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1(3)

问:若心住净时,不是著净否? 答:得住净时,不作住净想,是不著净。 问:心住空时,不是著空否? 答:若作空想,即名著空。 问:若心得住无住处时。不是著无所处否? 答:但作空想,即无有著处。汝若欲了了识无所

  问:若心住净时,不是著净否?

  答:得住净时,不作住净想,是不著净。

  问:心住空时,不是著空否?

  答:若作空想,即名著空。

  问:若心得住无住处时。不是著无所处否?

  答:但作空想,即无有著处。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物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汝若未得如是之时,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会。所以会者,一切处无心即是会。言无心者,无假不真也。假者,爱憎心是也;真者,无爱憎心是也。但无憎爱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

  问:为只坐用,行时亦得为用否?

  答:今言用功者,不独言坐,乃至行住坐卧,所造运为,一切时中,常用无间,即名常住也。

  问:方广经云:五种法身:一实相法身、二功德法身、三法性法身、四应化法身、五虚空法身,于自己身何者是?

  答: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像,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是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若了此义者,即知无证也。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法身;若有证有得以为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也,名为外道。何以故?维摩经云:舍利弗问天女曰:汝何所得,何所证辩,乃得如是?天女答曰:我无得无证,乃得如是;若有得有证,即于佛法中为增上慢人也。

  问:经云等觉妙觉,云何是等觉?云何是妙觉?

  答: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又云: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也。

  问:等觉与妙觉,为别为不别?

  答:为随事方便,假立二名,本体是一,无二无别,乃至一切法皆然也。

  问:金刚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

  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义云何?

  答:只如有人未遇大善知识,唯造恶业,清净本心被三毒无明所覆,不能显了,故云为人轻贱也。以今世人轻贱者,即是今日发心求佛道,为无明灭尽,三毒不生,即本心明朗,更无乱念,诸恶永灭故,以今世人轻贱也。无明灭尽,乱念不生,自然解脱,故云当得菩提。即发心时,名为今世,非隔生也。

  又云:如来五眼者何?

  答: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著,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

  又云:大乘、最上乘,其义云何?

  答:大乘者是菩萨乘,最上乘者是佛乘。

  又问:云何修而得此乘?

  答:修菩萨乘者,即是大乘。证菩萨乘,更不起观,至无修处,湛然常寂,不增不减,名最上乘,即是佛乘也。

  问:涅槃云:定多慧少,不离无明;定少慧多,增长邪见;定慧等故,即名解脱。其义如何?

  答:对一切善恶悉能分别是慧,于所分别之处不起爱憎,不随所染是定,即是定慧等用也。

  又问:无言无说,即名为定,正言说之时,得名定否?

  答:今言定者,不论说与不说常定。何以故?为用定性言说分别时,即言说分别亦定。若以空心观色时,即观色时亦空。若不观色,不说不分别时亦空;乃至见闻觉知,亦复如是。何以故?为自性空,即于一切处悉空。空即无著,无著即是等用。为菩萨常用如是等空之法得至究竟,故云定慧等者,即名解脱也。今更为汝譬喻显示,令汝惺惺,得解断疑。譬如明鉴照像之时,其明动否?不也!不照时亦动否?不也!何以故?为明鉴用无情明照,所以照时不动,不照亦不动。何以故?为无情之中无有动者,亦无不动者。又如日光照世之时,其光动否?不也!若不照时动否?不也!何以故?为光无情。故用无情光照,所以不动,不照亦不动。照者是慧,不动者是定。菩萨用是定慧等法得三菩提,故云定慧等用,即是解脱也。今言无情者,无凡情,非无圣情也。

  问:云何是凡情?云何是圣情?

  答:若起二性,即是凡情;二性空故,即是圣情。

  问: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其义如何?

  答: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绝言,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谓得义实际,更不起观;不起观故,即是无生;以无生故,即一切色性空;色性空故,即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是心行处灭。

  问:如如者云何?

  答:如如是不动义,心真如故,名如如也。是知过去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现在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来佛行此行亦得成道,三世所修证道无异,故名如如也。维摩经云:诸佛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乃至一切众生悉皆如也。何以故?为佛性不断,有性故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