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1

大珠和尚,心为根本

《顿悟入道要门论》

【唐】 大珠慧海禅师 著

此经出处:《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

目录

原序

卷上 顿悟入道要门论

卷下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菩提达摩大师安心法门 附(出联灯会要)

后序


原 序

  夫善知识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类,长夜明炬,善破群昏。大珠和尚首参马祖,使入慧海之法界,令开宝藏于自家;所以灵辩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机叠叠,如圆器之倾珠。于是曲设多方,垂慈利物,发扬至道,乌可以笔舌赞叹哉!

  妙叶维那、四明翠山大中理公之神足,夙具灵根,素培智种,禅余之暇阅此老语录,有所证入,平生碍膺之物脱然而去,从上佛祖舌头一无所疑矣。此亦古塔主睹云门语而嗣之,正所谓也。故捐资镂板以广其传,期以后之来者同一了悟,存此心者,岂浅浅耶!此之功勋不坠,行愿弥坚,盖可见矣。所几法流不泯,派永接于曹溪,灯焰长存,光愈明于少室也。

  旹岁在癸丑春孟十日阿育王山

  沙门释崇裕书于无异堂


卷上 顿悟入道要门论

  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

  云何为顿悟?

  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问:从何而修?

  答:从根本修。

  云何从根本修?

  答:心为根本。

  云何知心为根本?

  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

  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

  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亦名达彼岸、超六度、越三界大力菩萨、无量力尊,是大丈夫。

  问:心住何处即住?

  答:住无住处即住。

  问:云何是无住处?

  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

  云何是不住一切处?

  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是佛心。

  问:其心似何物?

  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问:身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

  答:见无如许种见。

  云。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

  答:是自性见。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

  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

  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学人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法句经云: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问:涅槃经金刚身品: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

  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若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

  问:经云:不见有无,即真解脱。何者是不见有无?

  答:证得净心时,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即名不见有也;得想无生无住,不得作无生无住想,即是不见无也;故云不见有无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名解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