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曾国藩的修身艺术(3)

凡自古以来能成大事的,一定是自制之力很强的人。西方人不必说,古人不必说,请让我们看看最近的人物。曾国藩自少年时候就有吸烟及晚起的毛病,后来决心戒烟,开始的时候烟瘾十分顽强,无法克服;而曾国藩视之如大

凡自古以来能成大事的,一定是自制之力很强的人。西方人不必说,古人不必说,请让我们看看最近的人物。曾国藩自少年时候就有吸烟及晚起的毛病,后来决心戒烟,开始的时候烟瘾十分顽强,无法克服;而曾国藩视之如大敌,一定要拔其根株而后已。他此后能镇压太平天国,正与他能够克服了十几年的积习是同一精神。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岂不以为区区小节,无关大礼吗?而不知道制之有节,行之有恒,实在是人生品格的第一大事。善于观察人的,每每于这些地方体现出观察人的眼力。

【自检】

问题回答

问题①你是否有过改易品性、战胜自我的经历?你的经历:

问题②经过你的一番努力,就效如何?成效:

问题③通过学习曾国藩的修身艺术,你有何体会?体会:

【总结】

曾国藩的为官之道,说白了,就是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主要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曾国藩确实是一个悟透了中国文化的人,他的为人行事,也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影响。他的以天下为己任,明显体现出儒生的进取精神;他的“花未全开月未圆”、“晚场善退”,明显体现出道家的影响;他的治乱世用重典,学的是所谓的“申商之术”,他的俭以奉身、勤以治事,则明显体现出的是墨家的影响。儒、道、法、墨四家的思想,在曾国藩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曾国藩就是传统文化的化身。他非常善于将性理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贯通,他讲究人生理想,讲求精神境界,讲求道德修养与自我完善,他的反省内求,日新又新,磨砺意志,勤俭刻苦,力戒虚骄,以恒为本等修身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他以一介儒生,居然将燃烧了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的烈火给扑灭了下去,这其中自然也有他成功的经验。曾国藩是一个理学家,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又绝对不是一个书呆子。毛泽东曾经说:“吾于近人,独服曾国藩。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设使易以他人,岂能若是?”陈毅元帅也说过:“曾国藩用兵很有一套,在军事上很值得研究。”其实何止是军事,曾国藩为官一生,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当然他的“天下”毕竟是清王朝的“天下”),他的忧患意识,他的打脱牙和血吞的刚毅精神,他对子弟、子女的教育方法,他在逆境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都是很值得研究的。尤其是曾国藩是一个很善于概括的人,他在不经意中留下的许多话,充满了哲理性,可以说既是他为官一生的经验总结,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之所在。这些话,完全是可以当作格言来读的。毛泽东在论述如何继承传统时提出了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曾国藩,我们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

曾国藩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他的局限,他有他的缺点。他的彷徨,他的郁闷,他的内心矛盾,他的焦虑紧张,都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三次自杀,他屡战屡败,他是在不他断地与自我作战的历程中一步步地完成他的“功业”的。他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出于那坚韧不拔的精神。梁启超在评价曾国藩时曾有过一段非常精譬的话。我们就以这段话,来为我们的这个专题打一个结。梁启超说:

曾国藩并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著名人物中,他可以说是最不聪明的一个。他的一生,也一直在逆境之中,然而他立德、立功、立言,达到了古人所说的三不朽的境界,他的成就震古烁今,没有一个人能跟他,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一生得力的地方,在于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尽百千险阻而不屈服;他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心得体会】

【忠告】

不要以出身、资历来衡量人

主讲人简介:史林,历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清史及曾国藩研究专家。整理出版曾国藩《挺经》,著有《曾国藩成大事的九九方略》、《曾国藩大传》等著作。另著《清通鉴》获中国图书奖。编写国家21世纪高等院校重点教材《中国历史》清代部分。

宫玉振,军事学博士,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对外联络部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研究。著有《书剑飘逸:中国的兵家与兵学》、《曾胡治兵语录评价》、《白话三略》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原文地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