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建佛事所需时间,依诵经、拜忏、三时系念,乃至启建瑜伽焰口等各种佛事的不同,而有一小时、二小时、半天、一天不等。做七虽有超拔先人,表达孝思的深远 意义,但因传统的作法费时耗财,实有改良的必要。例如: 诵经佛事宜庄严不繁琐,最好以半小时、一小时即可,不一定要半天、一天。 做七不一定要放焰口、拜忏,只是上香、拜佛也可以,应视能力、时间而为,不要勉强。 七七日诵经是古老传统,不一定照办,可变通为: 可以集合家人一次做完,即算圆满。 可在短期三︱七天内做完七七。 可参加随堂超荐。# 亦可以亡者名义成立奖学金或设立教育基金,乃至护持文化、慈善等公益事业,以此为亡者植福荐拔,更有意义。简化七七佛事的意义,可以改善社会风气,具有教化社会之功,实有必要大力推动。最好是到寺院参加随堂超荐,或由家人在家中早晚诵经、念佛均可。 以下列举数种简单的课诵程序,以资参考: ● 杨枝净水赞(或炉香赞)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开经偈 三皈依 回向 ● 炉香赞(或莲池赞)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三称) 阿弥陀经(或般若心经) 赞佛偈 念佛 三皈依 回向 ● 莲池赞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三称) 心经 往生咒、变食真言 赞佛偈 念佛 三皈依 回向
"告别式"就是替别人解决生死问题,对"生"者安慰、节哀,对"死"者慰灵、祝福,就是了生脱死。功德佛事最能"度生"、"慰死",是真正的了生脱死。了生脱死是心理的世界、精神的世界,能"广结善缘"本身就是了生脱死。 告别奠礼程序: 告别奠礼开始,奏哀乐 遗族就位 遗族上香 遗族献花果 遗族献供(饭、菜) 遗族复位 恭请法师诵经 法师退席 公祭 亲友吊祭 亲友吊电 亲友拈香 遗族致谢词 礼成,奏哀乐 起灵安葬 团体公祭程序: ○○团体公祭 奏哀乐 主祭者就位 陪祭者就位 与祭者就位 上香 献供 恭读祭文 向○○老先生(老夫人等)遗像行三问讯礼(一问讯、再问讯、三 问讯) 礼成 遗族答谢 事前准备 灵堂的布置:可依会场大小布置灵堂,以简单庄严为要。 灵堂布置相关事宜,如搭帐蓬、插花、灯光、音响、桌椅等,亦可联络葬仪社代办。 灵堂布置的佛像、遗像、"奠"字、横匾、挽联、灵旌、轴幛等,适当即可。 每日可酌量拜饭,以表哀敬。 文具用品:讣闻、谢帖及帐簿、签名簿数本、礼簿数本、原子笔、签字笔、毛笔、墨汁、大小胶带与钉书机(挂联轴用) 、浆糊、刀片、各色纸张与记事簿、识别证、白信封、红礼袋、零钞、出殡路线图、行程表以及工作人员名单 。 奠礼用物:香(分线香与香末两种)、大烛一对、小花圈一只、水果一盘、遗像、拈香炉、亲友座椅、灯光与音响等。 答谢用物:毛巾或手帕、白纸花,协助奠礼人员(服务员)之礼品与服务费,或佛书、佛像、念珠。 可酌量供给餐点。 酌量准备车辆。
佛教东传后,僧侣多用火葬;日本在道昭和尚提倡下,也以火葬为主;在墨西哥,上层阶位以火葬为安葬仪式,下层阶位则用土葬;台湾因民俗文化,安葬仪式多为 火葬与土葬二种。 火化: 所须用品: 供菜、供饭等祭品。 蜡烛、香、花、果。 准备三份:告别式、火葬场、返家安灵位用。 火葬场诵经程序: 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三称) 心经 往生咒、变食真言 通知火葬场工作人员点火 回向 火葬的特点: 方便、卫生、干净,不占空间。 奉安寺塔,专人管理。 可避免日后捡骨等麻烦。 于寺院中,亦可作随堂超荐。 土葬: 所须用品: 六菜一饭等祭品。 蜡烛、香、花、果。 准备三份:告别式、墓园、返家安灵位用。 起灵: 等灵柩绑好后,举佛号起灵。 法师引导灵柩至灵车前,等灵柩上车后,收佛号。 法师上车(法师车排在灵柩车之前)。 墓园诵经程序: 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三称) 心经、往生咒、变食真言 赞佛偈 念佛 回向
先请孝眷整装。 将牌位供奉在案桌上。 若告别式场的灵桌尚未拆除,可帮忙拆除。 除灵法语: 接引先灵到西方,红莲台畔礼法王, 仰仗三宝加持力,往生净土应万邦。 安位程序: 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 大悲咒 变食真言 回向
1奠仪 一般社会人士,遇亲友往生,往往以奠仪、花圈、花车等表达哀思之情,其作法 如下: 香仪:即白礼袋内装礼金,又称"奠仪"。礼袋正面书写:
│ 恭悼蓝公○○居士上生佛国 │ │ │ │ 奠 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