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念佛,专持名号,不修杂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法然上人,弥陀本愿

  法然上人是大势至菩萨所应化,目的在于开创净土宗,若不别开净土宗,而永远依附在其他宗派之下作为寓宗或兼宗,则净土之教理被混淆,宗旨不明,方针不知;欲修净土之人,不免多歧亡途,杂信杂修,甚或求渡无津,望洋兴叹。然若建立净土宗,则净土之教行信证:亦即目标与方法,了如指掌,朗然不紊;不致误导方向,如盲走迷。

    法然上人的思想与行谊,完全崇敬、倾倒、依循于善导大师,所谓“偏依善导一师”。其教化一向简要浅显,摒弃复杂深奥,真正合乎本愿法门之“易行”与“安乐”之原则。综观本《全集》内容,除了〈大原谈义闻书钞〉一篇以外,其余各篇,虽文有长短,但每篇都以浅白的文字,易懂的道理,要言不繁,透彻根源的阐明“称念必得生,依佛本愿故”的本愿宗义,以使不论有智无智,任何人都能疑虑冰消,信心怒放,既喜念佛,更喜往生决定。

  故知本愿法门,如阿弥陀佛之本愿所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善导大师之解释所云:“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此外别无深奥。因此,若有人来妨碍说:“念佛不能往生!”便是弥陀之敌,祖师之仇,不可亲近,不可听从。

  本愿法门不可讲得很杂、很深、很玄、很难,或别立新义,欲显异惑众;要讲得平易朴实,亲切自然,使得连不识字、没有文化的老太公、老太婆也能听得懂、做得到。否则不如不讲,以免上违佛意,下误众生。

  本愿法门极其简易平常,不可好多、好杂、好深、好玄、好难,或寻奇觅巧,欲与人不同;此则如羊走迷,必入歧途,遭受蒙骗,将再度沉沦,不得往生,因为这些皆非往生之因。

  《法然上人全集》的内容亦可说完全在于阐释善导大师的本愿思想,现将善导大师本愿思想的大纲选择几条如下,使读者一目了然,得其精要;易持易记,容易掌握领解:

  一、若我成佛    十方众生    愿生我国    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二、若我成佛    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    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    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    必得往生

  三、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四、深心即是真实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五、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六、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

  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七、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八、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由此可知,善导大师对释尊一代教法的总结论是:“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一代教法);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本愿念佛)。”

  故“一向专称”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是佛法精华、佛教结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