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识。知识在今天的社会学里面,是指某种专门的学问。但是在佛教文化中,知识具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朋友。因为我们要交一个朋友,必须知道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识”。“知识”在今天的社会学里面,是指某种专门的学问。但是在佛教文化中,“知识”具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朋友”。因为我们要交一个朋友,必须“知”道这个人,认“识”这个人。光知道、认识还不行,还要知道他的心怎么样,他的德行又如何。朋友、善友、胜友、亲友,都是“知识”这一名词引申出来的。能够引导我们趋于善法、到达善处的朋友,就叫善知识;反之,即为恶知识。在世间、在佛门,绝大多数都是善知识,也有极个别的是恶知识。

大家一定要理解正确,不是说和你吵一架就是恶知识,骂你两句就是恶知识。善知识是教导我们善法,引导我们到达善处。那么恶知识呢?恶知识教导的是恶法,引导我们到达恶处,不是善处。那样的人才是恶知识。善法,有世间善法,有出世间善法;善处,也有世间善处和出世间善处。世间善法如五戒,出世间善法如六波罗蜜、十波罗蜜、戒定慧三无漏学。世间善处,即行五戒十善所生的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出世间善处,即修六波罗蜜、十波罗蜜、无漏三学所成的声闻、菩萨,乃至成佛。恶知识教导的是恶法,杀盗淫妄酒,贪嗔痴。恶法所到达的就是恶处。恶处就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所以交一位朋友,亲近一位善知识,要从如何端正我们人生现前的思想言行出发,从未来有一个好的归宿出发。

佛教非常重视亲近善知识。我们在座的法师都受过三坛大戒,受过菩萨戒,在座的居士也有许多受过菩萨戒。按照受菩萨戒的仪轨,受戒之初先要发十四种大愿。其中第一愿、第二愿讲什么呢?第一愿“从今时尽未来际生,常能念佛、亲近善知识否?”下面答:“能亲近!”第二愿“从今时尽未来际生,能远离恶知识否?”下面答:“能远离!”这是第一条和第二条。可见亲近善知识、结交好朋友,非常重要。社会上也讲结交好朋友,不过这个好朋友也要分别一下,好朋友不见得就是善朋友。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一种很明确的思想,一定要亲近善友,不仅仅是说好朋友就行了。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都有许多好朋友,但是这些好朋友往往也有一些不符合善法的言行,相互影响。所以佛教在教我们结交朋友的时候,是以善为标准,要亲近善知识,结交善友。

关于善知识的名义,我想就讲这么多。下面我就讲讲善知识的种类。这完全是从善友、善知识的角度来讲的。

二、善知识的种类

我在讲修习止观的时候曾经讲到,要成就修道,成就学法,成就做人做事,有善知识的护持、同行、共事、教导,非常重要。修禅定应该具备的五缘里面,就有“善知识”这一条。智者大师讲修习止观要有三种善知识: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教授善知识。智者大师把能教导善法、指引善处的善友分成了三大类。

所谓外护善知识,如果我们不仅仅是从修习禅定的角度来界定它,那么,社会人士,包括在家佛弟子,做一切事业、一切工作,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良好的、积极的、起正面作用的社会关系,都可以看作是外护善知识。因为这些善知识对我们事业的成就、工作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把外护善知识理解成为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行善知识,共同在一起工作、修行,都有同行的人,都有共事的人。同行,从佛教的意义来说,同行必须同见。见解、见地、观点是一致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志同道合”。志同才能道合,同见才能同行。这个行,包括工作、学习、修行,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善法,可以包括学习、工作、修行三大类。工作也好,学习也好,修行也好,找到同见同行同修的伙伴、伴侣不容易。所以“人生得一知己”,下面是什么?“足矣!”当然这句话比较笼统,还是没有善恶上的界定,还是没有佛教讲的“善知识”这个词界定得更为准确。不过,我相信古人在用这个词的时候,都是从正面的、积极的方面来考虑的。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的人,只要有善知识,只要志同道合,哪怕他身处天涯海角,也好像是在身边,就像是邻居一样。这是唐朝王勃送行诗里面的两句话。由此可见,人生若能得到一位善友,是多么重要,多么快乐!

第三种教授善知识,就是老师。能够在事业上、工作上、学习上、修行上给予指导,就是教授善知识。教授这个词,包括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都要以身作则,同时并重。我们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我们的修行中、学习佛法中、事业工作中,是不是经常要有人来引导?经常有人指导、教授?如果有人教授,就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作为老师的人一定得比被教授的人高明一些。所以作为我们选择朋友的人,就要善于发现朋友的长处和优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圆满,总有一些缺陷,我们怎么样来看待善知识,怎么样来看待善友呢?我们要用善心善念来看待,要用客观的目光来看待。“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朋友的品行、人格、知识、才能都有很优秀的一面,我就学习他优秀的一面;如果他有某些不足之处,我就引以为戒;“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在我的身上也具备他那些不足之处,那我就要改正。所以要全面地看待一个人,全面地分析一个人,不要因为朋友有某些不足之处就一概否定,当然也不能一概肯定,要有所选择。

刚才讲的是智者大师的分类法,分为三种善知识。

六十华严举出十种善知识。这十种善知识,是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益众生、开佛智慧的角度出发而划分的。思想广大,行门广大,愿力广大,智慧广大,成果成就广大。

这十种善知识,首先是“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这样的老师和朋友能够教导我,使我时时刻刻安住在菩提心当中。什么是菩提心呢?用两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本公老和尚印在他的名片上的那两句话,也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里的两句话:“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就是菩提心,这个心量多么广大!这个心量可以说完全做到了舍已为人。不为自己求安乐嘛。一切都想到众生,想到成就众生、利益众生,想到如何使他人快乐幸福。从菩提心出发,要令他人得到的快乐是什么呢?我们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人生最究竟的快乐是什么呢?(答:念佛。)念佛是最大的快乐。还有什么快乐没有呀?(答:施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快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