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蔚如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2)

民国十一年,刻印印光大师校订的 往生 论注,并请大师作序。 三、终成弟子 业熟生西 徐蔚如虽遵印祖之命,归依谛闲老法师,但心目中无疑以印祖为师父。而印祖也随时给予教诲,无异于师父。 如印祖闻徐居士母亲西逝


民国十一年,刻印印光大师校订的往生论注,并请大师作序。   三、终成弟子  业熟生西

徐蔚如虽遵印祖之命,归依谛闲老法师,但心目中无疑以印祖为师父。而印祖也随时给予教诲,无异于师父。

如印祖闻徐居士母亲西逝,即致书慰问开导:“祈节哀念佛,以企莲品转高,无生速证为事。断不可过为悲伤,以致彼此无益也。光忝蒙不弃,得预友伦。财法俱贫,将何为礼。亦只可朝暮礼诵时,为太夫人回向菩提,以尽方外友谊而已。”接徐居士手书,并哀启后,又回信开示:“至于七中,及一切时,一切事,俱宜以念佛为主,何但丧期。以现今僧多懒惰,诵经则不会者多,而又其快如流,会而不熟,亦不能随念。纵有数十人,念者无几。唯念佛,则除非不发心,决无不能念之弊。又纵不肯念,一句佛号,入耳经心,亦自利益不浅。此光绝不提倡作余道场之所以也。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浴举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净业人,须于平日,与眷属说其所以,庶不至误用亲爱。若过量大人,出格高士,正不必惧其被此牵挂耳。良由彼福德深厚,当秽业已灭,净境现前时。即在此时,其所见所闻,已非此间景象矣。太夫人盖非常流,固不得以常格律之。其往生可必,其品位当不在中下。然佛法宏旷,唯成佛方可歇手。欲决得往生,正不妨恳切念佛,常行追荐。即佛经所谓虽知罪性本空,而常悔先罪,不说已得清净。莲池谓年中常须追荐先亡,不得谓已得解脱,遂不举行耳。须知念佛诵经,虽曰荐亲。实为现前眷属亲知,开心地,种善根。及所有荐亲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以广大自他存亡之心量,以消灭自他存亡之执碍耳。至于不主于诚,唯以奢华张罗夸耀于人。则所谓以亲丧作闹热,非人子所宜为也。”(增广文钞卷二与徐蔚如居士书三)

徐居士叔父去世,转世为小伽蓝神,其弟欲作功德以增进品位,徐居士就此向印祖请教,印祖回信开示:“若按实理为令叔计,当令其子于净土法门,极诚栽培,为之回向,以祈谢神道之旧职,入极乐之佛国。所言培植功德,当以开人智识者为第一。现今增广文钞已经排完,尚未结收。以候寿康宝鉴排毕,即止续入付印耳。现已有四百二十页,尚未能定其实数。大字每部须八角上下,以前年大士颂尚三角四,只有二百十页,此多一倍。而近来战事纷纭,纸价愈涨。令弟若肯任若干自己施送。俾一切阅者,知往生净土之所以然。以此功德,为其父作往生之券。加以至诚,必可如愿。是为最有利益真实功德。”(三编卷三复徐蔚如居士书)

民国十七年徐居士给印祖来函说:“前欲皈依,师令皈依谛公,十年以来,心中终觉不慰,仍祈许以皈依。”大师回信说:“汝决欲皈依,即此便可,至于法名,仍用谛公法名,又何必另取乎。”这样徐居士终于满了归依印祖之愿。

民国二十六年,日寇侵占华北,徐居士与天津佛教居士筹办难民妇孺临时收容所,收救难民。不久净业成熟,往生净土,享年六十。印祖为撰《徐蔚如居士西归颂》,表彰其一生行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