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持咒有三种念法,金刚念诵,普通的开口念诵,和瑜伽念诵。三种念诵,都要晓得调气,调气就是调心。可是你们始柊对调气念诵的法门搞不清楚?为什么搞不清楚?这就是你的业障。从喉轮到头轮这一部份的气脉很难通,自己对于一口气一口气心气合一的念诵,根本没有得到要领;乃至很多人都是轻声念,怕把喉咙念哑了,不肯投身进去,这都是懈怠、取巧,甚至有些人认为我只要心念就好了,何必出声呢?也是姑息。 我一再告诉你们,开口念诵等于在修气修脉,要想转这个色身的果报业报,非念不可。但是看到你们受不了的情形,颇有可怜之感。因此我一念慈悲心起,算了!从今天起,一个钟头念诵,一个钟头不念。不念干什么,改为瑜伽念诵,瑜伽念就是心念,也是默念。意要观想,都摄六根,耳根回转来,眼根回转来,你身心的念头与观想配合为一,才能得止。瑜伽念诵也在念呀!不是不念,而表面上叫做参禅,这个里头也可等于同时修慧,也就是与参禅合一的,即是观照自己,观照得清清楚楚,忘却身躯,不要一定放在心窝子、乳房中间,或是喉咙、头脑里头,不要在身上转。以我们身体的心脏部份、喉咙部份、头轮部份而言,如果你能洒然一放,与虚空合一,尽法界遍十方,同声一念,那可好呀!你做得到吗?做到就融化了身心,然后观照同时,也就是密,也就是禅。即观即照,即照即观。即观照,即是止、即是定。你能做到吗?真能做到就不得了了,就好了。 **************************************** 流沙河先生注解庄子心斋这段的白话,转引到这里: 一天,颜回向孔子请教,问道:“夫子,您能告诉我什么是‘心斋’吗?”。孔子答道:“你要专心致志,停止游思浮想,静下心来‘听’。不用耳朵听,而用心去听。然后处于不知不识的状态,不用心听,而用气听。为什么不用耳听?因为耳朵的功能有限,只能感应声音。为什么不用心听?因为心也有局限,只能响应存在。而用气听,就大不一样了,这时你的心灵已经得到净化,空虚静洁。扫除了后天思维的束缚,融合在‘虚’当中了,于是妙道来集。我所说的‘心斋’就是净化心灵,保持空虚静洁。”颜回受教,恭敬而退。数日后,来见孔子,说:“在进入‘心斋’状态之前,我只是一个颜回而已;聆听夫子教诲,进入‘心斋’之后,我已经忘记了自己,好像以前的颜回已经不存在了。这算得上‘虚’了吧?”孔子讲:“您达到‘心斋’的要求了。”(流沙河《庄子现代版·人间世》)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