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需要未满足让妈妈变成“购物狂” 晓雨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因此小时候没有什么玩具。看到其他小朋友常有新玩具玩,晓雨总是很羡慕。有一次,她吵着要一个洋娃娃,却被妈妈严厉地拒绝了。后来一个亲戚买了一个游戏机送给晓雨,晓雨乐坏了,常常玩到很晚。有一次把爸爸激怒了,爸爸把游戏机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这对晓雨的打击很大。 小时候晓雨的物质需求没有很好地得到满足。虽然童年的感觉已经不再,但是,晓雨想完成自己童年未完成的心愿的想法却一直扎根在潜意识里。有了孩子后,晓雨通过给孩子买玩具来让自己的“幼稚”行为合理化,让自己的童年需要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满足。 妈妈所给非孩子所需会伤害孩子 妈妈给孩子买的玩具是自己喜欢的,并不适合孩子的年龄,这样的玩具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没有作用;对孩子来说,这些玩具是没有吸引力的,长此以往,孩子的需要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当孩子长大一些,特别到了自我意识发展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对妈妈说“不”。如果妈妈不能理解孩子,还是一意孤行地让孩子按照妈妈的想法去做,孩子就会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并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 妈妈要反思是为孩子还是为自己 晓雨在给孩子买玩具或衣服的时候,首先要问问自己:“这是满足孩子的需要还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在确定是孩子的需要后,妈妈在选择的时候就会从孩子出发,选择适合孩子的物品。 当孩子已经能够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妈妈应该尊重孩子合理的要求,在自己能承受的底线范围让孩子自主选择,并告诉孩子各种选择会带来什么结果,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现象二:妈妈和女儿争宠 青文已经是一个2岁宝宝的妈妈,但是,在女儿面前表现得还像是一个孩子,时常故意与女儿在先生面前争宠。有一次,丈夫出差回来,给青文带回一件礼物,青文就炫耀地对女儿说:“你看,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给妈妈买礼物没给宝宝买。”宝宝“哇”地一声就哭了,边哭边喊:“爸爸不喜欢宝宝。”以后,爸爸再出差都是每人一个礼物,可是青文还是会说:“妈妈的礼物比宝宝的好哦!” 家庭宠爱让妈妈自我责任感缺失 青文的妈妈很宠爱青文,几乎包办了青文所有的事情。在妈妈的宠爱下,青文从小养成了千金小姐一样的性格。后来,青文恋爱结婚了,在先生的宠爱下仍然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孩子出生以后,家人开始把关爱的目标更多地转向了刚出生的宝宝。青文开始感到不习惯了,经常会烦躁,情绪很不稳定。 青文从小就受到妈妈的宠爱,结婚后又受到丈夫的宠爱,不用付出什么就一直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她忽视了她的“幸福快乐”是建立在妈妈的辛勤劳动和丈夫辛劳工作的基础之上,实际上她是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了别人,从权利和义务上讲,就是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养尊处优的生活让青文养成了依赖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这种性格的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他只要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 妈妈争宠会让孩子对自己心生敌意 女儿来到世上,最先认识的异性是父亲,想独自占有父亲,可是独自占有父亲的人是母亲。因此女儿对同性的母亲就会产生一种带有敌意和反抗情绪的心理机制,我们简单称为“俄狄浦斯情结”。青文经常和女儿在先生面前争宠,容易使女儿增强对自己的敌意和反抗情绪。如果孩子因种种原因没有安全度过“俄狄浦斯期”,情绪一直固结在那里,长大后这种情结就会保持着,并会成为内心矛盾冲突的主要部分。一方面自己潜意识里会想,另一方面又意识到这是不允许的。这种恐惧使得那些社会不允许的感觉被封锁在潜意识中,但是这种感觉总会不安分地萌动,这种内心的挣扎就会造成心理问题。 妈妈要明确角色承担责任 青文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静下心来考虑这个问题,问问自己:在丈夫面前应该做什么角色,是妻子还是孩子?在孩子面前是什么角色,是成熟的母亲还是比孩子更孩子气的孩子?当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