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缘缘到什么叫定呢?不是昏沉,也不是散乱,“审正观察,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于所缘,心住一缘,专一了,“心一境性”,这就是得定。你们得定了吗?打起坐来在那里干什么?你们打起坐来是缘散乱,对不对?缘散乱心而修,有没有功德?有功德,好一点的,他生来世人中再来,不然变猴子啊变那些爱跳的种种,因为是依散乱心而修,很精灵,而有业果,是恶果,所谓种善因而得恶果者的修行人。所以要正思维修,很严重地告诉你们,包括了显教密宗的正法修行之路,此说者是佛说,非此说者即魔说,你们注意。 “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一切佛经,教我们修行之路,释迦摩尼佛教我们出家在家的人先要修到无漏果,就是大阿罗汉。修无漏果的方法里头,必须先要修定,不修定不叫修行,不叫出家,也不叫学佛。 “后说解脱。”得了定以后,再谈解脱。定都不能得,你解脱个什么?身心粗重,烦恼重重,你解脱个什么?懂了吧?这一段你们要抄下来啊,不是贴在墙上,贴在额头上,这就是真学佛了。 “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佛教我们修行之路,没有那种大小乘不叫你修定的,得了定以后才能真解脱。定的境界,“三摩地”,就是至善,因为烦恼不起,妄心不起,既不行恶,也不做善,是名至“善”,无善无恶。就是六祖告诉我们的不思善不思恶的境界。“善”成就了,圆“满”了,这个定的力量对于一切烦恼不起,此心永远得解脱。 “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所以佛说法,在这个欲界世间里,告诉我们世间人,我们都是有漏之(人),六根都在漏。“有漏”的当中,“先说解脱”,方便变了,有时候佛是先告诉我们“解脱”,这个解脱是方便,先看透,解脱了世间。但是,解脱了干什么?解脱了要去修定,光求解脱不修定,他生来世的果报是外道,或者是哲学家、思想家。你看很多文人、艺术家、画家、诗人,文字好的,苏东坡的境界,“人生踪迹似如何,应是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迹,鸿飞哪复计东西。”非常解脱,没有真功夫,不得定。所以有那个有名的故事,苏东坡与佛印师两个的,他自己认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师看后提:放屁!给人送回去,他就来了:“我这个境界,你怎么说我放屁啊?”“既然你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有解脱,不得定,有什么用?理解上解脱了,以为自己对了,不能心一境性。故佛有时候“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 “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为什么有时候先说解脱呢?就是方便教育,解脱以后要你开始修,悟到这个理后修。因为“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你要晓得我们起观,心缘一境的修法还是方便方法里头的过河的一只船,过了河这个方法要丢,但是你没有过去时不要丢,你根本没有过去。方便究竟,所以起心动念“作意”修,不是不作意修。比如净土法门的念佛,为什么叫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呢?“作意”修,转意识业力,转成那个境界,故唯识讲转识。慢慢作意成就,世间“烦恼断”,世间烦恼断了以后,才得到“根本”的定的境界,“根本”定,不是方便定。自心本定,“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知道清净,理论上知道,有解脱知见,没有解脱功夫,没有得定——你不清净。所以一般学佛的,不管在家出家的:口口谈空,步步是有。都讲空,脾气一来:“格老子的!”你看有没有?你们空了个屁?屁不空的。一碰到境界就不解脱了,为什么?没有定境。那有什么用?所以佛说法有几种方便,重点还是要你修止,定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