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若是换了现代的年轻和尚,一定先打碎竹筒,折断竹杖,然后就是:“哼!这个老家伙,太爱管闲事了。”回想古代大德,他们那种尊师重道,孝敬师长,勇于认错的态度,为我们所应学习的地方。 唐朝贞观初年,朝廷下令,凡是不经政府许可而私下度人出家者,判死刑。有许多私自剃度的和尚,就逃到法冲法师处避难,引起粮食缺乏,法冲就亲自到县府去,告诉县官,如果要判死刑,我可以顶替众人的罪,但若是能布施道粮,一定会得到很大的福报。官府受到他的勇敢与大义所感动,冒犯法网周济粮食给他。 为了个人的利益,容易生起勇气;为大众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勇气就会有所计较了,古代大德常常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佛法的延续,表现勇敢的精神,甚至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 看了古德们的行谊,接着就要谈谈我们应有的修持态度。在座诸位至少有数千人之多,当然你们有很多是信佛很久的老信徒,也有才入佛门不久的学者,现在把我个人一些想法贡献给各位参考: 一.在观念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在我个人修行或教学的体验中,我认为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一切修行或事业,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观念,好比八正道中的正见,如果观念不正,则无论信仰也好,求法也好,甚至做人处事,都会因为观念不正确,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我认为学佛修持,有四种观念必须先要具备: (一)佛教重于寺庙 当今不少佛教信徒只知道护持师父,不知道护持教团,就是知道护持寺院教团,也不知道护持佛教。 出家僧众知道为寺院辛劳,但不知道为佛教奉献。只要他们住的寺院信徒多,一切顺利就算了,此外佛教与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到处的寺院都有办法,就是佛教会没有办法。 目前佛教中的寺院,有的非但对佛教提不出贡献,反而成为复兴佛教的累赘者也不在少数。现在是寺院靠佛教而存在,佛教并不能因寺院而有所兴隆。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先认识佛教比寺院重要。 (二)大众重于自己 佛法是一个重视大众的宗教,佛陀也常说大众所在才是佛陀慧命所在之处。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国。经中告诉我们:“要学佛道,先结人缘。”这说明了佛教重视大众的福利,不重视大众,那一切就都不是佛法了。 大陆上的丛林选任住持时,第一个条件就是看他有没有供养心,有供养心的人,他才会注意大众的利益。遗憾的是今日佛教信徒,只知道供养自己的皈依师父,不知道护持僧团大众;佛教僧众只知道自己的拥有,不知道全佛教的前途。所以吾人今日学佛修持,应先具有的观念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寺院第二! (三)护法重于护人 今日佛教,护法的人少,护师的人多;护佛的人少,护神的人多;护教的人少,护人的人多;护道的人少,护情的人多。现在佛教到处都以人为中心,不以法为中心。佛法需要的,不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师父需要的,信徒们争先恐后的护持。遗憾的是少数师父们不推动佛教的教育、佛教的文化、佛教的慈善事业等,师父需要的只是一个寺院的利益,甚至只要个人的利益。佛教的四依: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尤以依法不依人,为当前佛教徒在观念上首应建立的修持态度。 (四)退让重于争取 佛法告诉我们凡事要忍辱,名利之前要退让三分,不幸的是我们今天没有学到佛法的退让,仍然一如世法的争取,甚至为了争权夺利,不惜公堂相见。 我过去担任一个县的佛教支会理事长,那个县里,二十所佛教寺院,一半以上有产权纠纷,究其原因固然由于僧众不注重法制权益登记,本省地方人士好管寺庙财产也是最大原因。退让不够,争取获得的东西,容易发生纠纷。有一首偈语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低了头,就能看见水中天;退了步,就能把秧插满田,这实在是耐人寻味的话。 二.在生活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我们不以物质生活为满足,要进一步探究精神的生活;我们不想以世乐为乐,一心希望以佛法为乐。所以在生活上我提出四点我们应有的修持态度: (一)精神重于物质 不用说,佛教对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享受,多少是有一些排斥的。这也并不是说全部离开物质,完全不重视衣食住行。物质生活是离开不了的,但是完全生活在物质里,就会被物质所囚,所以我们要扩大精神领域,我们才能超越物质的生活。 已经学佛的人,仍然天天计较衣食的好坏,行住的讲究,以物质为重的生活,怎能体会精神的世界呢?后唐的全付禅师,力辞朝廷颁赐的袈裟,使臣奉命再往,他仍推辞说:‘吾非饰让也,恐后人效吾而逞欲也。’佛教中的大德,精神世界富有了,就不再介意外境物质的有无了。像希迁禅师以石头为家,像大梅禅师以松子为食,像高峰禅师冬夏一衲,像大随禅师八十行脚,这些大德,不管肉体上怎么困苦,物质上怎么贫乏,他们仍然坚持精神胜过一切,这就是学佛修持的受用。 学佛修持,不是不要物质,主要的是做到精神重于物质,因为这样才能在生活里做自己的主人! (二)修行重于言说 中国自明清以来,佛教徒们都非常理解佛法,谈玄说妙,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说得头头是道。遗憾的是大都没有实证的功夫。一个对于宗教没有实际体验的人,其言行难免不会走样。比方说,念佛,你曾有过一心不乱的境界;参禅,你曾有过心境合一的时际;礼拜,你感到庄严的人格升华;诵经,你对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除了这些形式的修持外,你对横逆境界有大忍耐,不生退心;你对芸芸众生,慈悲喜舍,毫不悭吝;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贪念;在气恨之时,能去除瞋心。可惜多少会讲佛法的人,就是不能实践佛法。说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佛法不是像哲学一般的供我们谈论,主要的是在生活上表现出佛法的行持,这个行持是在行住坐卧之中,不在言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