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2)

上述杨母早年因感谢观音菩萨送子之恩,得子后即长斋念佛,后来儿子贵至司令官,虽因娶了美国籍的媳妇,以致孙儿、孙女、孙女婿等一度信仰基督,均经杨母感化而改信佛教,乃至把基督教的布教所改为佛教居士林,可谓

  上述杨母早年因感谢观音菩萨送子之恩,得子后即长斋念佛,后来儿子贵至司令官,虽因娶了美国籍的媳妇,以致孙儿、孙女、孙女婿等一度信仰基督,均经杨母感化而改信佛教,乃至把基督教的布教所改为佛教居士林,可谓自利利他,功德巍巍,故能寿至九十余岁而弥健,无疾而寿终,哈哈大笑而往生,如此瑞相,真是稀有。若杨母者,在世法上,福寿全归,在佛法上依其临终瑞相,必能上品上生。
  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在世俗看来,无子也许是人生的缺憾,可是在佛法说来,无子正是最大的福气。因为没有儿女之累,可以专心修行念佛,以致净业上有极高的成就,佛教中有很多的例,最著者当推浙江嘉兴范古农居士。范居士是当代颇负盛名的大佛学家,记得1947年春季,我与范居士在苏州妙香莲院朝夕相处,约有数月,他虽早年娶妻生子,但儿女均早夭亡,因此孤身自由,正好修行念佛,把全副精神,完全用在佛法上。他的佛学造诣甚深,任何人有佛学问题向他请教,都能圆满解答,故有佛教活辞典的称号。曾在上海省心莲社主讲净土三经一论,1946年冬,出其历年文稿,辑成幻庵文集、古农佛学问答等书行世。他因无儿无女,财产乏人继承,曾将房屋地产,施作念佛堂,弘扬念佛法门,不遗馀力。据觉有情月刊第十二卷第五期的记载,范居士于1954年三月初七日中时微笑安详往生,年七十一,初十日未时大殓,顶暖肢柔,趺坐缸中,如入禅定,肤色光润,有逾生时。
  上述范居士无子而专心念佛,真是最好的福气,可是世上像范居士那样精通佛理而看得开的人很少,世上多数人往往为了无子而烦恼,佛菩萨为了拯救这类众生的痛苦,因此也有因念佛而菩萨送子的事实,例如陈柏达居士编著神奇的感应一书中,载有下列念佛得子的事:
  屏东潮州邮局许桂树,原有一女二男,可是最小的男孩得了先天性蒙古症,次男又在一次意外中去世,许先生想到无后为大,十分伤心,很希望再生一男孩,奈何他的妻子早已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生产希望极微。有人劝他念佛,他就老实念佛,终于奇迹出现,后来妻子输卵管接合的手术成功,平安地生了一个男婴,十分健康可爱。(神奇的感应一七七页)
  综上所述,没有儿子的人,诚心念佛,可有得子的希望。即使无法得子,更要像范古农那样的专心念佛,克享高寿而含笑往生,了生脱死,是无上的幸福。
  五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
  人有孝顺的儿女,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上十分愉快,实是很大的福报,这种福报是前世修来的,应知珍惜。且应明白世间福报是不究竟的,念佛求生净土,脱离生死苦海,才能获得永远的安乐。儿女既能极尽孝顺,生活无忧无虑,实在是专心念佛的好环境。念佛不仅为自己了脱生死,更为儿孙增福慧,因为念佛是树立良好的身教,儿孙在你朝夕念佛的薰陶下,潜移默化,必能养成高尚的人格,仁慈的德性。
  六、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
  世上孝子虽不少,逆子也很多,倘若不幸遇到忤逆不孝的儿子,那又怎样办呢?这样你更能体验娑婆世界的痛苦,加强对极乐世界的羡慕。观经载韦提希夫人,因子恶逆,起心厌离,即得见阿弥陀佛,受记往生。在净土圣贤录中,不乏因为儿子忤逆,才发心念佛,终于净业成就,下面就是一例:
  民国初年,浙江省慈溪县某贫妇,家贫,儿子又很忤逆,常被儿子责骂。某日,她被儿子责骂后,十分悲伤,就到邻近寺院去向师父诉苦。师父说:“你已知苦,为什么不把苦卖脱呢?” 妇人答:“怎样把苦卖脱呢?”师父说:“你专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以西方净土作为你的身心归宿处,这样就可获得身心愉快。将来临终时阿弥陀佛来迎,更能永远离苦得乐,岂不就可把痛苦卖掉吗!”妇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依教奉行,专心念佛,日夜不断,果然身心愉快,忘却痛苦。三年多后,临终前数月,她预先告诉儿子说:“某月某日,我将往生西方,你不要外出,为我料理后事”。到了,临终前,她的儿子忽闻异香扑鼻,不知香气从何而来,旋即看到母亲沐浴更衣,端身正坐,念佛而逝。(净土圣贤录下册一二九页,神奇的惑应一七三页)
  上述妇人因儿子忤逆而发心念佛,后因念佛精进,不仅自己身心愉快,临终安祥往生,永离轮回之苦,且亦感化了她的儿子,使儿子改变了忤逆妁恶性。从此看来,念佛实在是自利复利他的最大善事。
  七、若人无病,趁今健康,正好念佛
  中国医学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说一个人要在无病健康的时候,保健预防,若到已病而求医药,好比临渴掘井,未免大晚了。因此莲池大师劝人要趁无病健康之时,努力念佛,切不可临死抱佛脚。古代大德说:“人命无常,在呼吸间,一息不来,便成后世”。一个原来健康的人,保不住任何时间会发生难以预料的疾病,甚至因急病或意外事件而猝然死亡者,时有所闻,所以任何人不能自恃健康而疏忽。要在健康之时,精进念佛,念佛可使心平气和,精神愉快,肉体就不易发生疾病。有的人病了以后,往往神识昏迷,就无法念佛了。明乎上述道理,大家要趁今健康而念佛。
  八、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
  佛经上说阿弥陀佛是总治万病的阿伽陀药,所以病人念佛,能使疾病速愈。可是很多人不明白此义,误以为持念阿弥陀佛仅是求往生,药师佛才能治病,弘一大师曾为文批此误会,所作“净宗问辨”一文有云:“问:有谓弥陀法门专属往生之教,若药师法门能消灾延寿,岂不更善?答:弥陀法门于现生亦有利益,今述余亲闻事实证之:
  一、瞽目重明。嘉兴范古农友人戴君,忽双目失明,古农劝彼念阿弥陀佛,并介绍居住平湖报本寺日夜一心专念,如是年馀,双目重明。
  二、沈疴顿愈,海盐徐蔚如,屡患痔疾,经久不愈,曾因事远出,归寓后痔疾大发,痛彻心髓,七昼夜不能眠,病已垂危,后即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不久遂能安眠,醒后痔疾顿愈,迄已十数年不发。”
  上述弘一大师的文字,可以证明持念阿弥陀佛治病,较药师佛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深信有痛时念佛,可以辅助医药,以佛力增强医药的力量,有时医药无法治疗的疾病,往往可用念佛信仰的力量治愈。但世间医药能治的病,可以念佛辅助,不要完全废弃医药,否则会受到社会的毁谤,被人讥为害人的迷信。我们弘扬佛法,要合情合理,才会获得社会大众的信受。至于念佛求往生,往生的意义,并不限于死后,生前活着也可把心寄托于极乐。大虚大师悦:“往生之义,若就意识而言,定中亦得往生,如庐山慧远大师定中三次得见极乐净上,不须舍此报身,始至往生。若就赖耶,报体而言,赖耶普遍十方,而众生为业所障,不能成就极乐报身,若修净业,即得舍离烦恼业报之身,往受极乐清净报身”。(见太虚大师著往生净土讲要),可知往生意义有二:一、生前定中生净土,二、死后舍报生净土。所以往生并不意味着求死,病人若能念佛,把身心寄托于净土,可以忘记病的痛苦,使病易于痊愈。万一得了群医束手的绝症,切近无常,报尽寿终,念佛也可快快乐乐的舍报往生,不像一般人死得那样痛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