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显宗与密宗之异同
今天我们要就显宗与密宗之间的关系做一些讨论,也就是说显密的异同点在哪里。之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其原因就是藏密的理论及其具体的修法非常完整,针对性也特别强,但由于有些修显宗的人对密宗不是很精通,而觉得修显宗的不能修密宗,修密宗的也不能接受显宗。就因为有这样的观点,才特别安排时间来谈谈这个问题。今天讲的内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显密相同的、可以圆融的、不矛盾的地方;第二是密宗的一些为显宗所没有的特点。这样,大家就能对显密之间矛盾与否有所了解,以后在修加行的过程中,也不至于有严重的疑问出现。 一、显密的相同点 讲加行的时候强调过,一个凡夫从现在到最后成就之间有三个阶段:一、放弃贪图世间的安乐,建立出离心;二、放弃自私,建立菩提心;三、放弃我执,建立无我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的第一和第二个阶段,显宗和密宗是没有差别的。 我们讲过,从外加行到内加行的系统修法,显密都必须修,凡是大乘佛法都要修出离心与菩提心,无一例外。虽然修法上的名词有些差别,内容却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一样的。无论是修显宗、密宗、禅宗或凈土宗,都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连这个最基础的修行都没有,那还念什么佛?修什么禅?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念佛、打坐,才是真正的净土宗、禅宗。 禅宗为什么不讲这些加行的修法呢?众所周知,禅宗从达摩祖师到六祖惠能,其根机都已非常成熟,所以他们能开悟。我们在六祖惠能的传记中可以看到,虽然他不识字,但根机却已相当成熟。当他依止五祖学习时,并没有学很多经论,也没有花很长的时间修行,只是在后院里干活儿。八个月后觉得机缘成熟了,五祖就给他讲《金刚经》,而《金刚经》中关键的一句话就能让惠能大师彻底开悟。他没有修加行,但不是不需要加行,修加行的结果就是要能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而他都已经有了。 就像秋天的花或树叶,只要一阵轻轻的风就能吹落;而春夏时节,即使刮更大的风,树叶也不会掉下。同样,人的根机成熟后,一句话也能让他明心见性。六祖听的和我们念的《金刚经》完全一样,他因一句话就可开悟,我们却没有,这就是因为根机还未成熟的缘故,所以,我们就需要修加行、正行这些系统的修法。 对修禅的人来说,六祖惠能大师的南传教派当然是最殊胜的,但针对现代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神秀大师的北传教派可能更合适。它就像加行要一步步地修,最后才达到禅宗所讲的那种境界。惠能大师则不强调前面的部分,而只讲最高境界。所以禅宗虽然不说,但实际上也需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 净土宗最关键的一部经典,就是《佛说阿弥陀经》。这是一部显宗的经典,同时有汉藏文两种译本,但都是从同一部梵文版翻译过来的。经里讲:如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必须远离两个违缘,并具备四个条件。就违缘来说,第一要远离造五无间罪;第二要远离舍法罪。阿弥陀佛也讲了,娑婆世界的众生如果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都可以如愿,唯有造五无间罪与舍法罪的人无法往生。其它的如杀生、偷盗等或更严重的罪业,经由虔诚念佛的过程,则都可清净。但这里讲的两个违缘,即使念佛也无法消除,所以必须要远离。 再讲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一、要观想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二、要广泛积累资粮;三、要发菩提心;四、要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在这些条件下一心不乱地念佛,就可往生极乐世界。这里并不是不强调菩提心,而是在有菩提心的基础上,再一心一意念佛。 当然,出离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佛说阿弥陀经》讲: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会贪图世间的圆满。如不能放下这个贪欲心,就无法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个贪欲念头本身,就是一种阻碍。贪欲不灭,往生极乐世界的念头就不起,就算生起也不是很强烈,所以,也就无法往生极乐世界。由此可见,禅宗和净土宗都一样强调出离心和菩提心。凡是大乘佛教,在这点上都没有任何差别。这是第一个相同点。 第二个相同的是证悟空性。往生极乐世界后,也要证悟空性,而且,如果不证悟空性,也就无法明心见性,更不能证悟密宗的境界。此话怎讲?现在念佛时是个普通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如是正常的往生,就能立即明心见性,立即开悟,也就是登地。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现在虽是普通人,往生极乐世界后一见到阿弥陀佛,当他将手放在我们头上加持时,凭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和自己的资粮相结合,就能使我们立即开悟,开悟的程度就是到一地菩萨的境界。所以念佛也能间接地证悟空性,不然不能成佛。往生极乐世界后还只是菩萨,并没有成佛,必须通过修行才能成佛。往生极乐世界可以证悟,这是讲正常的往生。难道有不正常的往生?有的。正因为如此,汉传佛教才会有“九品莲华”之说。藏传佛教也讲:念佛的人如果对净土法门没有很大的信心,对能否真正往生极乐世界抱持怀疑,那么他如果念佛念得好,仍然可以往生,只是他在极乐世界里会有相当一段时间见不到阿弥陀佛,而在那段时间里他仍然有可能只是个凡夫。这就是不正常的往生。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强调信心,不然虽然可以往生,却有相当长的时间无法见到阿弥陀佛。但就算不能见佛,也不会再回来,仍然留在极乐世界,暂时是不能见,终究还是会见到阿弥陀佛的。见到佛后就能开悟,然后继续修行就能成佛。所以,净土法门也需要有证悟,只是它不强调这一生的证悟,而是到极乐世界去证悟。没有证悟空性,也不能成佛。 禅宗则是一再地强调明心见性。何谓性?性就是万法的本性。什么是万法的本性?万法唯一的本性就是自心空性和光明。譬如我们看着一个花瓶,这花花绿绿的瓶子是它的本性吗?不是。这只是我们眼识所增上安立的一种幻觉,而它的本性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空性和光明。所谓见性就是要见到这个心的本性,可见禅宗也需要证悟空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