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斗奇兵3》说人心(3)

不懂得自爱的人,一定也不懂得去给予和接受爱,结果令自己真的不受欢迎。即使别人向他表示友善,他也可能以漠视对方或否定自己的态度响应,以‘证明’自己是个讨厌的人──正如鲁索拒绝接收任何关于旧主人的讯息,

 

不懂得自爱的人,一定也不懂得去给予和接受爱,结果令自己真的不受欢迎。即使别人向他表示友善,他也可能以漠视对方或否定自己的态度响应,以‘证明’自己是个讨厌的人──正如鲁索拒绝接收任何关于旧主人的讯息,一直说服自己和其它玩具相信人类不会真心疼爱它们。

 

总之,人类自私的一面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受个人经验和环境影响。不难发现,所有‘坏人’都有某种心理缺陷。若人对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便会觉得受伤、沮丧,因此不顾他人以维护自己,甚至伤害别人以作报复。这些都是他们对这残酷的世界表达控诉、舒发内心所受委屈,用自己的方法补偿‘快乐’的表现。

 

畏苦求乐是所有众生的共通点,佛法认为这点正是人们彼此理解、包容以及互爱的基础。可是,并非所有人都懂得使用适当而有效的方法离苦得乐。错用方法,以苦为乐,甚或害人害己,是很不幸的事。

 

        因此,我们平时忿忿不平地埋怨别人怎样坏、挑剔他人如何自私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按常理,没有人天生就希望自己成为坏人,其实他们都是受害者,并非存心要干坏事。

 

 《入菩萨行论》说得好:‘如果他们的本性就是要伤害别人,则不应该瞋恨他们,好比我们被火烧伤也不会迁怒于火的‘燃烧’特性;如果他们的本性是善良的,罪恶是由其它因素造成,则更不应瞋恨他们,正如晴空被乌云遮蔽也不应归咎于晴空。’

 

  一般人不习惯经常观察自心或自我反省,也没有受过佛法的内观或修心训练,当发生不愉快事件,烦恼便不由自主地生起。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灵力量控制或反抗烦恼,心随境转,被动地遭负面情绪占据,思想被迫进死胡同而出现偏差,导致行为问题。一如《入菩萨行论》所言:‘伤害我们的人,他自己也是被烦恼役使,故我们应讨厌的,不是哪个人,而是烦恼。’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