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一样的深情:重读朱德《母亲的回忆》

大海一样的深情——重读朱德《母亲的回忆》 作者:秋实来源:北京慈孝文化传播中心 好的文章总是让人一读难忘。第一次读朱德总司令《母亲的回忆》,笔者才十几岁,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文章的

大海一样的深情——重读朱德《母亲的回忆》

作者:秋实   来源:北京慈孝文化传播中心     

好的文章总是让人一读难忘。第一次读朱德总司令《母亲的回忆》,笔者才十几岁,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文章的魅力仍深深感动了我。戎马一生的朱总司令在这篇文章中流露出丰富细腻、朴实纯真的感情,不仅没有损于他的形象,反而使我更加敬佩他伟大而平凡、广阔而无私的高尚情操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非常质朴,给本文定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低婉基调,犹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沉重的旋律一下子叩响读者的心扉。“我爱我母亲”,铅华洗净,我们仿佛在聆听朱总司令那浑厚的喉咙迸发出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声音。

  我曾经阅读几篇古人悼念母亲的文章,如明代归有光《先妣事略》及清代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虽然作品情真意切,但与朱德这篇文章相比,则未免相形见绌。原因何在?我以为“立意不凡”是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作为运筹帷幄的朱德元帅,他对母亲具有大海一样的深情,作者没有从一己之私这样狭隘的角度去构思,而是把母亲作为“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这样的高度,赋予了母亲这一中华儿女孕育之本的群体形象,提炼了广阔的社会内涵。朱总司令甚至不肯写出母亲的姓名,只是说“母亲是个平凡的人”。母亲有很多事情是值得回忆的,朱德总司令选择了“特别是她勤劳一生”这样总的线索,并围绕“勤劳”这一线索展开了对母亲的怀念。

  总司令对母亲最深的印象是爱好劳动,“从我能记事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劳碌着”。朱德出身贫寒,但“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朱德一家尽管人口众多,日子“也勉强过得下去”。“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平凡母亲给予朱德的不仅是能吃苦、爱劳动、铁骨铮铮的好身体,而且朱德从小在母亲身边学会了不少生产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从母亲身上学会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精神,这种精神财富是朱德一生的无价之宝,一直激励着朱德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朱德正是从母亲的鼓励中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也正是以朱德这样一个淳厚的劳动者为标志取得成功。

  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了幼年的朱德反抗压迫追求光明投身革命的顽强意志。文章最后概括“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虽到年老,仍然热爱生产”,“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文章不饰雕琢,以极普通的文字展示了极不寻常的挚情,“她永远想念我,如同我永远想念她一样”,每读及此,我们都要受到伟大人物情感的心灵撞击。文章结尾,“我应该感谢母亲……”两段,作者拳拳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仿佛水断悬崖,一泻如瀑,天地间荡漾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豪情。

  重读朱德总司令这篇文章,我们更加怀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更加怀念老一辈与困难顽强斗争的坚强意志,更加怀念革命先烈朴素平凡而又极其伟大的精神境界。


作品背景简介:

       朱德的生母钟氏(1858-1944),从小生长在极端贫困、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的流浪艺人家里。钟氏19岁嫁到朱家,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了全家的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生朱德的前几分钟还在灶前煮饭,朱德呱呱落地之后,她又起身接着做饭。钟氏生有13个子女,由于生活艰难,有5个刚刚生下来就被溺死。朱德在两岁时被过继给大伯父。大伯父因无后代,遂领养朱德为嗣。这样朱德又多了一位养父和养母。钟氏晚年知道自己的儿子担任了八路军总司令,仍不辍劳作,自食其力。她唯一所求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见儿子一面,因处于抗战时期,朱德身负重任,钟氏未能如愿。1944年2月15日,以86岁高龄辞世。

    朱德母亲去世之后,蔡畅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说,朱德母亲的模范行为是妇女界的光辉榜样。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100多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母性,能育劳动人民领袖。”钟氏去世之后,朱德十分悲痛,百忙之中写下了《母亲的回忆》,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几十年之后,一名外国记者问朱德:“您一生最大遗憾是什么?”朱德回答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连一杯水都没倒。”

作品原文:

                                    母亲的回忆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