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之策:如果你念念不忘某物,可以通过转而专注于善法而忘掉它。这些善法包括: 纯粹正念。欲念产生之时,观照它的存在;欲念消失之时,观照它的消失。 正念省思。当失念(unmindful reflection)之时,应生起真实而如法的正念,消除这种失念并生成相反的正念省思。 自我鼓励:你可以无声地做自我交谈,提醒自己勿忘修行的良好动机。 八正道:一劳永逸地断除感官欲望的最直接方法,就是修习八正道,并回想这些教法。当前缺乏的是哪种教法?你生命中最缺少的又是哪种教法?此外,还应该设法修习这种教法。 嗔恚(憎恨) 特征:当念头中呈现出微弱的恶意或好斗的动机时,就意味着你心怀嗔恚。这时,你就无法欣赏到任何事物的美好。当这种念头加剧,变成怨恨和仇视时,你就如同一锅翻腾的沸水。这些妄念生生不息,始终萦绕于心头,使我们无法长时间专注于其他任何东西。 根源:仇恨根源于愤怒的念头,它最初可能是轻微的恼怒或不快。如果你此时毫不留心,这种念头就会逐渐变成憎恶、不满、愤怒、怨恨或仇视。这源于你对愤怒的失念,因为你耿耿于怀,再三思量,会不断促使怒意滋长。 对治之策:将怒意扼杀在襁褓之中。当怒意刚刚产生时,就不要任其滋长。 隔离愤怒:在心中将愤怒本身与激起愤怒的行为、他人、环境或记忆隔离开来。让愤怒仅仅投射在你的心中,但自己不要成为愤怒之人。让它仅仅成为纯粹的能量。 自我对话:与自身进行透彻且和风细雨般的深谈。 数息:按照后面介绍的特别方法,数出入息。 礼敬佛陀:将你对佛陀及其教法的敬意付诸实际行动。口中念诵“礼敬无上正等正觉的佛世尊”三遍。忆念佛陀无边的坚忍、慈悲和怜悯。 想想心生怒气是很危险的,会招致可怕的后果。 全面看待那个人的优缺点:不要紧紧盯住那个人的缺点或不足,而要铭记着他们的优点。 观无常和缘起诸法:转怒为智,激励你全面证悟真如实相。认识到愤怒和产生愤怒的原因都是无常的,愤怒的产生依赖于各种缘由和因缘。 善待自我:有时你也会对自己生气,此时应该自我宽恕,回想你的美德和理想中的自我。 记住人终会死亡:难道你真的想在离世之时,对自己心怀愤怒吗?记住,当你怀着怒气说话做事,伤害他人之时,你首先伤害到了自身。甚至在你伤害他人之前,就已经伤害到了自己。 不要责怪任何人:记住,只是情势如此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培养感恩心:用慈心来修习对众生的感激之心,以便消除愤怒和恶意。 与痛苦交谈:愤怒会引起痛苦,反之亦然。应该与痛苦、懒惰、衰老、恐惧倾心交谈,这些都十分重要,大有裨益。 总之,嗔恚是个很大的话题。困扰我们的不仅仅是愤怒,悲伤、恐惧和沮丧也会对我们纠缠不休。你也许会对任何事心怀愤恨:背部或腿部的疼痛,食物的味道,住房条件太差或薪水过低,诸如此类。本节会告诉你如何改善与周围人的人际交往。你刚才读到的这些总原则适用于你与任何你厌恶的人或事相处之时。无论是生病、缴税或你的挚友弃世之时,都请你思考,如何才能将本书所学的智慧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掉举 特征:我们的种种念头迁流不息,由于无法让身心安静下来,因而表现出恐惧、紧张、忧虑、焦躁或不安。有时,念头过于微妙,瞬息万变,以致我们根本无法抓住它们;而有时,念头又是如此强烈,以致我们无法聚精会神,将它们洞察得一清二楚。 根源:经常缺乏正念而关注那些焦虑不安的念头和感受。 对治之策:按照下文介绍的特殊方法,来数你的出入息。 昏沉 特征:昏沉是对所有昏昏欲睡的懒散心灵的传统说法,另一种通常的说法是惛眠。当我们的身体或心灵过于劳累甚至身心俱疲时,昏昏欲睡的感觉十分美妙,我们毫无活力或干劲,而且无法集中注意力。然而,禅定要求具备精进、活力、清醒和敏锐,因此在上述状况中,我们无法进入禅定。 根源:修习出入息的正念之时,你的身心会变得轻安自在。如今,你却感到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种昏睡的感觉十分美妙,你会欢迎它的到来,并挽留住它。然而,昏睡或困倦并不能产生真正的喜乐,相反,它会让你变得迟钝,失去活力。因此,不要自我欺骗,将昏睡的糖衣炮弹等同于真正的喜乐。佛陀曾经说过,佛法使人精进,而不是使人懒散。 对治之策: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正念省思:在昏沉时,你也必须进行正念省思,以默念的方法来给自己醒神,并鼓励自己。 睁眼:睁开双眼,将眼球转动数秒钟。然后闭上眼睛,继续坐禅,修习正念。 想象亮光:想象极明亮的光束,心灵在光束上专注数秒钟。当你想象亮光之时,睡意通常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屏住呼吸:做一次深呼吸,尽可能长时间屏住呼吸,然后徐徐吐出。重复数次,直到你的身体变暖并流汗为止,然后继续坐禅。 捏耳垂:用拇指和食指紧捏耳垂,并真正感觉到捏的力度。这种方法极为有效。 站立:非常缓慢而安静地起身,动作要尽可能轻,最好不要让邻座觉察到。站着禅修数分钟,直到睡意消失为止。睡意消失之后,继续安静地打坐,修习正念。 走动:行禅数分钟,直到睡意消失为止,然后继续坐禅。 泼水:起身用冷水洗脸。 休息:起身小睡数分钟。有时,昏沉确实是我们需要睡眠的迹象。 怀疑 特征:你无法确定当下或人生中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你也不相信某些事情,始终想着“什么”、“为什么”、“这样对吗”、“这样错吗”之类的问题。 根源:对疑念的不正念省思是使怀疑持续存在的原因。有怀疑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始终纠缠于疑问,以至于它占据了整个心灵,使你毫无平静可言,这就是人为之事了。因为失念而导致的疑念,其对治之法是正念省思。 对治之策:对如下事物进行正念省思: 佛:佛、法、僧三宝的化身。 法:深入佛法,并明白其义理。然后,思考你读过的佛经以及觉察的自身变化。这样,你就获得了信心,疑虑也就会不断减弱。当你明白并深入研究佛法的真理时,怀疑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