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许树铮:重温心史黯回肠·游侠先生追忆(4)

就教而言,经律论三藏都关涉法相。经,是佛法相,佛依自证境界有所建立,都谓之法,而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形容,则无往而非相,故佛所说教莫非法相。律,是入佛法相的方便,佛于临涅槃时反覆说律,即示律特与涅槃相应

就教而言,经律论三藏都关涉法相。经,是佛法相,佛依自证境界有所建立,都谓之法,而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形容,则无往而非相,故佛所说教莫非法相。律,是入佛法相的方便,佛于临涅槃时反覆说律,即示律特与涅槃相应。论,解释佛说,即依阿毗达磨法门分别类治法相。经开示法相,入经之律和类治经律之论,都不出乎法相之教,都归趣于涅槃,亦可见理和教是相通的。

至于谈法相之义,则有实相和相貌之别。通途以自性为实相,差别为相貌,实则总相别相都有其自性和差别,彼此所诠互相错综,亦不能作截然的区别。龙树所著书都谈实相,不只是谈空,此实相即是法相。《大智度论》卷六举十喻解诸法空,以幻喻无明相,焰喻男女相,水月喻人我相,虚空喻法我相,响喻语言相等等,都是讲法相。无著述弥勒之说,主善取空,穷其究竟亦谈法性。《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说:“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并指出离言自性是“无分别智所行境界,当知即是胜义自性,亦是法性。”于此更可见两系学说是一贯的。只是龙树、无著先后所处的时地不同,所对学说有异,故所阐说有疏密详略之殊。无著之学虽祖述弥勒,而立说亦遥承龙树。世亲解释《辩中边论》〈相品〉初二颂,即称“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顺《般若》等经”,何得更成对峙。至于两系末流立义有争,亦只是观行层次上的分歧,并无性相的界划。从广义来看法相,法相法性是一种学,这是理解法相应有的基本认识。

其次,欧阳先生辨明唯识、法相是两种学,对于向来混为一谈的两门义学,作了精密独到的分析。印土佛家学说发展,到了瑜伽学系,其立说既通摄二乘,广详法相,同时更诠大简小,特阐唯识,两学并行。此系学说传入中国以来,唐代玄奘师资一系特多阐述,旧总称为法相宗,则混唯识和法相为一,未免失之儱侗,作为学说思想来研究,应加辨析,以见两种学各别精义之所在。

欧阳先生认为弥勒学的主要内容,即在发挥唯识与法相二事。就思想之发展言,则初但法相,后创唯识。弥勒说《瑜伽师地论》,于〈本地分〉中详诠法相,于〈抉择分〉乃阐唯识。欧阳先生在《瑜伽师地论叙》上,就唯识法相相对互观,举出对治、造释等十义,分析其为两种学。一者对治外道小乘执心外有境建立唯识义,对治大乘恶取空偏向建立法相义;二者由说缘起建立唯识,由说缘生建立法相;三者约观行实践建立唯识,约教相境事建立法相;四者约能变义建立唯识,约所变义建立法相;五者有为无为一切法约归一识,约义是唯识义,以一识心开为万法,开义是法相义;六者谛察一识才生四识互发,而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五相因果交相系属,亦可说开义是唯识义,谛察法相虽万法生而各称其位,法尔如幻,任运善巧宛然若一,亦可说约义是法相义;七者了别义是唯识义,如如义是法相义。八者理义是唯识义,事义是法相义;九者流转真如、实相真如、唯识真如义是唯识义,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义是法相义;十者古阿毗达磨谈境多标蕴界处三法,瑜伽谈境独标五识身地、意地,是故今义是唯识义,古义是法相义。

后更在〈瑜伽真实义品叙〉上就所被机、正智、论议等六义,再加以分析。诸如所被机,唯识只对五种姓中之不定种姓及大乘种姓,而法相则五种姓齐被;如正智、唯识虽净唯是相应而非即智,法相则依他具二分,染分是妄心分别,净心是正智;如论议,唯识有五不判,法相即无不谈;如三世,唯识谈种子变似三时,法相对因果而谈过、未;如六根,唯识入果位六根互用,法相则虽相网而仍不可乱;如涅槃,唯识对自性涅槃谈无住,意在简小,法相普被,则有余、无余二种涅槃以为其果:指出唯识有所简,便有所略,法相具谈,罄无不详。

就原则而言:是法平等曰法相,万法统一曰唯识,二事可相摄而不可相混,亦复不可相乱。就言教根据上说,《楞伽》和《密严》两经都立五法三自性的法相义,又立八识二无我的唯识义。《密严经》还特别指出,两义之立是“衡量一切法,如秤、如明镜”的“最胜之教理”,决不可混而为一。更就瑜伽学系造大乘法释的体裁说,依无著根据《瑜伽师地论》〈释摄分〉刊定的法则,谓略由三相,一由说缘起,二由说缘所生法相,三由说语义。此中缘起阐本转种子是唯识义,缘生详三性一切法是法相义。缘起义是深义,缘生义是广义,德义格式亦复不同。如《摄大乘论》建立唯识学,论内谈境、行、果,处处针对声闻乘来显示大乘的殊胜,故适用尊胜深义,如《辩中边论》建立法相学,通摄三乘莫非是法,于境则染净有无称法而谈,各有其真实,大小行、果,胜劣备举,以见其广大,故适用平等广义。又《摄大乘论》依十相殊胜殊胜语赅摄大乘,这是以少摄多,以统摄散;《辩中边论》立虚妄分别有,则有染有净,普能决了三乘法而不局于一边;都可就其题名而知其体裁事义之非一。瑜伽学系造大乘法释的传统如是,二义相摄亦不可混乱。

1919年,章太炎撰〈内学院缘起〉,说欧阳先生“尝言唯识、法相,唐以来并为一宗,其实通局、大小殊焉。余初惊怪其言,审思释然,谓其识足以独步千祀也。”他对欧阳先生治学精到的成就,作了很高的评价。从两种学的对比上来讲明法相学的特征,确是欧阳先生对此学的一项重要发挥。

复次,欧阳先生认为性相为教海众义所聚,方便善巧,道理究竟,曾提倡研治佛学,先从此入。他对于此学的典据、体系及其精义,都作了扼要的指点,也为此学之研习开辟了趋入的途径,其说散见于《法相诸论叙》。举要而言,法相之学渊源于阿毗达磨,展转会萃,大成于《瑜伽师地论》。至此学之明确建立,可说胚胎于《五蕴》,抉择于《集论》,根据于《中边》,而张大于《杂集》。谈法相体系,则《阿毗达磨集论》八品的结构可作为代表。旧传无著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而造《集论》,法相纲领,此其典型。

《集论》以蕴、界、处三科为宗,前〈本地分〉四品明三科体,依品次,初本其体为三法品,次充其体为摄品,次顺其体为相应品,次得其体为成就品,都属于境这方面。后〈抉择分〉四品明三科义,依境起行,先抉择共行为谛品,次抉择共、不共行为法品,次抉择由行得果为得品,更抉择慧解利他法门为论议品。研习法相,善三科法,能于一切现境,随其所乐,心易安定,于所缘境无不如量,正慧增长,舍离计执,速入无我,是为止观利益。善三科义,思择决定,于诸异论知所辨别,立破无难,是为论议利益。论汇集经中所有可资功行诸法义,依类组织,方法至为缜密,故体系特见严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