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了生死的法门--念住经(4)

第三章 受念住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感受应如何注意观察? “比丘们啊!比丘在经历一桩愉快的感受时,对他所经历的愉快感受,心中须了了分明;在经历一桩不愉快的感受时……中性的感受时……有利害关

第三章 受念住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感受应如何注意观察?
“比丘们啊!比丘在经历一桩愉快的感受时,对他所经历的愉快感受,心中须了了分明;在经历一桩不愉快的感受时……中性的感受时……有利害关系而愉快的感受时……没有利害关系而愉快的感受时……有利害关系而不愉快的感受时……没有利害关系而不愉快的感受时……有利害关系而中性的感受时……没有利害关系而中性的感受时,对他所经历的没有利害关系而中性的感受,心中须了了分明。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感受,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感受,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感受,或观察感受的生起,或观察感受的坏灭,或兼察感受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感受 (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感受。”
第四章 心念住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注意观察他的心意?
“比丘们啊!比丘贪欲炽盛,应了了分明其贪欲炽盛;或心离贪欲……嗔恚炽盛……心离嗔恚……愚痴炽盛……心离愚痴……心念专一……心念奔驰……心志高洁……心志卑下……心智下劣……心智优越……心力集中……心力散漫……心得解脱……心著系缚,应了了分明其心著系缚。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或对他人要注意观察其心意,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其心意,或观察心意的生起,或观察心意的坏灭,或兼察心意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心意 (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心意。”
第五章 法念住
第一节 观五盖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注一)注意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从妨碍宗教生活(梵行)的五盖中去注意观察诸法。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从妨碍梵行的五盖中去注意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啊!比丘如性贪欲乐(贪欲盖),应了了分明其性贪欲乐;或不贪欲乐,应了了分明其不贪欲乐;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贪欲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已经生起的贪欲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贪欲,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不会生起;或者他生性刻毒(嗔恚盖)……生性怠惰而迟钝(睡眠盖)……生性傲慢而无礼(掉悔盖)……生性多疑(疑盖),应了了分明他生性多疑;或生性不疑,应了了分明他生性不疑;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疑惑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已经生起的疑惑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疑惑,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不会生起。
“他应如是生活:或在他自身中,或在他人身上要注意观察诸法,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诸法,或观察诸法的生起,或观察诸法的坏灭,或兼察诸法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 (的实相)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注一: 摺本dhau有云:世尊在论观身时仅涉及色蕴;在论观受与想时,仅涉及其他诸蕴。但在此处,从“比丘们啊……应如何……”开始的文字里,他开始将色蕴和其他诸蕴混合立论。再者,在观身时,他只论及色蕴,观受时只论及受蕴,观心时只论及识蕴。但在此处,从“比丘们啊……应如何……”开始的文字里,他开始兼论想蕴和行蕴。
第二节 观五蕴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从五蕴中去注意观察诸法。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从五蕴中去注意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啊!比丘应了知色的性质,色如何生起,色如何坏灭;应了知受的性质,受如何生起,受如何坏灭;应了知想的性质,想如何生起,想如何坏灭; 应了知行的性质,行如何生起,行如何坏灭;应了知识的性质,识如何生起,识如何坏灭。
“他应如是生活:或在他自身中,或在他人身上要注意观察诸法,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诸法,或观察诸法的生起,或观察诸法的坏灭,或兼察诸法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 (的实相)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第三节 观六根六尘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六根与六尘中的诸法。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眼根了了分明,应对色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耳根了了分明,应对声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鼻根了了分明,应对香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舌根了了分明,应对味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身根了了分明,应对触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意根了了分明,应对意念(法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他应如是生活:或在他自身中,或在他人身上要注意观察诸法,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诸法,或观察诸法的生起,或观察诸法的坏灭,或兼察诸法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 (的实相)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