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五偏见—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2)

所以前前是因,后后是果。它是相似相续的。就是前面的离不开后面的,后面的离不开前面的。前后变化就是相似,这就破除了你的常见。而前后相续不断就破除了你的断见。比如你从婴儿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现在的

所以前前是因,后后是果。它是相似相续的。就是前面的离不开后面的,后面的离不开前面的。前后变化就是相似,这就破除了你的常见。而前后相续不断就破除了你的断见。比如你从婴儿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现在的你,能离开你的小时侯吗?离不开叫相续。但是你现在的模样跟你小时侯一样吗?有没有变化?肯定有。变化就叫相似。事物,就是这么一个相似相续的发展过程。

这个因果,是因小果大。比如一粒谷种到田里面去,它可能结出了一百颗甚至二百颗谷粒。而因决定果,果不能够决定因。所以,因果就像流水一样,水总往低处流——它总要找个流动方向,这种流向,就是它的因果律。但是这个因果律跟我们一般所讲的理性规律不一定一样。很多人把理性与规律,认为是死板固定的、不变动的,这种不干净的认识,容易落入了细微的断见。但佛教讲的因果不是这样的。因果律可不可以改变呢?可以改变其流动方向。

我用种豆来说明。我们讲“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如是因得如是果。事实上很多人理解得不大对。如果没有其它因缘掺杂进来破坏它、阻碍它,种豆能不能得豆?它如果顺利成长了,种豆肯定能得豆。但是种豆一定得豆吗?不一定。比如,长出来的豆芽,我摘了,炒盘豆芽菜吃了,它能长成豆吗?哪一天一只黄牛,看这豆芽很好吃,吃掉了。哪一天跑来了一条虫,咬了,还能长成豆吗?所以这个发展的过程,如果中途有其他因缘加进来,就有可能产生结果的变化。

相似相续的过程中有确定和不确定的两个因素在里面。我们很多人忽略了它不确定的因素。认为因果律像宿命论呀,什么都是前定的。不确定部分被抽掉了,被否定掉了。他没有考虑到,这个现象的出现,前面是有很多变化过程,他没看到,只看到这个结果就说是前定的。关键是你怎么去改变它的前因条件。所以佛教是不相信宿命论的。因此修行才成佛。不然人是人,狗是狗,那狗怎么能成佛呢?众生怎么会有佛性呢?如果这样说,就没法变化了。

佛教的因果论跟宿命论不同。很多人在正见方面没有学好。学到最后,经常认为佛教的因果论是宿命论。包括很多出家法师也一样认为。在座的各位,要深入去慎思明辩,搞清楚它。在这一点上,佛教对待真理的态度是:不管你是谁,你错了我就跟你辩论,我就要把你纠正过来。当然,在道德伦理上,在资历上,我可以尊重你。如果是论资排辈,我可能不能坐在这里跟你们讲经说法。但是如果我的智慧比你高明,我就可以超越这些老前辈,坐在这里跟你说法。有正见才可以当法师,不然就把你引导错了。就像你的眼睛。如果看不到前面的危险,看不到前面的障碍,你一直往前走,那肯定有生命危险。就是说要用眼睛带动我们的手脚,眼睛是引导你前行的。

见取见:

见取见是认为前面所说的身见、边见、邪见是对的,并且执着于这种错误的见解。

经常两个人辩论,一个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另一个也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不断争论下去,最后两个人争成仇人了。产生了嗔恨心,是因为两个人在拼高低和胜负。而佛教的辩论不是这样子,是为了让真理越辩越明,让更多听或看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并不是为了争胜负、高低而去争论的。

见取见,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如果你所抱持的观点是不对的,你又执着于它,这个就叫见取见。见,就是你的一个人生态度。一个人的态度是外在的,他心中肯定连动着有一种看法、一种想法。如果他的认识不够,障碍在哪个地方了,反映出来就是哪种态度,哪种相应行为。

戒禁取见:

戒禁取见是执行或受持邪戒,错认以为是正戒,受持这样的戒,以为可以获得彻底解脱或升天。这就是说,接受执行这样的戒律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生死解脱。

很多人甚至是非因计因。

有些人念佛,说“我念阿弥陀佛,念完以后,希望佛菩萨保佑我的孙子考上大学。但是我念了一辈子,求了一辈子,许下那么大的愿,我的孙子怎么没考上大学呢?”你念佛,是为了能往生净土的因,而不是为了你孙子能考上大学因,这样错乱因果,怎么能够获得结果呢?这就叫非因计因。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