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光大师法语"(2)

不饮酒者,酒能迷乱人心,坏智慧种,饮之令人颠倒昏狂,妄作非为,故佛制而断之。凡修行者,皆不许饮,。并及葱韭薤(音械,小蒜也。)蒜,五种荤菜,气味臭秽,体不清洁,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凡修行人,皆不许食

不饮酒者,酒能迷乱人心,坏智慧种,饮之令人颠倒昏狂,妄作非为,故佛制而断之。凡修行者,皆不许饮,。并及葱韭薤(音械,小蒜也。)蒜,五种荤菜,气味臭秽,体不清洁,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凡修行人,皆不许食。然此一事,未受戒者,饮之食之,皆无罪过。受戒饮食,一层罪过。即是犯佛戒罪。佛已禁制,汝又去犯,故有罪也。

十 善 道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悭贪。九不瞋恚.十不邪见。
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口业,后三名意业。业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十恶性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无疑,丝毫不错也。杀盗淫妄,已于五戒中说。绮语者,谓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欲,导人邪念等。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是非,斗构两头等。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隐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父母,名大恶口。当来将受畜生果报。既受佛戒,切莫犯此。悭贪者,自己之财,不肯施人,名之为悭。他人之财,但欲归我,名之为贪。瞋恚者,恨怒也,见人有得,愁忧愤怒。见人有失,悦乐庆快,及逞势逞气,欺侮人物等。邪见者,不信为善得福,作恶得罪。言无因果,无有后世。轻侮圣言,毁佛经教等。然此十善,总该一切。若能遵行,无恶不断,无善不修。恐汝等不能体察,今略举其一二。当孝顺父母,无违无逆。委曲宛转,劝令入道。断荤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脱生死。父母若信,善莫大焉。如绝不依从,亦无强逼,以失孝道,但于佛前,代父母忏悔罪过斯可矣。于兄弟则尽友。于夫妇则尽敬。于子女则极力教训,使其为良为善,切勿任意娇惯,致成匪类。于邻里乡党,当和睦忍让,为说善恶因果,使其改过迁善。于朋友则尽信,于仆使当慈爱。于公事则尽心竭力,同于私事。凡见亲识,遇父言慈,遇子言孝。若做生意,当以本求利,不可以假货哄骗于人。若以此风,化其一乡一邑,则能消祸乱于未萌,致刑罚于无用,可谓在野尽忠,居家为政矣。

二、法 语 别 录

学佛以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为最稳当,而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为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宏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不负此生矣。
此之法门,全仗佛力,喻如跛夫日行数里,若乘转轮圣王轮宝,则顷刻之间,遍达四洲,是轮王力非己力也。毕世修行者,故然如世,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若能至心念佛,即得蒙佛接引。良以佛视众生,犹如一子,于善顺者,固能慈育,于恶逆者,倍生怜悯,子若回心向亲,亲必垂慈摄受。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大师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得实益耳。
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了。又需心念仁恕,气象辉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直须守定宗旨,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言语所转,捨此别修也。
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达于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弟一。”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必不他视,鼻必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味。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份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至起诸魔事。得念佛三味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故须自量。
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至诚之极,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至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若不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为依怙而常念之,则祸患之来,或所不测,及其卒遇,徒唤奈何。倘能预先持念,必有冥为转移。况生死到来,人各有此日。故宜常作临终想,则一切非分之妄想,与不能资之以了生死之诸法门,自不致力驰骛,而令此决定仗之以了生死之法荒蔬不修也。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能超净域,业谢尘芳,莲开九品之华,佛受一生之记矣。
古德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深信实念者更少也。又云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寸。真心为己者其绎思之。

三、一 函 遍 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极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音纳莫)阿弥陀佛,时时刻刻,勿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颂,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时,均好想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帽不整齐,或洗澡,大小便,或在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若出声则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念渐息,念佛渐纯,功德甚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