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果报的关系,所以现前的生命形态各有不同。而佛陀善于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果报的关系,所以现前的生命形态各有不同。而佛陀善于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以不同的教理说法,度其出轮回苦海。在佛陀的各种说法当中,譬喻说法是比较生动、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时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这也成为佛陀教化众生的一个有效方式。
  下面就佛经的一些动物的寓意略作阐解。

  在佛经中,龙为守护佛法的八部之一。经中说龙族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之别。龙族的首领称龙王,他们具有强大的威力,故成为佛的守护者,另外有一类“非法行龙王”,由于不顺法物,行不善法,不敬沙门及婆罗门,所以常受到热沙烧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楼罗捕食的苦恼。在诸尊龙王中,以五大龙王及八大龙王最为著称。
 

  象在佛教中是高贵的象征,常以象王来譬喻佛的举止如象中之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佛有八十种好,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狮子王。《无量寿经》中记载,菩萨犹如象王,因其善调伏之故。

  白象在佛教中是高贵种姓的象征,如释迦牟尼佛。在《摩诃止观》中,六牙白象代表菩萨的无漏六神通。象有大力,表法身能负荷;无有烦恼杂染,因而为白色。或言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
  又因在动物中,龙与象分别是水上、陆上最有力者,因此经典中常将二者合用,以“龙象”比喻菩萨的威猛能力或威仪具足,后人引申为殊胜的禅定力量,或者用来赞扬威仪庄严的高僧大德为“法门龙象”。

  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在佛教的许多经论中,都用狮子来比喻佛陀的无畏与伟大。如《大智度论》记载,狮子在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降伏一切;佛陀也如是,在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无畏,所以称为人狮子。《略出经》中说: “于菩提树下,获得最胜无相一切智,勇猛释师(狮)子。”佛陀以无畏音声说法,如同狮子的吼叫,所以也称佛陀说法为“狮子吼”。此外,诸佛菩萨摄化众生的法门也称“师子法门”,即以狮子王来彰显诸佛菩萨的功德。《涅槃经》中,以狮子吼列举21事,一一配以菩萨的法门。《宝雨经》则列出菩萨的10种善法,一一比喻狮子王。

  牛在佛教中也象征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在如来身相的八十种好之中,就有一项是“行步安平,犹如牛王” 佛陀的德号中也有以”人中牛于”来称赞佛陀的德行广大无边。在《法华经》中则以牛车来比喻菩萨乘,以大白牛车来比喻佛乘——大乘妙法。禅宗则以牛来比喻众生的心,如著名的十牛图,即以牧牛为主题来代表修行的十种境界,马,佛的三十二相中,就有一相是马阴藏相,又称作阴马藏相、马王隐藏相,这个相好是代表佛陀已经超越男女之间的欲望,而现马阴藏相:佛教的经典中,常以马来比喻众生的心念,如“心猿意马”,即是指心意驰放不定,如同狂奔之野马。经典中还以马比喻众生的根机四种分别。《杂阿含经》就列举四种马,比喻四种人悟道的层次。
  驴,经典中以驴乳、牛乳来比喻似是而非者,就如同牛乳与驴乳,其颜色虽然相同,但是牛乳攒聚则成酥,驴乳攒聚则成粪:在禅宗中,驴通常被喻指那些根器下劣的人,除了用“驴前马后”指斥学人只一味追从他人言行,而没有自己独特的机用者之外,还用“驴鞍桥”比喻愚昧、不辨真假法义的情形。

  骆驼,经典中,骆驼被用来比喻心性难以调伏,或者代表散乱的心思,指心念随着六根追逐外境,无法安住一处,《摩诃止观》中云: “夫散心者,恶中之恶,如无钩醉象,踏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 羊在佛教的经典中通常以比喻凡夫不分辨世间法与修行,只是一味放任“贪、嗔、痴”三毒,贪着色、声、香、味、触五欲。在《法华经》中,以羊车比喻声闻乘,在《大智度论》中,则以“牛羊眼”来比喻凡庸之眼。禅宗则以“触鼻羊”来比喻不识法的昏昧学人。因为羊的眼睛不能分辨食物,凡是触碰到鼻者即食之,因此有此比喻。

  猪在佛法中代表的是生命的愚痴体性,狗在佛法中代表的是贪、嗔二毒。猫在禅宗公案中比喻对佛法茫然无知的人。如“黧奴白牯”,黧奴,又作捏奴、猫类。意指无知的动物,多用以比喻不解佛法的人。

  鼠在佛经里常以黑、白二鼠来比喻时间,说明生命无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