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也是佛法的灵魂,我们知道佛陀就是依靠禅修在菩提树下成道。没有禅修的内涵和基础,所有的理论都因为停留在符号和概念上而显得苍白而无力,所以,禅定的修行是每一个出家人都应该经历的,它也是我们改造生命的一个重要方式。现在汉传佛教的很多观法都修不起来,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禅,没有定,观自然就生不起来。戒定慧是佛法的核心。每一个人修行人,都需要有健全的僧格;需要有相应的定力;需要有无倒的正见,这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分工可能不同,但基础是共同的。既然基础是共同的,那无论我们在修行中侧重哪一方面,相应的禅修都是要跟上去的。 我去过几次台湾,我觉得台湾佛教入世太深,世俗化的味道太浓厚了,所以我和他们谈到这样的一些问题:“学术与信仰的问题”,“内修与外弘的问题”,“出世与入世的问题”,在未来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如何把这三个问题处理好,对我们每一个出家人都很重要。当然有的人会偏向于出世,有的人会偏向于入世,出世的人入山惟恐不深,而入世的人又往往会和世俗一道沉浮,完全被同化了。我们如何在入世中保持出世的超然,既有出世的心态,又有大悲心而不舍众生?如果我们入世而没有相当的定力,没有相当的僧格,那么入世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至于专门禅修或是专门讲经说法,都是片面的。法师自己要是不修行,那法师也当不好;如果你只管自己修行,不度众生,那样的发心也是被大乘佛教所批判的。真正能对佛教发展起到作用的,应该是那些大师级的人,像古代的很多高僧大德,他们教化的威力非常大,只要讲一堂经,就能教化无数的人,有的时候甚至不用说话,只要出现一下,也能达到教化的效果,而一个没有修证的人,教化的力量就很有限。 打破执著、在轻松的状态开发智慧 通过几天的讨论,大家慢慢活跃起来了。我总觉得这学期的座谈不如以前的气氛浓厚,可能是本学期周末论坛太少了,同学们有些不适应了,也可能因为学习压力比较重。其实,学习佛法应当是一种享受,而非痛苦的劳动。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开智慧,佛陀是智者、觉者,学佛是智慧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即是无上的菩提,无上的觉悟,无上的智慧。那么,智慧从何而来?智慧从轻松的心境中来。就象幽默不可能在紧张的状态下产生,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如果我们的顾虑、执着、牵挂都没有放下的话,幽默也无从生起。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祖师常常是在轻松而不经意的情况下开悟的。 学佛不仅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带着人生的问题来学习。每个人对人生、对世界、对生命都有着很多困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这样的探索常常不得要领。 当世间的哲学、科学以及其它宗教不能给我们带来圆满的答案时,唯有佛法能给我们内心带来欢喜,给我们生命带来振奋,能为我们指出究竟解决问题的方法。 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活得太累了,因为我们被人我是非紧紧缠绕着,内心充满执着、妄想和烦恼。学习佛法就是要一点点清除这些杂染,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最清楚的就是自己:我的人我之见,我的执着,我的贪、瞋、痴,我的种种妄想是否越来越少?我的心地是否越来越纯净?越来越率真?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一个学佛的人,也要能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检查自己。 同学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都怀着共同的目标:为了追求真理,追求解脱;为了通过佛法的学习帮助社会上更多的人。我们为了这个崇高的目标来到研究所学习,应该是非常难得的因缘。我们之间既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也无所谓得失,你们不管说的是对是错,都没有关系,这里没有阶级斗争,法师和同学对你提出不同意见,只是为了帮助你,启发你。所以,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我们要以本地风光相见,有什么样的想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很多佛学院都没有这样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研究所的特色,也是我在修学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 这学期由于课程紧张中断了讨论,这不太合适,我们应该把论坛作为固定的学习内容坚持下来,以此帮助大家消化学修中的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变成指导人生的智慧,因为我们将来都要走向社会。如何面对社会,面对人生,我们对此有所思考才能从容面对。我在社会上弘法,每次讲座后都会留半小时让听众提问,什么样的问题都有,往往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答案也不是书本上现成可以找到的,但你都要用佛法的道理为他们解答,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开始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讨论问题的心态 今天晚上的讨论很激烈,但气氛不是很和谐。我们讨论问题,旨在培养自己的表达的能力,所以,说话的时候要观照自己的心,用调柔的心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才更容易被对方接受,这本身就是修行。修行如何体现在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用调柔的心去做事,去说话。 佛法从学习到运用,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从我个人的修学来说,也是同样,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之所以急于让大家理论联系实际,是希望快出弘法人才。佛法在现实人生的运用,需要有深厚的理论作为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对佛法的精神把握得不准确,在理解上很容易出现偏差。面对具体的问题时,我们还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安乐死的问题,争论了几十年,别人都说了些什么?应当对我们会有所启发。如果我们在讨论之前多看看有关的资料,讨论会更深入。 安乐死的思考 对于安乐死的问题,我也没有很成熟的想法,从前举办讲座时有信徒问过这方面的问题,当时也只是作了简单的回答。刚才,同学们从各个方面谈到这个问题,总体意见分赞同和不赞同两种。而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也有分歧,一方极力反对,一方则表示可以接受。我个人对此没有很明确的态度。 从人道主义立场上说,安乐死也有积极的意义。当病情发展到无法治疗的阶段,当病痛的折磨超出了我们自身承受能力的时候,是否有权选择死?从人权的角度来说,他应当有自我选择的权利,而通过正当的医疗手段帮助病人结束生命,使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似乎也是人道的表现。 但从反对的意见来说,不管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安乐死是对生命的扼杀,违背了生死的自然规律,因而是不人道的表现。 还有同学从因果的角度,从戒律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由因感果的方面来看,今生是由过去的因导致的果报体,其中有引业,有满业,生命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包括你一生的吉凶祸福,都是业力感招的。既然是果报显现,当我们用安乐死的方法去处理它,结束它,就带有逃避的意味。就象一个人欠下的债,还没有还完就逃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