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解空——从思想到无思想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空,作为佛教各家的通义,成为各宗施设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是,对“空”的解读,佛教内部各派的意见却不尽相同,具经记,甚至十地以下菩萨意见也不尽然相同。从佛陀到菩提达摩、从龙树到月称、从六祖到宗喀巴——直到现代,佛家对“空”的解读从来就未完全一致过。

我们不禁发出疑问,究竟这个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按理说,如果同属开悟的人,同属开悟的大师,他们对“悟空”的境界应该是无异。如果“实相”无二,却为何“所悟”相异呢? 

可略说一二。 

首先,悟境存在深浅,除佛以外,其余皆尚未达“正等正觉。”

其次,把“悟空”转化成文字实在“艰难”。文字是一种“相”,却要反转回去描述“无相”,在本质上决定了无法完美表达,更何况它们之间还有一个用来联系的中转站——思维。再次,空被思维“概念化”以后用途范围的自然分化。 

思维的精度有限,思维具有二分性的特点。说“有”,思维就自然会认为是“无的相对”。说“那儿”,思维就自然会以为是“这儿的相对”。它不是什么深奥的现象,就是思维本身的一个特点,因为思维也是一种“相持而有,不持则灭” 的生灭现象。  

佛陀非常清楚“实相非二”,但是如果说“实相为一”,这个“一”又不究竟,因为“一”也是一种思维,一种概念,终不是真相。佛陀怕人在思想上去执着这个“一”,一旦执着,那么必将阻碍实相的显现。所以佛陀使用了语言技巧——“实相非一非异”。 这里,佛陀以“否定两边”的辨证思维和语言技巧暗示了最接近“实相”的状态。这里说明了一个现象:实相不是思维和语言所能完全触及的。即使是佛陀,他也不得不去使用种种思维和文字的技巧来利于表达。“空”也是如此——说“有”,不对;说“无”,也不对。  

对空的解读,学者们一直非常头疼地徘徊于“有”、“空”、“无”之间,所以诞生了琳琅满目对空的解读文字。这是必然的,这里面隐含了这么一个真相:思维最终无法把握“空”。因为思维的精细程度比“空”低,用这个较粗糙的工具注定“测量不准”。这不是“哪家对空的认识和解读就对,哪家就错”的问题,是一个所有的解读都“不完全准”的现象。

就比如,有人问某种茶的味道。一个说是“苦。”,而另一个说:“是清香。”,而第三个说“是苦中透着清香。”然后第四个说:“是苦中透着清香还要加点什么。”然后第五个说:“是不可说。”然后第六个说:“不说不慈悲,你们的说法都对”。 然后第七个说:“怎么可能都对?这个说法误导人也。”

所以,最后佛陀来了最绝的一招“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的含义是:要你自己当下品尝。当下品尝才能真知茶味,同样,当下品尝才能真“悟空”,才能是“直接知”、 “一手知”、“真知”。     

思维上的“空”,已经是“二手的知道”,思维注定如此,佛陀也无可奈何。文字上的“空”,已经是“三手的知识。”佛陀也是笑笑,意思是能耐它何。 

所以,文字和思维是“悟空”的一个桥梁,但绝不是“逗留场”。许多学者逗留于“悟空”的文字和思维,这本无可厚非,可以间接帮助自己和他人修行,便于佛学的宣传。只是应该明白:文字和思维再多、再精密,也只是“手指”,因为终不是“直接知”。要开悟,要利用文字却又不执着于文字,要利用思维却更不能执着于思维,最终还需要“当下品尝”。因为开悟的本质包含了:思想在“当下”的离场——手指拿开才能不遮挡月亮。(信息来源:佛学研究网 文/樊思岐)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