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念观音,均能消灾免难。平时宜多念佛,少念观音。遇患难,宜专念观音。以观音悲心甚切,与此方众生宿缘深故。不可见作此说,便谓佛之慈悲,不及观音。须知观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即释迦佛在世时,亦尝令苦难众生念观音,况吾辈凡夫乎? (文钞三编复宁德晋居士书十五)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生西当以信愿为本。若遇危险念观音,有信愿,命终决定生西方。或只专一念弥陀,有苦厄,亦必解脱。(复如岑法师代友人问书,见《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须知观音何以能灵感如是,以其能返闻闻自性,及照见五蕴皆空故。阅此编者,而能志诚恳切,念观音大士洪名。念至念极情亡时,则凡一切烦恼恶业,当体皆空。回视一切苦乐境缘,皆不可得。于此不可得中,不妨兴慈运悲,随机接引。以观音之心为心,以观音之事为事。普令一切受苦众生,同沐观世音之恩泽。以及于未来世中,同行观世音之道,以展转救度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新编观音灵感录序》民18年) ●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文钞续编卷上《一函遍复》民国21年) ●一月丽天,万川影现,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名各皆现全月。若水昏而动,则月影便不分明矣。众生之心如水,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便令冥显获益。若心不志诚,不专一,则便难蒙救护。 (文钞正编卷一复郦隐叟书) ●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文钞续编卷上《一函遍复》民国21年) ●行住坐卧,常念观音圣号。无论出声念,默念,皆须摄耳而听,听则心归于一,功德更大。若衣冠整齐,手口洗漱,出声念默念,均可。若未洗漱,及至不洁净处,并睡眠时,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文钞续编卷下礼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又须志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依此念),愈多愈好。早晚礼拜念若干,此外行住坐卧都好念。睡到虽好念,也要心存恭敬。宜穿衫袴,不可赤体。宜默念,不宜出声。默念若字多难念,可去“南无”二字,但念“观世音菩萨”五字。(文钞三编卷二复张德田居士书一) ●念佛之人,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纵不能完全了无妄念,然亦不至过甚。多有只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也。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 (文钞续编卷上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 ●今人念佛,多多都是不肯认真,故无效耳。(文钞续编卷上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 ●观世音菩萨,若能志诚恳切持念,不但愈病而已。果能志诚之极,则尚能了生脱死,以至成佛。(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书四) ●然不可一向专在事相上用功。必须心心念念,对治自已习气毛病。能如是者,方为真念佛人。否则,如水泡石头,绝无心得。 (文钞续编卷上与明本师书) ●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极,亦能明心见性。非念佛于现世了无所益也。昔明教嵩禅师,日课十万声观音圣号,后于世间经书,悉皆不读而知。 (文钞正编复谢诚明书) ●或有人说,世上的人千千万万,灾难频频发生,观音菩萨仅一个人,如何能一时各随其人而来救护?即使能救护,也不胜其劳苦吧?殊不知这并不是观音菩萨处处去救护,而是众生心中的观音,自为救护呀!观音本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所以才能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如同皓月当空,所有水中都现出月亮的影子,千江有水千江月。试问,此月是多个呢?还是一个呢?不可说是一个,因万水各现月影;也不可说是多个,因空中的月亮永远只一个呀!诸佛菩萨救度有情众生,也是这样。那些得不到感应的人,是由于他们的心还不虔诚,或者是业障太深重,并不是菩萨不来救护。如像一池污浊的水,要想月亮显现池中,怎么可能呢!明白了这个道理,我等大众念佛,还有不正心诚意、恳切恭敬去做的,我就不信了。 (《印光法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李隆莲居士译注) 注: 印光大师,民初之净土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三祖。少习儒学,喜研程朱之书,曾排佛批老。后因病困多年,继而猛醒,乃皈依佛法。年二十一岁,至终南山随莲华洞道纯出家。翌年,从印海受具足戒,日夜念佛,专心净土。 常著文刊于佛学丛报,署名“常惭愧僧”,名震遐迩;一生淡薄名利,刻苦俭朴,操守弘毅。恪遵:“不当住持、不收徒众、不登大座”三大原则。 师毕生弘扬净土,学行俱优,感化甚广,为民国以来净土第一尊宿。 有《印光法师文钞》、《印光大师全集》行于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