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僧伽应有的宗教情操(3)

我们研究所,是以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和弘扬作为办学的宗旨,在这个意义上来看,有很多事情都等着我们去做!所以,我们要有使命感,要有赈济社会的胸怀,要有住持正法的发心。 二、要完善僧格 人有人格,国

   我们研究所,是以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和弘扬作为办学的宗旨,在这个意义上来看,有很多事情都等着我们去做!所以,我们要有使命感,要有赈济社会的胸怀,要有住持正法的发心。


二、要完善僧格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僧人也应该有僧格。我们要知道,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每个僧人都代表了佛教在世间的形象。

   社会上的人怎样了解佛教呢?是不是先到藏经楼去研究佛经呢?不是的,大多数的人是通过直接与出家人接触来了解佛教。他们对佛教的认识,往往取决于对僧人的认识。看到一个好师父,就觉得佛教真伟大;看到一个不好的师父,又会觉得佛教真糟糕。所以出家人责任重大,因为你的形象会长养或是断绝了他人的善根。

   良好的威仪与形象也是感化世人的一种方式。昨天,我与居士们座谈,其中一位谈到他学佛的经历。他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教,当然更谈不上信仰。后因家人出丧,经人介绍去一所寺院作佛事,其间,接触到一位法师,法师连续为他讲了四个钟头的佛法,举止谈吐都很庄严,有极深的感染力和摄受力,使他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始走上了学佛的道路,可见僧人的形象对于佛法的弘扬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遗憾的是,今天的佛教界,僧格和僧人的形象被强调得太不够了!佛教界里混饭吃的人很多,某些人以为出家后一了百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饭吃就行了;还有一些,干脆贪图享受,甚至有拜金主义的倾向,这些现象都很严重。

   有些人修行修得怪怪的,以至于旁人无法和他接触。修行人为什么会越修越怪?原因是偏执一端,其实,真正的修行是对身、口、意进行全面的改善,他的人格应该比任何人更健全才对。但现在很多修行人,根本不学习教理,仅仅执著于某一种特定的形式,执著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于是越来越偏执,过分重视体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任何宗教的修行,包括世间的气功,只要在心智的训练上下点功夫,都会有体验,但体验不一定都是有益的。很多练气功的人走火入魔,都与执著体验有关。所以学佛修行,需要有正见的指导,如果仅仅局限在一点上,偏执一端地修行,到后来势必偏离中道,走向极端。

   修行人如此,干事的人又如何呢?干到后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庸俗,久而久之,几乎跟世人没什么区别。学教理的人也会出现问题,学到后来很狂,狂到不可一世。

   所以修行的、做事的、学教理的,要避免怪,要避免俗,要避免狂,都需要有健康的人格。没有健全的人格,何以为人师表?又何以教化世间?在弘法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

   如何才能完善我们的僧格?无非是勤修戒定慧。

   首先是戒律的学习,戒律中要求我们“五年学戒,不离依止”。为什么要规定五年学戒?是大有深意的。佛陀在世时,戒律就是僧团的生活规范,出家人大可不必用五年时间去学习戒条。不象现在研究戒律,各宗派都有不同的开遮持犯,律藏中有五分律藏、僧祇律、四分律、说一切有部律,此外,有更多的论与疏,弘一大师研究律学二十年,还自谦仅仅是打下一个基础。但在原始僧团,戒律只是僧团的生活准则,比如布萨、安居、学戒,完全融入日常生活中,出家人只要生活在僧团里,不出半年就会知道,既然如此,佛陀为什么要规定五年的时间学戒?原因在于僧格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

   从一个世俗的人转变为有威仪有道德的出家人,具有完善僧格,需要彻底改变在世间薰染的一切习气,纠正原先习惯的错误动作、观念。戒律的意义在于,使自己的行为合乎规范,使日常的行住坐卧都具足威仪。现在很多出家人,虽然也剃头、也披袈裟,但行为举止却与世俗人没有区别,不过是光头俗汉而已。所以,需要五年的时间在师长的身边,通过不断的布萨、说戒、安居,逐渐成就出家人的威仪与形象,才能在僧团中如仪守戒地生活,才能代表三宝的清净幢相。

   其次是修定,今天的人很浮燥,有些出家人也不例外,跑来跑去,住在这里想着那里,到了那里又想着另一个那里。这山望那山,一山高过一山,跑来跑去不知道究竟该去哪里,滚滚红尘滚得让你头昏、滚得让你抵挡不住,只好跟着乱跑,到哪里都不安心,还怎么修行?古人说:“板凳坐得十年冷”,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要耐得住十载寒窗。不肯静静地下几年功夫,就想出成就,所谓快速成材,能成什么材?火柴罢了,稍微一摩擦就把自己烧了。

   什么是定?一定要终日枯坐、足不出舍才是定吗?不是的。你能在生活中始终保有清平、宁静的心态才是定,所谓心远地自偏。能在研究所里老老实实地读上五年书,就是定;干事的时候保有平常心,专心致志地做下去,就是定;听到别人骂你不发火,不动心,就是定;看到别人忙着挣钱,不跟在后面去捞世界,也是定。《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为舍利弗开示宴坐法门时就是这样说的。总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大定,“一念三千”、浮想连翩与修行是难以相应的,心若是能静得下来,则行住坐卧都可在定中。

   此外,还要有慧。有了智慧之后,才能提高认识,提高思想境界;有了智慧之后,才能摆脱因为学教引起的狂妄,因为修行引起的偏执,因为做事染上的庸俗;有了智慧之后,才能时时保有朗照不住的心,不会执著在我执与我所执中。无明的根源就在于我执与我所执,只有依靠智慧的力量来摧毁对这两者的执著,修行才能成就。

   修行是要去证什么、得什么吗?非也!戒律,是外在形象的竖立,定与慧则是内在气质的提高。戒、定、慧的修行,就是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气质上,彻底地改变一个人。有的出家人,你一看到他,就会觉得气质不凡、超然物外,而超越的实质就是不执著,因为不执著才能有定力。所以僧格的养成,要从戒、定、慧三方面深入,才能完成。


三、要具足正见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正见有多重要?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八正道,而八正道的关键就是正见。

   八正道大家都不陌生,在家居士接触佛法,往往也是从了解八正道开始。我学了这么多年的经教,最后发现,无论唯识、中观、还是禅宗,说来说去,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八正道。我们学习唯识的“万法唯识”、“三界唯心”,无非是为了竖立正见;我们学习中观的“缘起性空”,无论是依据《中论》、还是《百论》、《般若经》,也是要竖立正见;我们学习阿含经,学无常,学苦集灭道,同样了是为了竖立正见。三藏十二部典籍,都可以汇归到八正道:部分是属于正见的内容;部分是属于戒律的内容;部分则是属于正念……无一能离开八正道。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