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2)

(五)因此,基于菩萨要「利益众生」、「不恼众生」的观点,以「十善道」作为菩萨的尸罗波罗蜜有其重要的意义。 三、菩萨的十善道是尽未来际 (一)《大智度论》云:「戒律为今世取涅槃故,淫欲虽不恼众生,心系缚故为

(五)因此,基于菩萨要「利益众生」、「不恼众生」的观点,以「十善道」作为菩萨的尸罗波罗蜜有其重要的意义。 

三、菩萨的十善道是尽未来际

(一)《大智度论》云:「戒律为今世取涅槃故,淫欲虽不恼众生,心系缚故为大罪,以是故戒律中淫欲为初。白衣,不杀戒在前,为求福德故。菩萨不求今世涅槃,于无量世中往返生死,修诸功德。」

(二)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出家戒,是为了速得涅槃,不受后有,故以不淫戒为先;而五戒、八斋戒等在家戒则重在求今世、来世之福乐,以不杀戒为先。

《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五 海涛 辑

(三)而八斋戒之戒体是一日一夜;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是尽形寿;但在家菩萨、出家菩萨不是为了求福乐,也不是为了速求涅槃,而是于无量世中以十善道为基础,积集无量功德,广度一切众生。

(四)因此菩萨的十善道,不是尽形寿受持而已,而是一直到成佛为止,可以说菩萨的尸罗波罗蜜是「尽未来际」的戒法。

四、不论如来出不出世皆有十善道

(一)《大智度论》云:「十善道为旧戒,余律仪为客。复次若佛出好世则无此戒律,如释迦文佛,虽在恶世十二年中亦无此戒,以是故知是客。

(二)复次有二种戒:(1)有佛时,或有或无;(2)十善,有佛、无佛常有。」

(三)一般说来,释尊为比丘、比丘尼制戒的原则是「随犯随制」。佛成道后十二年间,比丘等如法修行,佛并未制戒,直到苏陈那比丘犯了淫以后,释尊才开始制比丘戒、比丘尼戒。

(四)比丘戒、比丘尼戒仅存在于有佛出世,或是传戒以延续出家戒律的时代,并且有出家众犯戒因缘佛才会制定。因此,比丘戒、比丘尼戒是会有不存在的情形。但是「十善道」则不然,不论佛出好世、恶世,甚至佛不出世仍然存在。

(五)如《优婆塞戒经》云:「善生言:『世尊!诸佛.如来未出世时,菩萨摩诃萨以何为戒?』佛言:『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时无有三归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

(六)佛未出世时,没有佛,不可能制定比丘戒,佛、僧不具足,不可能有三归依戒,但是却有「十善道」。

(七)前面说到十善道通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时,曾引用到『十住经』,经里也是明白地说到「有人行是十善道,不从他闻,自然得知,不能具足大悲方便,而能深入众因缘法,至辟支佛乘。」可知即使是佛不出世,仍有十善道。

《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六 海涛 辑

(八)就此意义来说:「十善道」是「旧戒」,是「主」。而比丘戒于无佛出世时则不存在,必须有因缘才会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就此意义来说,比丘戒等律仪是「新戒」,是「客」,不是永远常存的。

(九)菩萨修行要历经无数劫才能成佛,也不一定皆能遇到佛出世,因此以十善道为戒法有其特殊的意义。

(十)而且比丘戒等通常要「从他受」;但我们于『十住经』中看到,「辟支佛行十善道,不从他闻,自然得知」;这说明了无佛出世的时代,戒法不可能从他受,暗示了十善道有「自誓受戒」的可能。

五、十善道是性戒

(一)《大智度论》云:「戒律中戒,虽复细微,忏则清净。犯十善戒,虽复忏悔,三恶道罪不除,如比丘杀畜生,虽复得悔,罪报犹不除。如是等种种因缘故,但说十善道,亦自行,亦教他人,名为尸罗波罗蜜。」

(二)出家众的戒律包括了三方面:

(1)道德规范——主要是杀、盗、淫、妄等性罪的规范;

(2)生活规定——如衣、食、住、医药等;

(3)僧团公约——有关受戒、布萨、安居等僧团之运作。

(三)而十善道的性质,不属于「生活规定」,也不属于「僧团公约」,它是属于「道德规范」,是本于善恶业道的立场,不管受戒、不受戒,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守十善道即是善,犯了十善即是恶,是要受果报的。

(四)如比丘故意杀人,犯了波罗夷,是要逐出僧团的;若比丘故意杀畜生,从比丘戒来说属波逸提,可以通忏悔,不必逐出僧团;但从业道的观点来看,杀生是性罪,三恶道果报不免。

(五)反之,出家众有些生活规定的遮戒,与善恶业报无关,只要如法忏悔便得清净,不会受后世果报的。

《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七 海涛 辑

(六)所以,从「道德规范」、「因果业报」的观点来看,十善道比起其他律仪显得特别重要。而且比丘戒与比丘尼戒男女戒条有别,也有年龄与身体上等种种规定,不是人人都能受具足戒的。

(七)十善道是性戒,属于道德规范,不受性别、年龄、身体等限制,是人人皆可受持的戒法。

六、十善道特重意业

(一)《大智度论》云:「十善道,七事是戒,三为守护故,通名为尸罗波罗蜜。」

(二)十善道之中,身三、口四等七种是戒(尸罗);不贪、不瞋、正见等意三种善业是守护尸罗,共名为尸罗波罗蜜。乍看之下,身三、口四是戒,意三只是附属而已。

(三)但是《大智度论》云:「三毒是三不善道因;三不善道是七不善道因。」又《大智度论》云:「慈业是三道,尸罗波罗蜜为根本,所谓:不贪、不瞋、正见。是三慈业能生三种身业,四种口业。」

(四)这里明白地说到「意的三善业才是尸罗波罗蜜的根本。」因为有意的三善业才能生身三、口四等七善业;如果有意的三恶业(贪、瞋、邪见)的话,就能起身三、口四等七种恶业。

(五)所以意念才是身、口业的原动力,必须有善的意念,才能不起杀、盗、淫、妄等身、口恶行,所以说三种意的善业是身、口七种善业的守护者。

(六)又如果菩萨只是身、口不犯,但意念不清净的话,也不能算是戒行清净。

(七)换言之,仅是身、口清净的话,顶多只能称为「戒」(尸罗),但不能称为「尸罗波罗蜜」;如要具足「尸罗波罗蜜」的话,必须意业清净才行。

(八)有关「意念的重要性」与「十不善道皆由贪、瞋、痴而生」;「十善道皆由不贪、不瞋、正见而生」等,其实在《杂阿含经》已有叙述,而且《大毗婆沙论》与《俱舍论》等论书中也有详细的解说。

《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八 海涛 辑

(九)但是早期佛教与部派佛教虽然知道「意」的重要性,却不以「意」为戒的主体,而仅以身、口七善道为戒。

(十)如《十住毗婆沙论》:「声闻乘中说:身、口业名为尸罗。」

(十一)《大智度论》云:「声闻人以身、口不善业名为粗,意不善业名为细。……于摩诃衍中尽皆为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