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戒幢佛学研究所周末论坛的开示(3)

从我们自身学习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讨论也是很有益处的。在我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一直比较重视思考,以前也很喜欢和人讨论一些问题,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对掌握佛法帮助很大,使我对中论、唯识的义理能够比较深入地去

   从我们自身学习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讨论也是很有益处的。在我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一直比较重视思考,以前也很喜欢和人讨论一些问题,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对掌握佛法帮助很大,使我对中论、唯识的义理能够比较深入地去理解。

   所以,组织大家开座谈会是希望用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大家要珍惜这样的因缘,积极主动地参与,把自己的思考的问题尽量说出来,不要过分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是强烈的我执表现,怕说出来暴露自己的不足,是我执在作怪。学习要率真,不管对错,都可以说出来互相讨论,很多道理是在实践中悟出的,因为每个人只有一个角度,无法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可以在相互的探讨中得到启发。

佛弟子要有国际的胸怀、以一切众生的利益为利益

   我对同学们的发言提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关于敦煌文物流失的问题,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不能很好地保存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确一种悲哀。同时,站在民族的立场、国家的立场来看,对于侵略者通过各种途径掠夺中国文物的行径,当然也有理由感到气愤。

   但作为佛教徒来说,固然要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民族,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在爱国的前提下,还应该使我们的眼界、思想境界更为开阔。我们要知道,所谓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家庭利益、个人利益等等,都是我执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这次我去欧洲,导游告诉我,法国的知识界人士业已认识到,过分强调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也是狭隘的表现。

   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是国际主义者,他的所作所为应当是以一切众生的利益为前提,而不是局限于某个民族,某个国家,要有更开阔的眼界和胸怀,以一切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无论是哪里的需要,都要一视同仁。

因明与逻辑

   至于因明,也可称为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三段式,因明是三支比量。逻辑的三段式是由大前提而小前提,然后得出结论。大前提是假设的,在这个假设下再提出小前提并导归到结论。大前提既是假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本身就缺乏严谨。比如说将“人都要死的”作为大前提,小前提为“某某是人”,最后结论“某某人是要死的”。这个大前提就很有问题,过去的人固然要死,那么未来的人是否一定会死?地球上的人固然要死,其它的时空的人呢?如果你无法论证,怎么知道“人都是要死的”?因为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有限的一部分人,有限的一部分现象。

   因明则比较严密,它是印度传统思辩潮流下的产物。虽然因明本身并非佛教特有,但它在佛法的弘扬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唯识宗的理论体系,基本是以因明的结构建立起来的,早期的《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里都有因明的思想。从陈那到法称,古代大德以他们的智慧对因明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因明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使之更为严谨和周密。因明又是辩论的规则,因为辩论中常常会偷换概念,没有相应的规则辩论就无从展开。我虽然对因明没什么研究,但大概也了解一些,在弘法过程中,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所以能比较清晰地论述问题,因明对我的帮助很大。

   表达观点的过程,需要讲事实摆道理。现量只能自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传达给听众则必须通过比量。从弘法的角度来说,一种是书面表达方式,一种是口头表达方式。我们陈述观点,举例论证,宗和因是两块,喩也是属于因的范畴,它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准确。所以因明是有用的,不能学以致用是因为没有理解它的奥妙所在。因明可以是独立的学问,但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和佛法已完全融为一体,甚至可以说是佛法的一部分。在藏传佛教中,因明作为五明之一,是出家僧众的必修课。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发展它,继承它,使它在弘法中发挥新的作用。

学习应有的态度

   古云“学无常师”,孔子亦云,“三人行,必有吾师”。在学习中,应以开阔的胸怀去面对一切,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我们不仅要从书本上吸取知识,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吸取别人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学习,包括优秀的品行,渊博的知识,只有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人,才能时时都有收获。当然,“世事洞明皆学问”也不是全盘地接受,要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要懂得合理的取舍。

过简单、自然的生活

   我先带着大家唱一唱这首生活禅的主题曲,这首歌也是一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这首诗体现了一种自然而又简单的思想:幸福人生的建立,就是要活得简单、自然。我觉得这两大要领非常重要,整个修行的过程就是要把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一些,把我们的思想变得简单一些。

   这种简单可以反映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生活方式上要力求简单,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从佛陀制戒已经体现出来。他希望比丘过着一种简单的生活:树下坐,日中一食,吃腐烂药,三衣一钵。所以,从出家人自身来说,基本上应该属于无产者,寺院营造的氛围,也应该是一种简单的生活环境,简单的人际关系。根据戒律,出家人应该经常更换地方,不能在一个地方住得时间太长,住长了就会对这地方产生贪著,住长了就会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修行就是要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内心的简单。

   我们今天的人,可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要复杂,当然,这和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过去的人,生活的环境比较简单,他的内心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单纯,比较质朴,今天的人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变化的环境中,内心也相应地比较复杂。为什么今天的人修行特别难,一旦打坐妄想特别多,这和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

   我们研究所培养人才,不仅仅要求大家在佛学知识上掌握到一定程度,我们的教育精神是培养一种整体的内在素质,素质的提高主要反映在做人上,比如说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处世态度,信心,道念,品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说,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是单纯的、率真的,有清净而宽广的胸怀,希望大家在人际关系上更为简单,在为人处世上更为率真,能够保有更多的童真,而不是老于世故。 

   很多同学都是在社会上进来的,难免会有很多社会上的世故,但是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我们要返璞归真。所谓返璞归真就是保持一种单纯、率真和坦诚,希望大家尽量减少世故,减少人我是非,减少得失之心,乃至世间上的名利。我们要时时生活中培养这样的健康心态。学佛的意义就是要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学问和研究能力,固然是我们要培养的,但所有的学术和弘法的能力必须要建立在良好的品行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品行的基础,你的学问再大,你的学术能力再强,都是没什么用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