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似孤云闲 悠悠任来去——访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

身似孤云闲 悠悠任来去 ——访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知名法师。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曾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

身似孤云闲 悠悠任来去

——访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知名法师。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曾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院生活。1979年从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1年于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处参学。现任厦门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

  近二十年来,法师在修学之余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佛学论文,并积极从事弘法事业,时常在欧洲、澳洲、港台及大陆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寺院应邀演讲。著有《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金刚经的现代意义》、《心经的人生智慧》、《学佛者的信念》、《幸福人生的原理》等人生佛教系列丛书。

  法师继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生活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融入现实生活中。为增进广大信众对中青年法师出家及修学生活的了解,笔者应《法音》编辑部之约,专程走访了济群法师。

宗 心

  问:法师是如何选择出家生活的?或许您也常常听到类似的询问,我想大家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也是希望从中受到一点启迪。
  答:其实我出家的经历很简单,当时年纪还小,对佛法和社会都没有什么认识。之所以能够选择出家,主要还是因为受家庭的影响。如果说当时对佛教有什么印象的话,那只是好感而已,而且这种好感还很朦胧。又因为家中常常接待很多南来北往的出家人,也就结识了不少僧人。或许是缘分吧,他们都很喜欢我,经常带我到各个寺院去。我从小就很喜欢寺院的环境和生活,所以,出家对于我来说,可说是非常自然的选择。

  问:按照佛教的说法,法师可谓“童贞入道”,这对于您日后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童贞入道的确是很关键的因素。也就是说,在我尚未被世俗染污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出家的生活,而佛法的思想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说,童贞入道又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受佛法的教育,从而对我的成长和人格形成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问:古德时常赞叹童贞入道,这似乎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早期教育也有某种相似之处。那么,法师是否认为童贞入道是成为一个僧人的最佳起点?
  答:事实上,教界童贞入道的人也很多,但其中有不少人的成长道路却和我截然相反。在佛教界,许多人和我早年的经历很相似。他们早早就出家了,在那样的年龄,也谈不上什么坚定的人生目标,多半只是因为家庭的影响。随着年龄渐长,开始和社会接触之后,面对滚滚的红尘,没有抵抗能力,结果因种种原因又回到了社会。这几年,佛学院的毕业生中还俗的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小就出家的。
  由此,也促使我对童贞入道的问题产生了反思。我认为童贞入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年龄上,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修学佛法;一是在僧格的养成,因为一张白纸更容易接受佛法的熏陶。但这两点优势,又恰恰是它的不足之处:少年出家,文化基础多半比较薄弱,不利于将来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再就是对社会缺乏了解,往往缺乏免疫力。和童贞入道不同的是半路出家,它也同样有利有弊。其优势在于:世俗生活都已经历,既然能够真正发心出家,也能自觉地将这一切放下,不再容易产生动摇;另外,多数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经验,为他今后深入经藏、利益众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不足之处在于:经历了长期的世俗生活,习气往往比较重,而人到中年后,性格多半已经定型,再要改变以往的不良习气就很困难。这种人如果没有强烈的出离心,又缺乏良好的修学氛围,在寺院生活不用多长时间,就会原形毕露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很难说孰优孰劣。

  问:曾经在法师的著作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出家的”,当时非常感动,我想这就是佛教中常说的“善根深厚”吧!
  答:无论是学佛还是出家,善根当然非常重要。就像一棵树,如果根扎得深、扎得稳,就有能力抵御外在的冲击。尤其在现代社会,仅靠寺院的一道围墙很难与社会完全隔绝。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份有足够的认同,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对三宝的信心。
  就我自己来说,出家的过程虽然比较简单,也比较感性,但通过对佛法的深入学习,使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因为弘法的原因,对社会有了更多了解之后,越发认识到世俗生活的荒谬性。相比之下,我认为追求真理、智慧、解脱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而出家的生活,也非常适合我的性情,我简直就是非常喜欢我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如果让我去过世俗人的生活,那我一定是过不来的。

  问:您出家时,应该是宗教政策尚未落实之际。在那样的年代里,您又是如何开始出家后的修学生活的?
  答:的确,当时宗教政策还未落实,佛教仍被社会视为封建迷信。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整个教界的修学环境并不是很理想。我最初是在福建宁德支提寺,当时出家人白天种田,早晚上殿,生活条件极其简朴,在现在的人看来,应该说是相当艰苦的。但出家人都真心向道,信心道念非常坚固,没有谁是为了衣食而出家。老和尚们生死之心很切,就是在那时,我才知道出家是为了“了生死”。虽然还不懂得“了生死”究竟是怎么回事,但现在回忆起来,这应该是我最初接受的佛教教育。其后又来到福建闽侯雪峰寺,基本上还是继续这种农禅并重的生活。这一方面使我养成了山野之人的气质,并始终保持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一方面也为我僧格的养成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段时间的生活,对我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尤其不能忘记的是,在我成长过程中亲近过的三位老人家,一是福州鼓山涌泉寺的普雨老和尚,一是莆田广化寺的圆拙老法师,一是厦门南普陀寺妙湛老和尚。他们成就我出家,成就我上学,成就我静修,给我修学上的指导,给我创造弘法的条件。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各种做人做事的美德,让我终身受用不尽。这也使我想到了,一个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

  问:在今天,无论是社会还是教界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出家人的修学环境更为宽松。法师是否认为,您当年所经历的生活,对于其他刚出家的人也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对于刚出家的人,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最理想的?
  答: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于刚出家的人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接受成为一个僧人的基本教育,也就是造就僧格的教育。关于出家后的教育,在佛陀的经律中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如沙弥必须依止自己的亲教师,不可独立生活;即使受了比丘戒之后,还须“五年学戒,不离依止”。此外,刚出家也是僧格养成的开始,健康的生活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说,不论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依据戒律修行,建立如法的生活方式,对僧格的养成都是很重要的。刚出家的人,大多都有良好的初心,但不易持久,有句话叫做“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这份初心为什么会变质呢?关键还是因为出家后的修学与生活环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