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异体同心.宿命同福 第二层次,从世间的立场,从人的角度讲,男女的婚嫁、结合,是正常的。家庭、夫妻是维系社会安定,人类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子孙,人类不可能延续;没有家庭,社会不可能成为社会。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不可能成为有教养的孩子,通过夫妻的恩爱,对家庭的责任,社会才能成为社会,才能向美好的、幸福的方向发展。家庭、夫妻是社会的基本要素,这是正常的,符合道德、伦理的,非常美好的事情。没有家庭,就不可能有子孙,没有子孙,就没有出家人,就没有人可以修道了。所以在这个层次上讲,佛教肯定夫妻的关、男女的爱情,这是是可以成「立」的,是社会成立的必然基础。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下) ───佛教的婚姻观 (接3月1日文) 如《杂阿含经》卷三六中,佛谓「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谚。」《别译阿含经》卷十二中,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异体同心」。佛陀并不是劝世间所有的人都出家断爱,而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说长者女善无独要求出家,佛陀不许,令她嫁给信奉外道的牛授童子,感化夫家多人令入正道。大乘《惟日杂难经》一方面说「有妇不得佛道」,教诫菩萨「见妻子当如见冤家,意莫随贪爱」,一方面又说菩萨若具四种因缘,也可娶妻结婚:一者「宿命同福」,享受前世共同创造的福报;二者「毕罪」,酬偿宿债;三者「应当共生男女」,有共同生子女的业报;四者「黠人娶妇疾得道」,有智能者的婚姻是快速得道的助缘。 由此可见,第一层次的「破」和第二层次的「立」,是同时成立的,在修道的本质上讲要破,在人乘上讲要立。 4. 贞廉自守.夫妻相敬 在正常的夫妻关系中,佛教对婚姻伦理道德首要的规范是「不邪淫」,在这一基础上强调夫妻之间互相忠诚和尊敬。 「不邪淫」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之一,是直接针对在家弟子制定的,是佛教徒的道德底线。对于出家人而言,必须离欲清修,所以第一大戒是「不淫」(连起心动念都不可以),否则即被逐出僧团。对在家居士来说,在尊重个人意志,合乎国家法律或社会公共习俗的前提下结成夫妇关系,是人口生产、人类繁衍的健康基础,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活形式,因此,正当的夫妻生活是佛教所认可的。《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中,佛陀教人应「贞廉自守,一夫一妻,慈心不怒」,主张一夫一妻制。佛教反对婚外情、同性恋等。 俗语所谓「饱暖思淫欲」,现今社会问题最多的莫过于金钱及男女色。五戒中的不邪淫戒,必须是夫妻共守的。因为邪淫不仅是家庭问题,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这种罪业是很重的。男人有钱以后,可能就会忘记亲情,所要求的就不只是爱情,而是色欲,有些人以为逢场作戏没有关系,假戏真演,变得无情无义;有些人自命风流,朝三暮四,左右逢源,甚至「养小三」,事发东窗,最终导致婚姻破裂,家散人离。中国民政部10月初发布最新的《2010年二季度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84.4万对夫妻在2010年上半年办理了离婚登记,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5,000对夫妻结束婚姻关系。而前一年的前两季度离婚登记数字为77.1万对,显示2010年二季度办理离婚登记同比增长9.99%。离婚数据呈现逐年递增之趋势。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担心的现象。 《长阿含经》卷三云:「恩爱无常,合会有离」。《佛说五无反复经》亦说:「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以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情变之事,历来习见不鲜,当今更为普遍。专家说:人类大脑中激发爱情的化学物质,在男女结合36个月之后便会耗尽。男子的情欲尤其具有冲动性、不稳定性。现今社会离婚率之高实足为证。 离婚已不只是家庭问题,而且演变为社会问题。夫妻难以终生相守,往往由于现代人感情不成熟或对婚姻的尊重不够。据专家分析,离婚原因可分为六大类:经济纠纷、感情破裂、草率结婚、婚外情、异地婚姻、低生育率。其中感情破裂与婚外情,起码占了过半数。虽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喜新压旧」、「见异思迁」乃人之习性,但是同襟共枕、朝夕相对总有难舍难割之亲情,何以一朝缘尽,即形同陌路,甚至因爱成恨,反目成仇,各不相识?这实在值得深刻思考。 通常来说,一般世俗男人有钱之后便会作怪,养小三、包二奶、三奶,金屋藏娇,非但不以为耻,还引以自豪,实在是伤风败德的行为!而且以生理健康而言,男人在外面拈花惹草,都可能感染性病、爱滋等病毒,然后带回家传染给太太,贻祸给后代。所以健康的夫妻,对于性生活要有所节制,即可以避免故意放纵的危害,从而增进家庭的幸福。纵欲是最可畏的,应该「严」加防范。佛言:「节己莫淫她,自妻生知足,是故妻爱己,不为他人侵。」这是道德的自制与考虑。因此,男人除了妻子以外的情感与行为,都是不正当的、不道德的,都应该加以扬弃! 就心理层面而言,不论男女,一旦有了外遇,便会造成另一半的不平衡,因而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不断衍生,造成夫妇的纠纷、家庭的不和、社会的不安,这个责任实在太大了。所以婚姻的家庭及社会责任实在不容忽视! 5.夫妇共修.菩提眷属 因此,佛教特别重视家庭的价值,强调维护家庭的稳定;提倡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对于已婚者,如果有嫖妓和通奸行为,必须严厉谴责:「不满意于自己的妻子,与娼妓厮混,与他人的妻子纠缠,这是人类毁灭的原因。」《长阿含.善生经》中指出: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料理家务;丈夫对妻子要提供服饰饮食,忠诚爱护。 经中教导青年善生:要尽到夫妻之间的伦理责任,为每天应礼拜的六方之一。丈夫应敬妻、怜念妻子,妻子应爱念夫主、重爱敬夫、恭敬于夫。为人之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1.怜爱,爱妻子;2.不轻慢,尊重对方;3.供给衣物化妆品;4.委付家事;5.念妻亲亲,善待妻子的亲属。为妻者则以五事「敬顺」其夫:1.爱敬关怀;2.备设衣食,照顾好丈夫的生活;3.和言实语;善摄眷属,善于教育子女,尊长敬老,和睦家庭。 《玉耶女经》中,佛陀教导少妇玉耶:为人妻妇,应做爱夫如母爱子的「母妇」、如妹事兄的「妹妇」、如良朋益友的「知识妇」,或孝敬公婆、善于持家的「妇妇」,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妇」,不做「怨家妇」、「夺命妇」。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