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行善更要求慧(5)

△ 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由于深具智慧和辩才,因此极受学生的爱戴。不过不幸却娶了一个凶悍泼辣的太太,学生常常为此替他感到委曲。苏氏有一次听到后就向学生说:“一个人如果娶到一个美丽而温柔的太太,那是他前生修

    △ 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由于深具智慧和辩才,因此极受学生的爱戴。不过不幸却娶了一个凶悍泼辣的太太,学生常常为此替他感到委曲。苏氏有一次听到后就向学生说:“一个人如果娶到一个美丽而温柔的太太,那是他前生修来的福报,如果所娶到的是一个凶悍泼辣的太太,那么他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这有什么不好呢?”学生听后很疑惑连忙问他这是什么道理,苏氏答称:“一个人如果有一个蛮不讲理的太太,那么这是他修身养性培养耐心的最佳机会,因此,如果对这样的人都能够加以容忍,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人不能加以容忍呢?”一个人如果能够对自己的任何遭遇,都能够用幽默的态度泰然处之,并且加以“善解”,只想到好的、有利的、积极的一面,而不要只注意坏的、不利的、消极的另一面,那么不仅不会怨天尤人,大发脾气,而且还可以化阻力为助力,化逆境为增上缘,使自己更具成熟和智慧。老子著名的寓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便是最好的例证。最近有一位法师常向信徒表示,如果有人骂你,你不仅不应该生气或与他争议,反而应当好好谢他才是,原因是人家骂你是替你消灾,而佛寺消灾一次的费用大都是五百元,因此以后凡有人辱骂你,你都应该向对方说:“谢谢你替我省了五百元。”另有一位法师常勉励信徒说,如果一个碗有了一个缺口,我们在使用时不要看缺口,只要看其他完好的大部分,那么我们也会认为这个碗仍然是圆的。笔者有一同事,每天均由高雄驾车来嘉义上班,笔者很惊讶地问她,这样不会很累吗?没想到她竟很轻松地表示,她每天这样上班,不仅不会感到累,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享受,因为她每天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好好欣赏一些音乐及某一法师演讲的录音带,现在她对佛学有相当地认识,事实上都要归功于每天这样的上下班。由此可见,如果凡事都能加以“善解”或“善用”,则一般人所谓的“业障”或“逆境”都可以获得超越而成“境界”或“顺境”。

    △ 元晓大师有一次因战乱与同伴一齐逃难至一个偏僻乡下,时已黄昏,两人又饥又渴,只好找了一个小庙暂时栖身。他们看到神案前的供桌上有几个糕饼之类的祭品,由于饥饿难忍,只好合掌向神佛禀告,然后两人就拿起这些祭品狼吞虎咽。后来觉得十分口渴,同伴又觉得肚子开始发痛,大师乃外出寻找水源,不久在蒙眬的月光下发现树林中有一个水池,大师连忙用钵取水,然后直奔回庙。同伴喝后不断称赞此水极为甘美,非常清凉舒畅。次日两人醒后,再度前往取水,他们探索不久便发现昨晚取水的水池,两人非常高兴,不料刚要取水时,无意中发现池中浮有一个腐烂的尸体,身上布满了蠕动的蛆,两人当场愣住,在惊吓之余,立即将昨夜所喝进之水悉数吐出。大师受此刺激,立即开悟“万法唯心造”的道理。同样的水,有时被人认为清凉甘美赞不绝口,有时却被人厌恶弃绝,大倒胃口。可见一切众生对世间一切在的事物或现象的好恶均为自己的心念所决定,也受心念的转动而变化。换言之,“心”常随“境”而转,外境无常自心也随着变幻无常,人生的各种苦恼大都由此而生。因此人如果能够由禅定而得到智慧,并重显如如不动的宝贵自性,领悟外境的一切都是缘起缘灭的幻景和无常的本质,则心不再受外境所迷,也不受世间名利荣辱所惑,如此必能了却生死,断绝烦恼,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 佛经上有一则“金丸打雀”的故事。一个大富翁的儿子喜欢用黄金铸造的弹丸去打鸟狩猎,许多人无不认为这是极端奢侈浪费,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愚痴行为。然而一般人却不知道自己也经常犯有“金丸打雀”的错误。我们知道,人间最宝贵的并不是黄金钞房地产,也不是名利地位权势,而是生命和时间。因为前者如果失去了我们还有机会赚回来,但是后者一旦失去便永远无法挽回,纵然有再多的财富,再大的权势,也无法使过去的加以复返。因此生命和时间是我们最应当珍贵爱惜的宝贝。然而一般的众生却很少能够爱惜时间,反而日复一日,经年累月地随意浪费和虚掷,完全不知道应早日清醒,做一些有益社会众生的事,实在令人十分惋惜。陶渊明曾经为此写了一首令人警惕的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普贤菩萨亦常常用一句偈来提醒生命的可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圆瑛法师曾向弟子勉励,修行一定要趁年轻的时候,他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据说印光法师在自己的精舍从不挂佛像,只挂一个很大的“死”字,目的在时时警惕自己,一定要认为修行,不可浪费时光,否则一旦无常来临,就要后悔莫及。有一位法师常常提醒弟子说:“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定要赶快去做,第一个便是孝顺,第二个是行善。”许多人都认为现在父母健康还好,来日方长,以后再来孝顺不迟。此外又常常认为自己现在能力还有限,等到将来赚了大钱再来回馈社会,帮助别人。其实这种“等以后再说”的态度,往往会令人后悔莫及。我们应当把握现在当下的时刻立即开始去做,去实践,倘能如此,则我们的生活将立刻充满了喜悦和温馨,我们的生命也将立刻脱胎换骨“立地成佛”。倘不如此,凡事蹉跎犹豫,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无常来到,那么就必然要悔之已晚,抱憾终身了。

    △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即告示世人: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虫(细菌),人是一个大虫窟(肉体内有几十种寄生虫),人出生前须经十个月的怀胎,宇宙间除地球外尚有三千大千世界(外太空含无数忆万的星球),这些说法现在都被最近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所一一加以证明,确实有此事实,实在令人不胜惊异和佩服。此外佛陀又具备六大神通,能知过去五百世及今后五百世的因果,甚至更为遥远的过去和未来,都能了如指掌。因此无异地具有至高无上的,而且也可能是空前绝后的伟大智慧,因此实在值得我们的珍惜和重视。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陀为救度众生,不断地以最诚恳、最坦白、最真实、最慈悲的方式来弘扬佛法,以便使愚痴的众生能早日脱离烦恼的大海,而登上快乐的彼岸。“不信佛言,何言可信”?佛法既然如此的宝贵,我们更应当好好地加以认真研学,深切体会,而且努力加以实践才是。最后笔者想引述一些佛教法师开示之名言以供自修自励和共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