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0《布施奉献.利乐众生》

布施奉献.利乐众生—一 海涛 辑 1.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泥洹最快。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杂阿含经》2.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应当先
布施奉献.利乐众生—一      海涛  辑   1.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泥洹最快。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杂阿含经》   2.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应当先发五种胜心。云何为五? 一者,于诸有情普发平等大慈悲心, 二者,于一切种智心不退转, 三者,于诸有情起亲友想,于险难中誓当救护, 四者,常于有情起负债想, 五者,恒怀惭媿何时偿毕。能发如是五种心者,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理趣般若经》     3.心常喜惠施,功德具足成,在众无疑难,亦复无所畏;智者当惠施,初无变悔心,在三十三天,玉女而围绕。《增一阿含经》   4.施为后世粮,要至究竟处,善神常将护,亦复致欢喜。《增一阿含经》   5.当知布施之时,恒怀欢悦,身意牢固,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意亦不错乱,如实而知之。当求方便随时惠施,若欲得声闻道、辟支佛道、佛道,皆悉如意。《增一阿含经》   6.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应时之施有五事。云何为五? 一者施远来人,二者施远去人,三者施病人, 四者俭时施,五者若初得新果蓏,若谷食,先施与持戒精进人,然后自食。」《增一阿含经》   7.在家菩萨应修二施,云何为二?一者法施,二者财施。   8.出家菩萨应修四施,云何为四?一者笔施,二者墨施,三者经本施,四者说法施。《大宝积经?优波离会》   9.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无量寿经》   10.云何人心?谓思念利他。《大日经》   11.菩萨不以欲因缘故,恼一众生,宁舍身命。而终不作恼众生事。                                                《华严经》   布施奉献.利乐众生—二      海涛  辑     1.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惠施不得其福,云何为五? 一者,以刀施人;二者,以毒施人; 三者,以野牛施人;四者,淫女施人; 五者,造作神祠。是谓比丘有此五施不得其福。   2.比丘当知!复有五施令得大福,云何为五? 一者,造作园观;二者,造作林树; 三者,造作桥梁;四者,造作大船; 五者,与当来过去造作房舍住处。是谓比丘有此五事令得其福。」《增一阿含经》   3.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优婆塞戒经》   4.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维摩诘所说经》   5.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涅槃经》   6.不求自乐,喜他得乐。《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   7.自舍己乐,施与他乐。《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8.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净,拭己洗之,以泥浆涂洒,极令清净,与日俱增敷新草,并敷一衣,安卧病比丘己,复以一衣覆之。《四分律》   9.犹如奴仆事其主,利于众生亦如是,如仆事主心专注,虽被瞋辱而无对,凡所动止常在心,唯恐役主责其过。昼夜勤行利他行,利己内心无我相,如母爱子常卫护,寒暑虽苦心无倦。   《佛母宝德藏般若经》   10.见一切众生受诸苦恼,如被刑戮。《小品般若经》   11.能以世事用教众生,见学胜己不生妒心,自胜他人不生骄慢。                                              《优婆塞戒经》            布施奉献.利乐众生—三      海涛  辑     1.孤独鳏寡,衣食不充,疾病困笃,无以自济,当给医药,糜粥消息,令其得愈。《佛说阿难四事经》   2.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3.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乏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4.菩萨虽知世间之乐虚妄非真,而亦能造世乐因缘。何以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优婆塞戒经》   5.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巧明处,为少功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瑜伽师地论》   6.为利一切有情故,以佛教法为正因,遍作一切事业成,彼得广多胜妙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   7.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 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 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坚牢船济度人民; 五者,安设桥梁过度赢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 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诸德福田经》   8.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四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梵网经》   9.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优婆塞戒经》   10.平日不为别人着想,他的行为跟畜牲一样;专门寻找自己的吃喝,难道牲畜不也是这样!《萨迦格言》   11.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皆可随分修其净土。于人事善利群众公益一切功德,悉应尽力集积,以为生西资粮。(弘一大师《净宗问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