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孤起,待缘而起。印光大师一生弘化,与许多居士大德的护持协助分不开。大师公开弘法肇始于高鹤年居士携四论以登佛学丛报,而光大于徐蔚如居士汇编刻印印光法师文钞。徐居士在印祖的弘法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徐蔚如居士与印光大师交往的因缘,探讨他为何对大师如此崇仰,又从大师那里得到什么教益。
徐蔚如(1878——1937),名文霨,字蔚如,号藏一。其家为浙西世家,世世奉佛,到徐蔚如这一代时已是十世奉佛。其曾祖云鹤公七十归田,专心净业。临终之前,预知时至,提前一日沐浴剃发。步履如常,至时泊然坐逝。其弟文橘(木字旁换成王字旁)也能自起沐浴,合掌趺坐,念佛而逝。由于这样的家学渊源,所以笃信佛法。由于家中所藏佛经很多,到二十岁时,已略知整个佛法的部类。 一、归仰大师 丁巳春,省亲至沪,拟赴普陀山拜访印光大师,乞授归戒。以家属卧病中止。不过从张云雷居士那儿得知永嘉周孟由居士已去拜访大师。本年,得印光大师与其友三封书信,印行五千本送人,题曰《印光法师信稿》。(三信为给邓秉钧(二封)、邓秉权(一封),即《增广文钞》中致邓伯诚、邓新安之信件。)年底又从周孟由居士那里得到印光大师一批文稿,并着手刻印。他在给周孟由居士的回信中说:“窃谓自杨居士西归后,当世具正知见,莫过印师。如所云‘以研究大乘经论开圆顿解为先导,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为正行。’实为不刊之论。蒙寄示印师著述,名言精理,语语根据大教,与从上祖师,如出一冶。不禁为之五体投地,而感荷法施,同无既极也。各稿拟即用官堆纸或粉连毛边纸排印。以公同好。现正觅人缮录排次。其亲笔信八纸,业已录出。原函仍应由尊处珍藏。特先寄缴。此公事迹,蔚实茫然,先生能略述见示否?”(《海潮音》徐文蔚复某居士书)其敬仰之情,可见一斑。 戊午(民国七年)仲春(二月),徐居士将历年搜集所得印光大师文二十二篇,印于北京,书名《印光法师文钞》,排印五百本。他在谨案中说:“印光法师,法名圣量,别号常惭愧,陕之郃阳人。驻锡普陀法雨寺二十余载。严净毗尼,贯通宗教,笃志净业,自度度他,凡所为文,皆从性海中自在流出,而仍无一语无来历。前年上海佛学丛报中著录其数篇,即署名常惭者是也。今先以历年搜求所得汇印成册,以饷当世。海内缁素倘藏有法师手稿,乞录寄北京宣武门外老墙根十七号徐宅,俾得赓续印行。幸甚。戊午仲春藏一附识。”(民国七年《印光法师文钞》) 戊午三月下旬,徐居士持三十本所印《印光法师文钞》至普陀山拜访印光大师,并求归依,大师令归依谛闲法师。又将大师其它稿子,一并要去。拟欲将已印未印一并编辑刻印。 《印光法师文钞》的出版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如王幼农居士虽知蔚如已刻,仍欲为刻。五月,蔚如所印文钞,有人持至安徽迎江寺,监院竺庵师,给印祖来信言欲刻板,并要其余底稿。自徐居士刻印大师文钞之后,不断增广至民国十四年后形成《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以致于现在的三大编文钞,流通海内,度生无穷,徐居士慧眼识真,肇始之功,功不可没。 己未(民国八年),徐居士仲秋(八月),徐蔚如居士又将搜集到的师文三十八篇,印为《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将上年所出文钞作初编,初、续编一起流通。他在附识中说:“戊午岁排印印师文钞,旋谒师于普陀,获稿颇多,并承知友录稿见寄。一字一句,皆末法中应病良药也。友人展转借抄,或迷所往,遂多佚失,至为可惜。亟以录存各稿汇为续编如右。尚有借出之稿,仍当次第索还印入第三编,以饷同志。己未仲秋浙西徐文蔚附识。”(民国八年《印光法师文钞》(初编一卷、续编一卷)) 己未冬,徐居士母亲西逝,回上海办理丧事。南方缁素索阅《印光法师文钞》者很多,因此,与商务印书馆商议重付排印,以广流通。徐居士跋中说:“复经张君云雷,广为征集。并霨续搜之稿,共增三十四篇。由周孟由,朱赤萌,黄幼希三君。合初续两编,按类编次。详为校勘,较前两次所印尤完善矣。”这就是民国九年十二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印光法师文钞》。此后,大师就亲自料理文钞的排印流通直到《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定稿。 民国七年,将所刻《随自意三昧》寄给印光大师,大师见错讹甚多,加以修治。寄给徐,徐居士十分赞叹,立即决定重刻,并请大师作序。 己未(民国八年)春,印光大师对徐言及曾校订晋译华严经,徐发心修版。因取印光大师底本,及宋、元、丽、南、北、清六藏对阅。用心十分辛勤。校完后转给印光大师,大师乃作《普贤行愿品校勘记》,与经在江北刻经处一起刻印流通。 徐居士拟刻从东洋请回的“十一面疏”和“观经嘉祥大师义疏”,经请印光大师校订鉴定,判断为后人伪托之作。 到天津工作后,徐蔚如又创天津刻经处,刻印律藏,但由于“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因此对校刻律藏有疑虑,向印光大师请教,大师开示:“但无上不明远理,只据近迹。及欲知佛法中机密之事,拟欲假充比丘等过。则放心安意,校正流通。其功德无量无边,何须过虑。然须缄默,不可以律中文相,对无知无识之人宣说。及泛泛然录之于寻常文集中,以启无知人妄造口业之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