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施是一种累积功德的根本,累积功德可让我们来世生于善道,且最终将由轮回痛苦中解脱。 2.若想证悟成佛,我们一定要以圆满的发心做到无上的布施或供养,以证得无上布施圆满波罗蜜。 3.布施和供养乃是未来生生世世可为我们带来福报和财富的主因。 4.不论我们的物质供养是否对受者有益,但以佛教修行的观点来看,布施即是让施者能减少对物质世界的执着。 5.执着会让我们自以为是一个真实而独立的个体,所以必须不断去获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才能满足。 6.供养或布施可让我们的心习惯于放下,舍掉自己所贪爱的对象物。 7.一般来说,施舍自己财物的最大障碍,乃是在于我们认为如果这样布施出去的话,我们的财物就会减少。 8.行布施最主要的障碍就是贪欲——我们对财物的贪执以及不舍。对治贪欲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照无常。 9.布施可让我们放下认为自己乃一真实而独存之个体的想法,进而获得了知一切诸法空相的智慧。 10.任何可以反映施者的心意,并让对方高兴的东西都可以当为布施之物。但最好的是可以为受者带来立即和永久利益的东西。 11.我们面对受施者的心态,不应该认为我们在「布施给他」,而是要反过来想:就是因为有众生愿意接受我们的供养,才让我们有一个因缘可以行布施,累积功德。 12.我们必须采用相反的立场来修正自己布施时的心态。因为布施并非要自己俨然以恩人自居,或做恩赐状。 13.广做布施的真正目的,是要舍弃我们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和占有,并把我们的修行目标远远摆在物质的享乐之上。 14.布施的究竟发心乃是要培养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的种子。
1.《佛说布施经》云:供养三宝可得五种利益: 2.布施功德的价值取决于几个因素:动机和发心、受者的身份,以及供物之品质。 3.布施的功德与发心的高低密不可分。发心越小,其所获的功德亦越小。 4.倘若我们行布施是祈愿能由轮回痛苦中解脱的话,便会生起很大的功德。如果布施是为了解脱一切众生而证悟成佛,则由此所累积的功德将更是广大无边。 5.以清净的发心向诸佛菩萨做供养时,供者将会累积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诸佛同等的功德。他将溶入彼无尽之功德池,而生起无边功德。 6.这即是所谓的「让诸佛生欢喜心」的意义,而它也是供养的究竟目的。 7.倘若我们的发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福祉而证悟成佛时,那么藉由布施所获得的福报将使得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至少在基本物质的需求上不虞匮乏。 8.当我们以一颗清净的心行供养时,诸佛菩萨将会在法道上加持我们成就等觉。 9.诸佛的功德,究竟圆满,已经无须这些供养品;但如果我们发心正确的话,那么诸佛菩萨对于供者的功德亦会生出喜悦之心。 10.如果假装发心清净高贵,里面却藏着世俗的动机,或许可以骗得了大众,但却毫无功德可言。 11.因此,对于作为修行菩萨道的人来说,向上宜广修供养,向平辈宜多结善缘,向下宜常作布施。一则为报四重恩德,二则为舍瞋贪吝啬,三则为增福德智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