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要修行。现在居士到处都在举行各种活动,都在修行,有修念佛的,修禅的,修密的,各种修行方法,不知道怎么修好。很多居士都在问,我们都在修行,修行又出了很多问题。首先要确认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因为我们有烦恼,没有智慧,所以我们要修行。我们的见解不行,释迦佛出现在世间,是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因为我们没有佛的知见,所以我们要学佛,要修行。 修行就是去除我们的烦恼,不好的行为要把它修理掉,怎么修理呢?要通过种种法门,通过种种方法,哪些方法我们比较可用呢?修行的方法很多很多,到底哪个法门好呢? 首先要问我们自己,我们能做什么,哪一个法门能更适应我,然后我们去修就对了,什么都好,适不适应我自己,先要问这一个。修禅很好啊,当下明心见性,那如何修呢?不知从哪里入手,就很茫然。念佛好,念佛可以往生,现在很多居士念佛念得苦苦恼恼,念得烦烦恼恼。你要问说念佛能往生,你能往生吗?他说不知道,看阿弥陀佛安排,常常都是这样,我交给阿弥陀佛了,我们有没有足够的信心?修密,即身可以成佛,藏地的密法现在铺天盖地的往内地来,大家也非常的好乐,怎么修? 大家都没有选择,只是藏地来一位喇嘛,大家认为他都是活佛。传个咒语告诉你念,念十万遍,二十万遍,期待着下一个咒语的持诵,买多少放生,点多少灯,这就叫做功德,功德做圆满了,咒语也念完了,这叫做一个次第修完了。接下来呢,大家还是在那里期待,问问自己,你烦恼断多少,修行佛法是在断烦恼,你烦恼断多少,烦恼没有断,说明你修行还修的不够,即使有人给你授记,有人给你肯定,但是你自己能不能肯定。 我烦恼断多少,我们到底有多少烦恼,有见惑、有思惑、有尘沙惑、有无明惑。见惑断多少,贪嗔痴慢疑,身边邪戒见,这叫十使。在三界当中,我们有无量无边(烦恼),那问问我们断多少,贪嗔痴断多少,习气毛病改过来多少。习气毛病都没改掉,烦恼都没有断掉,那修行还是不行啊,那依然是凡夫。我们修什么法门,要问问自己,衡量一下我烦恼还有没有?贪还有没有?贪吃贪睡贪名贪利贪财等等的,都是属于贪。没有(断惑),我们就得老老实实来,所以我们有这些烦恼,所以我们要修行,这是一点。 第二呢,问问说,我们人生活得快乐不快乐?有烦恼就不快乐,因为不快乐,所以我们要修行。当今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我们的欲望会越来越大,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我们就不得到自由,不能自主,这就是烦恼。人生有没有快乐?你不能说人生没有快乐,有快乐。快乐有没有?有没有?——少。苦多乐少。我们一个人,尤其我们居士生存在这一个社会,这一个空间当中,压力太大。前两天不在高考吗?小孩子在考场考,父母考场外考,考什么?“烤”太阳啊。在那里烤,煎熬的等待,耐心的等待。很大的压力,大家都想上名校、上好学校,是不是都能满愿呢? 我昨天还说现在的小孩子是比我们那时候的小孩子快乐、快活,生活条件好。我们那时候连饭吃饱都没有,现在的小孩子说,饭吃不饱什么概念他不知道,他问你,你为什么不吃饱啊,我说我们那时候没饭吃,他说怎么会没饭吃,饭这么多怎么会没饭吃呢,他不理解。现在的小孩子压力大,比我们那时候的小孩子压力大的很。文革期间,我们生活在文革期间,没有太大的压力,你越是穷越是好,贫下中农嘛,一无所有,无产阶级。什么都没有,那是好,那是好孩子,没那么大的压力,上几堂课就完了。 现在的小孩子书包都背不动,睡觉都睡不够,早晨早早就得起,晚上回来还有一大堆的作业要做,父母还陪着做作业。然后呢,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更好,拼命地努力啊。读书就读到…我看读到二十几岁啊,从学前上幼稚园开始,就在竞争学校,然后呢,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大学毕业现在出来干嘛呢,到处去打工,也非常非常的辛苦,学业、家庭、社会,你说要从这当中找到快乐,我看真的很难很难。那学佛的人稍微好一点,他知道世间的现象只是暂时的,人生是短暂的,怎么办呢? 我们能做到少欲知足,随缘即能自在,少欲即能满足,闻到佛法,依佛法修行,我们能够得到少许的快乐。如果没有闻到佛法的人,他一天到晚除了生活以外,还要去消磨一些时间,空虚郁闷。能够闻到佛法,依佛法去修行,读读经,念念佛,打打经,会充实一些,从中能够得到少许少许的快乐。 接下来谈谈,我说三句话谈修行。我们时间现在十几分钟,告诉大家三种方法,第一个方法叫“观想”。依《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繫念谛观彼佛……”学佛的人一定心里要有佛,想着佛,想佛的时候,你会开心一点。佛的相好庄严,你这么一想,我们内心自然会变成庄严清净,我们为什么要烧香啊为什么要点灯?去买花供佛呢?这是表示庄严,供佛的时候,我们内心妄念放下,烧一支香的时候我们妄念放下,这个时候内心清净,观想佛的时候,我们内心起的清净的心,系念起来。 所以经里面说呢,诸佛在哪里?不离我们当下的心念,想佛的时候,心里就是佛。因为我们心中有佛,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果这个心不是佛,这个心就不能作佛,比如说是金,它可以做种种首饰,如果不是金,就不能做种种首饰。同样的道理,所以佛的大智慧,都是从我们心想而生,就我们时时在想佛,但是我们妄念很多,想着想着,它就想别的去了怎么办啊?收回来再想。我们能够想佛,佛经里面说,叫做始觉,开始觉悟;能够与我们本具的佛性相应,叫本觉,始觉与本觉相应那我们就有大智慧,就与佛那种智慧是相等相同,所以我们时常要观想佛。 第二“忆念”,时常忆念,忆就是持心不忘的意思。持这个心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什么呢?不要忘记这个佛,不要忘记这个佛号。即使你修禅也是一样,修禅叫参话头,那个话头,什么叫话头呢?你起心动念之前那个心是什么?我们讲话也好,起个念头以后,那叫话尾,在你讲事情,讲话之前能够看到那个心叫话头,时时看着它。起妄想起妄念都没有关系,经里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悟迟了就来不及了,念头起不要管它,你能够看见它,知道起念头就好。这叫忆念,忆念佛的相好,或忆念佛的名号,你心不忘,这样能够通显唯心是佛,如《圆通章》里面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