罪了,你100代的孙子都得承担,所以西方有原罪之说。生来就有罪,也就是生来就是性恶的。我们不是,佛教和儒教是一样的,认为性善。你要明心见性,明自己的心,见自己的性,你就得道了。那你如果心是恶的,我发现我这人生来就是想吃人,你能得道吗?明心见性就是说心和性本来是善的,只不过被尘事所避垢、遮住,现在佛教是要把你的垢去掉。人人皆有佛性,就是性善,才能明心见性,一系列的差异都是在公元200年到800年形成的,根深蒂固!

4、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即将产生?

文明要对话,不要你打我,我打你,咱们交朋友,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你学我,我学你,完全融合为一不可能,毕竟2000多年的分歧,一朝合一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的人怎么办?要体悟先哲说话所蕴含的内容。我就想到这个问题,我也跟学诚法师说过,是不是世界又到了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的大师在哪里?应该就在各个学说当中的未来人里。要在这个时代提出人类向何处去,人类如何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天的关系,现实和未来的关系,恐怕这个是大的通家,以一家为主兼收别人的东西,别的学说。要解决的是世界朝哪里去,人的心灵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我说佛教是人类崇高信仰当中的杰出者,我认为,无论是天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还是生死问题都源于心。拿生活打比方,不管是年轻的你刚有了孩子,还是我们老人刚有了第一个孙子或外孙子,那是非常疼爱的,没人教你,抱着那个亲呦,这是源于心。一般是不会有这种人的,抱着孩子说:这孩子真好!然后,叭!打一巴掌。爱是缘于心,爱心生不出恨来,恨是心被蒙蔽了,而佛家恰好是作用于心的,所以我说他是杰出的。

四、释儒圆融

最后,我就水到渠成地说“释儒圆融”,从哪几方面来说呢?要从四方面来谈这一问题,修学目标、修学法门、修学精神和弘法境界。修学目标就是价值观念,因为我知道今天有许多年轻人,还得说得现代一点,也就是价值,自我价值。修学法门,也就是方式方法。修学精神,也就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弘法的境界,无法无我。

1、修学目标(价值观念)

佛教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成佛,是有果位的,首先是罗汉果,然后是菩萨果,最后到佛果。儒家,最高目标是成圣,可谁都成不了圣。只有一个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但是他自己不承认,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怎么敢成为圣人呢?但比较起来他确实是圣人,孟子只是亚圣。我们只有世尊一佛,但他可以有很多法身、化身。佛不是一下就能成就的,要经过不同的果位。圣人也不能一下当,先要成为君子,君子要文质彬彬等等一套标准。由君子要成为贤人,谁是贤人呢?古代人说了,伊尹是贤人,子产是贤人,最后才是圣人。目标是什么?佛教在心灵上证得菩提;儒家要尽心、知心。明代王阳明提出来“致良知“,所谓良知就是人的本心,良能是孟子提出来的,到明代王阳明提出来的良知。儒学最后的境界是“致良知 “,让你的良知出来。

今天我们常说“天理良心”,天理是宋代儒家的话,良心是明代人的话,我们合起来讲“天理良心”。学佛到一定境界就圆融无碍了。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立志要学,学不是学电脑……是学人生的道理。“ 三十而立”,现在年轻人说你三十了怎么还不结婚,“三十而立”不是那个意思,立是确立人生目标,我要做一个贤人,我要永远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格,有了这个,我就不怕电脑学不好,财会学不好,其他的学不好,电影拍不好……“君子四十而不惑”,三十立了,但是还时时遇到些疑问,到四十岁更坚定了,学问更广大了,没有任何疑惑了。这个时候,再经过十年的修炼,“五十而知天命”,一切都是有因缘的。“六十而耳顺”,再修炼十年年,不管你说什么,包括骂我的话,我都能从中吸取营养。我正在研究茶,你突然说电脑,嗯,对我也有启发,耳顺了,全能吸收。再苦学十年,到七十岁了,不想了,我拿茶杯的姿势都符合儒家学说,来了客人,突然“当当”一敲门,我的回答,我转身,我开门的动作没经过大脑但全符合规矩。这个道理佛教称之为“圆融无碍”,“发自本心,出自自然”也是这个道理。外界有事直接反应,没经过大脑,这是目标一致。

2、法门一致

法门一致,方法也一致。佛教讲“闻思修”,儒家讲“学思行”。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而不行是没用的。佛教讲“明心见性”,儒家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是《孟子•尽心章》上的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我要至少三次反省我这一天所作所为,其实不是三次,是三个方面。“为人谋而不忠呼?”我替别人设想,出主意,我是不是完全忠信呢?“与朋交而不信乎?”在和朋友交往时,我说了100句话,有没有半句话是不真诚的?“传不习乎?”这个传[zhuàn]有人念传[chuán],也就是自古传下来的遗产我是不是温习了?每天在三个方面来反思自己做的够不够,一个是继承先圣先哲的问题,一个是平等的交流问题,一个是为人谋,是为国君的,对上的问题。

孟子说:“道在迩而求诸远。”儒家告诉你:道就在你身边,就在你行住坐卧、挑水、种菜……之中,这个你不找,你非得到远处去找,道在哪里?慧能大师说: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告诉你别到处找,就在你心中。很多佛教公案,机锋都提到自性。宋明理学有句名言——“求其本然”,“然”是这样,本来这样。同时佛教说“人人皆有佛性,“法不外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话是弟子问孟子,孟子回答的。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弟子问:“夫子,你说过人人皆可以成尧舜是吗?”孟子回答说:“是啊,是这样。”人人之所以能成尧舜是因为人性善,人人都有自己的本心,儒家讲“道不外索”,这是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的话。孟子说“仁义”(相当于佛家的佛法)就在我身上,是上天给我的,天生的,“不由外烁”,不由外界照耀他,启发他。这不就是法不外求的意思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