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佛教对因缘的看法(5)

(二)白因缘与黑因缘──因缘,有善有恶,白因缘就是善的因缘,黑因缘是恶的因缘。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能去明白生灭的终极究竟道理,对因缘只有肤浅的认知,就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变迁而随波逐流,陷溺在黑暗

(二)白因缘与黑因缘──因缘,有善有恶,白因缘就是善的因缘,黑因缘是恶的因缘。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能去明白生灭的终极究竟道理,对因缘只有肤浅的认知,就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变迁而随波逐流,陷溺在黑暗的、恶性的因缘里无法自拔;反过来说,如果道心坚定,信念不变,那么,所成就的因缘就会是光明、善良的因缘。

(三)内因缘与外因缘──因缘,有外在与内在的不同,外在的因缘是一般因缘,内在的因缘是价值因缘。这就好像同样的一田地,外在的因缘是一样的,可是不同的种子播种下去,收成就不一样,这个种子就是价值因缘。再举个例子来说:一样的父母、老师虽然相同,可是内在的价值因缘如资质、心力却各有千秋。所以说:因缘有内外,外缘虽然具足,如果内在因不好,果报就产生种种差异。

(四)正因缘与邪因缘──因缘有正、邪,有的人生了病,知道是身心失调,就接受对症下药的医疗,病就好了,这是‘正因缘’;有的人生病不能找出生病的真正原因,反而疑神疑鬼,以为是神明的惩罚,就到处求神明拜庙,画符、念咒、吃香灰,结果病情反而加重,这就是‘邪因缘’。很多事或顺利或不顺利,障碍困难或多或少,有时导因于对缘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要懂得趋正避邪!

其次说到因缘的层次,因缘有四种层次:就是正见、因缘、空、般若。

(一)正见──凡夫的程度所能了解的因缘,就是正见。一般人经由各种学识、经验,容易了解世间许多痴妄的因缘,例如:病痛、烦恼、破财……等等,能知因离苦,得到解脱,这是入世法的因缘。

(二)因缘──到了阿罗汉的程度,他了解出世法,能够勘破五阴皆空,离所知障,就把心灵提升到更高一层的境界,知道万事万物无对待,知道六道众生相互而生,他就懂得‘因缘’的真境了。

(三)空──空,是菩萨的阶段,这时候不但证悟了世间法,证悟出世间法,而且能进一步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缘,‘一色一香无非道,或语或默终是禅’,以空为因为缘,自然能知成万事了。

(四)般若──这是佛陀的层次,是证悟了自性般若之后,本体与现象不二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没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界限,也泯除了一切人我世相的痕迹,因缘自来自去,白云空往空回,一切自然和合圆满。

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来了解这四种层次:

一切乐器演奏,如笛、箫、提琴、钢琴之类,在起初下手学习的时候,都要从认谱和按键按弦开始,一音一调的练习、摸索,依照乐谱上的记号一个音一个音的弹,直到练熟为止,这是第一阶段。这种必须看谱才能弹的情形,对于外境仍有认识作用,就是第一层次的正见。

等到完全练得熟极流利的时候,乐谱已经铭刻在心版上,不需要看谱照弹了,这时候不看谱而心中有谱,闭上眼睛,音符自然而然从心中谱出。外表上虽然可以不看谱演奏了,可是心里毕竟还是有个谱本的囿限在,还是要依样画葫芦的照谱演奏,不能肆意挥洒,这种内外合一的第二阶段,就是第二层次的因缘。

继续用心练下去,可以进入内外相忘的境界,不看谱,心中亦无谱,一阙乐章可以浑然忘我的一气呵成,完全流转无痕,这就是第三层次的‘空’。心内心外都没有谱,却总还有个谱的因,要照存在的谱弹,不能随手自成乐章。

等到对音韵、乐理两皆圆融无碍了,就可以与大化共流行,随心之所游、神之所驰而挥洒成曲,一游心即是般若,一挥手尽成妙谛,这种无内无外、无忘无不忘的境界,便是最高层次的‘般若因缘’。

我们现在连‘正见’都还未具备,常常对世间持颠倒的看法;明明是烦恼的名利富贵,却当成快乐的享受;明明是平等一如的真如自性,偏要依阶级成就划分出高下界限;明明本来是互相关心,互相和合的因缘,却硬要互不信任、互不和爱的弄出是是非非,这真是何苦呢?只有正确地认识因缘,体证般若定慧,不拘泥于世相,不执滞于人我,才能和诸佛一鼻孔出气,游心法界,逍遥自在!

四.怎样广结善缘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佛经上也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所谓结缘,就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

人生最可贵的一件事就是‘结缘’,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愉悦,也为了大家的生命快乐,广结善缘实在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广结善缘呢?

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有人造一座桥梁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人挖一口水井供养大众结缘,有人送一个时钟跟你结时间缘,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善缘。只要人有善心,自然善缘处处在,善门处处开!我现在大略举出几种结缘方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