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佛教对「民间信仰」的看法(3)

总之,人必须要体证真理,才有力量面对人生的横逆,才有智慧通 往生 命真实的世界。力量与智慧其实是来自自己,来自自性的开发,所以佛陀曾经教诫弟子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就是信仰佛教与民间信仰,

总之,人必须要体证真理,才有力量面对人生的横逆,才有智慧通往生命真实的世界。力量与智慧其实是来自自己,来自自性的开发,所以佛陀曾经教诫弟子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就是信仰佛教与民间信仰,乃至与其他宗教最大不同的地方。

--------------------------------------------------------------------------------

三、谈到民间信仰,一般人容易把他跟迷信画上等号,请问大师,民间信仰是迷信吗?佛教对「迷信」的看法如何?

答:刚才说过,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起初是缘于对大自然现象的不了解而产生敬畏的膜拜,或对特殊贡献者产生英雄式的推崇。例如上古时期崇拜的自然神很多,大致有三类:一即天体崇拜,主要对象为日月,其中以日神为首。二为自然力的崇拜,主要有风、雨、雷等,都具有至高无上的灵性,能主宰人类的命运。三为自然物的崇拜,居于沿海者多敬海神,住于河谷者多拜河神,处于山林间者多信树神、山神。基本上,人们都将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自然做为崇拜的对象。此外,星神、云神、湖神、潮神、井神、木神、火神、土神、石神、蚕神等,也都是人们崇奉的对象。

再者,上古时期也塑造了许多征服自然的英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射箭英雄后羿,治水英雄鲧和禹,以及渔猎之神伏羲、火神祝融、农神后稷和神农、蚕神嫘祖等。

原始时期崇拜的英雄,以与生活有关的为主。此外,其他各行各业也都有一定的崇拜对象,如军人以关云长为战神、医师奉孙思邈为药神、制笔业以蒙恬为笔神、茶行将陆羽当成茶神等等,都有一定的祭祀和礼仪,也都成为民间信仰的对象。

有的人一提到宗教,就联想到「迷信」,特别是对敬天畏神的民间信仰,总认为那是愚夫愚妇的迷信行径。在我看来,民间宗教信仰根植于传统的敬拜天地万物的信仰文化,用礼义仁爱来维系人伦纲常,以善恶报应的思想建构祥和族群,其本质是善美的,只是由于现代人过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迷信神通能够改变一切祸福命运,于是有不肖的灵媒假神明附身之名,借机敛财骗色,更是玷污了神圣的宗教信仰。

其实,民间宗教膜拜神明的信仰,以「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观念自我规范,对维持井然有序的社会有一定的助益,因此也不应将民间信仰界定在愚夫愚妇的迷信范畴里,而对它有所鄙视。再说,迷信固然不可宣扬助长,但是有时迷信却比不信好。迷信其实是对自己所信仰的对象不计利害得失、全心全意地信奉。譬如军人为国家牺牲,为卫民而献出生命,为什么要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奉献呢?因为对自己保家卫国的使命产生一种不问任何原因、不计较任何条件的绝对信仰,也就是「迷信」的情操,因此可以不顾一切牺牲,献出所有,故而迷信不一定不好,如果善于运用,何尝不是维系社会伦理道德的一股力量,何尝不也是推动国家进步的能源!

过去有一位老太婆信佛虔诚,没有受过教育,不会看经,因此持诵「唵嘛呢叭弥吽」,并且每诵一句,就拿一颗豆子来计数,昼夜不断,精进不已。由于她不认识字,把「吽」字误念成「牛」字,虽然如此,时日久了,精诚所至,竟然念到豆子自动跳起来的境界。

从这则故事可以明了,当一个人对一件事产生无比的信心,专注前往,毫不退缩,自然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完成目标。正如古人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倒海如反掌折枝之易。因此对宗教、真理、正义产生盘石不移的「迷信」,不足忧惧,值得担心的是什么都不信,精神没有寄托的地方,心灵没有安住的场所,心田中毫无善恶是非的种子,这才是令人忧心的事!

另外,比迷信、不信更糟糕的是邪信,也就是不分是非善恶、邪知邪见的信仰。譬如不信因果,就是邪见;有断灭见,就是邪见;乃至我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都是邪见。

佛教是一个驱邪显正的宗教,佛教不否认民间信仰,只是加以导正、定位,例如在《六方礼经》中,佛陀对于日日礼拜六方的善生童子开示说:「方位不是在虚空中,而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礼拜的六方是: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夫妻为西方,亲朋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为上方。」意思是身为一个佛教徒,不要迷信时辰、地理,所谓「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再如过去一般民间的习俗,每逢神明诞辰总要大肆拜拜,每次拜拜则人山人海,杀猪宰羊,大吃流水席,政府曾经大力反对,加以取缔;然而站在佛教的立场,我并不赞成取缔拜拜,我认为应该改良拜拜,以清香四果代替杀猪宰羊,提升民间活动的层次,让其自然改良、净化。因为刚才说过,信仰能够正信当然最好,不能正信时,迷信也不错,迷信至少还有信仰。所以我自己认为,信仰神祇虽然是迷信,但迷信总比不信好,迷信至少可以填补人类心灵的空虚,甚至建立因果观念,发挥奖善惩恶的功能,总比不信或邪信好。

这么说,也许大家会以为我对迷信的行为表示赞同,其实我只是想表明迷信虽然不值得推波助澜、极力宣扬,但是总比完全没有信仰要好。不过迷信由于不明宗教净化人心、提升生命的道理,所以终究不是十全十美的境界。尤其迷信有时也会带给我们极大的束缚,譬如有的人盖房子要看风水、八卦,乔迁时还要算时辰,如果不如此,恐怕祸及子孙、冒犯祖先。其实依照佛教的看法,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算命看地理无非是我们自找的一些束缚而已,所以信仰最终是以「正信」最好!所谓正信的宗教,必须:

(一)信仰具有历史考据的:例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明确记载着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诞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的过程。

(二)信仰世界公众承认的:例如佛教是举世公认的四大宗教之一。

(三)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例如佛陀是具足智德、断德、恩德,是功行圆满的觉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