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人性的真相
“中国有句老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全世界几十亿人,同样都是眼睛、鼻子、嘴巴,但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即使双胞胎,面貌、思想、个性,各不相同,这两句话就是人性问题,非常奇妙。”南怀瑾先生说。 有中欧商学院苏州校友请教南怀瑾先生“人性的真相”,他欣然应允。以下为整理南怀瑾先生讲话。 中国文化的中心 人类的文化,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主要中心都是一个心性问题,它包含了一切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儒道佛三家,唐宋以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叫修心炼性,所以心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 所以,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只是宗教仪式,这个东西背后,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你们现在看到有佛教的庙子,是中国人搞的,我常说释迦牟尼佛是印度的孔子,他提倡不崇拜偶像,反对宗教。可是他这个教化到中国来,就变成了中国的佛教,这是另一个问题,很有意思。 那么,什么是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来的明心见性,以这个为宗旨。学佛的为什么要剃光了头出家?不是去玩的,是去追究生命的问题,人的本性的问题。什么是明心呢?我们人怎么有感觉知觉,怎么有情绪,有思想,它们是怎么来的?这个生命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上认为知觉感觉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研究方向,快走到尽头了,这个问题很大。将来西方人,研究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恐怕又走到我们的老路,就是佛家提出的明心见性。 生命的本性如何去知道呢?这靠知识,在哲学里头。我们晓得文化里有唯心哲学和唯物哲学。在唯心、唯物之外,还有一个学问很大,在中国佛学叫唯识。人为什么有知觉,情绪思想,他们是怎么来的?生命有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 明心见性 心怎么去明,性怎么去见? 中国禅宗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这是唐朝的时候禅宗刚开始兴盛发展,譬如说庙子上和尚敲木鱼、吃斋、念经,这些都是形式,不谈,我们谈它的内容中心,所以禅宗的文化在中国叫“教外别传”四个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学理之外,另外走一条路,直接指向明心见性,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换句话,禅宗是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接轨,产生的新的东方文明,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么一个伟大的目标。 禅宗讲传承,到了中国初唐,禅宗第五代弘忍禅师在湖北黄梅住持。当时出了一个人,就是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禅师。他开始并不是出家人,上代在广东做官,因为是清官,后代没有路费回老家了,就住在广东新会,现在江门那个地方。他家里很穷,只有一个母亲。 那个时候禅宗流行,有一天,他到山上砍柴拿到街上卖,听到旅馆里有人在念《金刚经》,这部经可以说是指引明心见性的路。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领悟,这句话是《金刚经》的中心,讲人行为思想的心性修养。他很好奇地问,你读的什么书啊?那个人说是佛经。惠能说,“我懂哦!”那个人说:“你这个砍柴的,都不认识字,你懂这个意思?”于是,这个人建议他到湖北黄梅去跟五祖学习。广东到黄梅,现在开汽车很快,当年走路是很辛苦的。惠能说,那么远,我又穷又没有路费,怎么去啊?还有一个母亲在,我也不能离开,还要谋生养母亲。那个人说我给你钱养母亲,给你路费,这个人很了不起,智慧很高,也没有留下名字。 惠能到了黄梅,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 獠”,你凭什么作佛?惠能讲,“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地区虽有南北口音、文化的不同,佛性都是一样的。五祖于是就让他留下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出家。五祖的教育方法,就让他舂米作苦工,消磨他的业障,磨砺他的习气。过了起码一两年,大家都在那里追寻明心见性的问题,他在旁边当然也听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