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鹤教授:行善可得福报的实证案例(2)

因为这本书与一般的善书并不一样,里面并没有严肃沉闷的说理,也没有枯燥单调的教条,而尽是一篇又一篇生动而感人的现代真人真事的亲身经验,我一口气看完之后,内心感到极大的震撼,同时也想到如果布施行善能够改
因为这本书与一般的善书并不一样,里面并没有严肃沉闷的说理,也没有枯燥单调的教条,而尽是一篇又一篇生动而感人的现代真人真事的亲身经验,我一口气看完之后,内心感到极大的震撼,同时也想到如果布施行善能够改造一个人的命运,那么自己为什么不去试试看,使将来能够东山再起,翻回老本,甚至进一步实现一些梦想或心愿呢? 

经过几天的考虑后,就决定按照书上所附的电话和地址,亲自去寻访并了解一些慈善团体的活动,我听了这些负责人的介绍,和举例说明很多长期参加行善的经验后,就抱著半信半疑的态度,第一次开始参加行善的行列,捐了几百块来协助急难救助的活动。没想到一个礼拜后,一位很久都没见面的标会会友,竟然寄来三万元的会款来还给我,而且一再表示对过去一再逃避交出会款的行为深深感到抱歉。接到这笔意外的收获后,我惊讶得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甚至还时常怀疑这是不是在作梦,然而这的确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奇迹’,这也是我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佛教常常强调的‘善恶有报’的这种因果道理,事实上并不是虚妄不实或无稽之谈的口号。 

由于首次行善就发生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应,因此我也就充满信心的参加以后每一个月的布施活动,不仅如此,我更热心的进一步要求担任查访贫户和发放善款的义工,虽然这些工作使我更为忙碌,不过每一次完成任务后,都让我得到很大的感触,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行善最乐’的真正滋味 

有一次我与同伴一齐到云林县口湖乡靠近海滨的一个乡下看个案,当时看到一个低矮破旧形同违建、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家中,三个相依为命的兄弟(年约四、五十岁)居然有两个都是盲人,而全家的生活除了偶而获得善心人士的接济外,只有依赖另一个身体孱弱的兄弟,拖著病痛到处行乞(或偶而打零工)来维持生计,目睹他们如此贫苦悲惨、暗无天日形同地狱般的不幸遭遇后,我竟然忍不住心中的难过,而流出了同情的眼泪,后来由于实在无法控制心中激动的情绪,只好独自跑到屋外哭了一场。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访贫活动后,我深深感觉到目前普遍富裕,而且号称‘台湾钱淹脚目’的我们社会中,居然还有这么不幸和悲惨的可怜人存在,实在令人十分的感慨和同情。此外,我也深深觉得,如果自己与这些人相比较,那么我们实在是太富裕、太幸福了,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动辄就埋怨和不满,认为这个不好,那个不对,这个不够爽,那个不够‘酷’.....坦诚的说,我们大多患了‘人在福中不知福’的‘富足病’,完全不知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反而一味想去追求进一步的享受和满足,结果也就为自己带来了无尽无边的烦恼和痛苦。 

因此若要避免烦恼与痛苦,根本上必须要能‘知足’和‘感恩’,因为唯有知足才能得到常乐,唯有感恩才能回馈众生。此外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心灵上更大的喜悦,则应该用爱心去帮助需要救助的人,因为‘助人为快乐之本’,‘行善’才能‘最乐’,而且这种快乐乃是人世间最真实、最高贵也是最温馨的一种心灵的飨宴。 

上面的这些感受,都是我在长期出钱和出力(当义工)这种行善的活动中所体会出来的。有了这种体认后,我也自然而然的改变了我人生的态度,也改变了我生活上的一些习性,以后我在购物时就变得更为节俭,不该买或不必买的柬西我都尽可能的不买,然后将这些节省下来的钱,尽可能的用到布施行善和救助贫困的活动上,因此这几年来我都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充实、很愉快。 

除此之外,我也很明显的感受到许多的福报,例如过去我跟先生常常闹意见而发生激烈的争吵,事后又往往进一步演变成为冷战,有时候连续好几周都彼此不理睬,不讲一句话,甚至有时候闹得很严重,几乎要办离婚,因此使我常常感到很痛苦。然而自从我长期参加布施活动后,这种情况便好像愈来愈少。去年我先生竟然第一次开口向我说:‘太太,你以前替我所作的一些事,我非常感恩。’我听了感到非常安慰。自此以后,他竟判若两人,变得非常体贴,在假日的时候,他都会主动载我和两个孩子出去外面郊游兜风;更难得的是,他开始愿意陪我回娘家,而且还会自动的跟我母亲聊天说笑,这是我过去完全不敢奢望的事。坦白的说,这也是我跟他结婚后经常跟他争吵的导火线,然而现在他却自动自发做到了这件我梦寐以求的事,因此我内心的快乐实在可想而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