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艺术 (慧律法师讲述)(17)

佛告诉我们:‘弟子们,你不谅解对方,难道你就能得到快乐吗?你谅解对方,你又失去什么呢?’所以,谅解、宽恕可以化解彼此的过节,又可以升华自己的内在,这就是所谓的‘仁者无敌’。 当然有时候,有一种人是不能

佛告诉我们:‘弟子们,你不谅解对方,难道你就能得到快乐吗?你谅解对方,你又失去什么呢?’所以,谅解、宽恕可以化解彼此的过节,又可以升华自己的内在,这就是所谓的‘仁者无敌’。

当然有时候,有一种人是不能用仁慈去对待他的,那就是行为连畜生、禽兽都不如的人。这种人是不能以慈悲去对待他的,这就要用哲学家的办法了。哲学家说:‘你要让一个骄傲的人看清自己的面目,要比他更骄傲,让他照照自己。’

以上提到的这两种方法,一般人碰上了都很难以慈悲、宽恕来对人,而通常会用第二种方式。说实在的,人的脾气是很难控制住的,要改去那恶习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有人说:‘你为什么那样凶呢?’你可能不承认还说:‘我在度众生,现怒目金刚相。’其实,是自己的习气控制不住。可见‘忍辱’的功夫,很难做到的。

至于‘愚痴’,则会变成畜生;没有智慧的人就变成畜生。比如说:猪,你要宰它了,它还不觉得;牛是知道人要杀它,却又不想办法。俗云:‘牛知道要死,不知道逃走。猪知道走,却不知道死。’畜生就是如此愚痴。所以,人的智慧没开,就如同畜生一般。

‘习气’简单的说,就是‘习惯性’。我们必须接近善知识,远离恶人;修行人若能长期亲近善知识,那么随时随地就可以获得正知正见,修养自己。要知道,习气养成以后,很难改掉。茶壶长久泡茶,即使把茶叶拿掉,仍然留有茶叶的气味;人的心如果长时间做习惯性的念头或动作,遇到事情,八识田中的种子就会起现行。

如果一个杯子,每天泡牛奶,杯子洗净后,仍可闻到牛奶味;习气就是这样地难断。习气犹如檀香味,如果我们每天燃香,身上也可以闻得到一丝香气;若是到市场弄到了鱼腥味,回来都还留有那股腥味。这就是习惯性。

因此,习气的确并不容易控制。酒、色、财、气只要污染到了,一般人很难断掉。所以,佛陀说:‘众生皆从业力习气而来,原谅他们吧!’当然,我们若不想随习气而去,就得去突破,去改变自己。

第三:随业力而去。业力是什么东西呢?英文为karma force。karma(原为梵语)翻成中文,音译为羯磨,义译为业(行为)、造作。一种业产生一种力量,不能翻译成Power(电源、权威),应该翻成force。karma force就是我们做某一种事情,久而久之,它会产生一种力量,在后面推动你。比如说,喜欢化妆、爱穿漂亮衣服的女众,到百货公司去买东西,一定不会随随便便、很快地就购买。

爱化妆的人,坐在梳妆台前差不多要一个半钟头才会站起来。一个半钟头可以持大悲咒一百多次,已经要往生极乐世界了,化妆的女众仍在那儿擦擦抹抹。当然,我们化妆是一种礼貌,但却不必抹得太浓,淡淡的就好。

‘业力’非常厉害,遇到这个事情就被吸引住了,喜欢什么事就被吸住了。

所以,做工有‘工业’;行商有‘商业’;务农有‘农业’;为医有‘医业’;做善就是‘善业’。所谓‘身、口、意’就是身躯、嘴、意念,做哪一种事,就有哪一种业。

所以,‘业’是因,但‘业力’就变成果了。果上讲是‘业力’,因上讲是‘造业’。‘造业’久了就变成业力,‘业’后面加上‘力’就不得了,就变成一个肯定的轮回。造业而产生业力。今天,我们是业力来的众生,不是愿力来的佛菩萨。

所以,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我们就是凡夫俗子。俗云:‘没有志气的人,常常发愿;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我父亲常对我母亲发誓:‘从今以后,要“离烟”。’也就是戒烟。把烟蒂捻息,没想到到了三更半夜,瘾又起来了,忍不住把丢在地上的烟蒂,又拿起来吸几口,过过瘾。隔天,吃饱饭又想抽烟了,烟蒂又拿起来吸两口;然后又丢掉,发誓不抽了。人没有志气,就常常发愿。抽烟的业造成后,变成一种力量,不能克制自己。想想,我们在临命终时有没有办法控制自己?

我现在比张老师还出名。有一次,我到了某个地方,有一位女孩,来到我面前,我问她有什么问题?她看看四周围没人了,就开始哭著说:‘讲到就想哭,我在一家公司上班,主管待我很好,我也爱他,我知道主管有家室、有孩子了。我非常爱他,主管也表示要纳我为妾,但元配夫人,每天哭闹,闹得彼此生活上很不安宁,我感到矛盾又痛苦。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也了解这种感情是畸型的,这样下去,没有结果,不会快乐;但是,我就无法控制地落入情网。请师父开示,要如何跟他了断?’

我说:‘若以因缘来讲,你会跟他吃穿,也算是一种命运,你偏偏就要跟个有妇之夫。但这也不能全然怪你,因为人有先天性的执著,也就是因缘;你与他宿世以来,不知道有什么因缘,所以,不要一直苛责自己。事情已摆在眼前,再苛责自己也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按照你的意思是要与他在一起,或是要斩断这份业缘离开他呢?’

她说:‘我就是作不了主张,自己感到六神无主,才来请教师父。’

我说:‘要不要离开他,决定在于你。否则就顺其自然吧!但你要考虑到别人的家庭,破坏别人的家庭是不好的。’

她说:‘今天不是我去缠他,是他也不让我离开他,想要我回去享受齐人之福。’

我说:‘这种情况如果要能相安无事,台湾找不到几个。’

说真的,我比张老师还累,生、死都要找我,不会生也找我,感情纠纷也要找我,无尪、无某都找到我身上来。这些事情都是‘业’,一旦业力牵引,什么也没办法;内心知道错误,就是没有办法控制。俗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就是受到‘业力’的支配,就是不自由,不能超越时间与空间,不能突破当下这份错觉,突破不了当下痛苦的陷阱。所以,人在极端的痛苦之下过了他的一生。

既然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又陷入情感的纠缠牵扯中,无法自拔;人生就是如此矛盾,有什么办法呢?

我说:‘不然,你听我的话决心离开他。’

她说:‘师父,我就是离不开他,我非常痛苦。’

我说:‘问了半天,原来这就是你的答案。你既然放不下、离不开,不然就......。’

她说:‘想和他在一起,但元配夫人不同意、不谅解我。’

我说:‘那么,自己看著办好了,真是伤透脑筋!’所以说,人在世间,都活在矛盾之中。

因此,人依著业力因缘,在所选择、所处的环境当中,我们自己只管好好地做;要是业力依然现前,无法改变,就必须知道这是前世的因缘与业力所造成的。真的逃不过,该接受的还是得接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