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军:因果教育是佛法的基础课

柳亚军,因果教育

  记得是90年代初,我在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寺院里,看到一块《心经》的石刻。那时的我还是个文艺青年,立刻就被《心经》中华美异常的辞句吸引住了。以后又在地摊上买到一些佛经,看《金刚经》时,觉得章句美轮美奂,特别有韵味。虽然一句都没读懂,如看天书,但却爱不释手。时隔十多年,2005年的一天,我在无意中又一次打开《金刚经》,读诵一遍后,突然间心头一震,当下有所领悟,似乎找到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宏大无比的佛法,将我彻底折服了。再加上那段时间在读诵《金刚经》的过程中,两次产生超乎寻常的体验。从理论到现实感应,都让我完全相信,佛法是真实不虚的,佛菩萨是真实存在的。于是我开始信佛了,并于当年受了三皈依

  引导周围人信佛的经历

  自己找到好东西,总是愿意与别人分享。我很想劝我父亲信佛。于是,那时我便开始到处寻找佛教简介方面的书,但一直没找到适合的。很多书挺好,但不一定适合我父亲。我了解我父亲,知道他能接受什么。所以就开始自己写——实际上是寻找与综合各方面适合我父亲根性的内容,之后汇集成一本册子,打印出来,送给我父亲。父亲听说我信佛,开始时还很惊诧,也很担忧,正想了解一下我信的佛教到底是什么内容。这本小册子,解开了父亲的疑惑,他看完不久就开始信佛了。后来我又把这本小册子送给我伯父与弟弟,他们看了之后,也都很快开始信佛并受了三皈依。时至今日,家里绝大部分人都皈依了佛门,家族中也有不少人走上了虔诚学佛之路。我伯父皈依之后,组织当地人在原址修复了一座明代弘治年间传承下来的古寺。这个过程说明,很多人有这个根性,只是需要一个适当的方式,需要一个引入佛门的合适契机。

  那时在网络上,看到对佛法的种种说法,就忍不住参与论战。两年多论战下来,几乎没说服任何人。后来才明白,要讲理,每个人的理都大,只能越说越远。

  从2008年开始,由于看到时下对传统文化的非议太多,就开始在网络论坛上开帖介绍传统文化,帖子从易学入手,讲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最终导归佛法。由于找到了恰当的切入点,跟帖的人很快多起来了。由于种种机缘,陆续又开了几个博客。很多人看了帖子与博客,开始走上了信佛之路。这正好印证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道理。

  写帖子期间,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一位女孩发的帖子。她因为一直与父亲不和,心态又很不好,导致感情不顺,生活与工作一直不如意。正在困顿彷徨之际,她无意间看到了我发的那个帖子。她在网上发帖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下午,好像糨糊一般的人生被人划开了,透出一丝曙光,以前想不通的事情忽然豁然开朗。”她很快开始信佛,并参加了当地一个青年佛教组织,参与放生。心态很快改变了,对父亲也孝顺了,人际关系与生活状态,完全改观。正是很多这种类似的反馈,让我看到了导人向善、劝人向佛的意义。

  导人向佛的入手点

  我佛学知识很浅,所以不敢讲什么大道理,基本都是讲点因果事例及浅近的佛法知识。主要目的是告诉过路人,从这里进去,就是春色满园不胜收的美景了。以这种方式,让人对佛法有个基本的了解,建立起初步的信心。

  经常有读者问我佛法的实质是什么?我更愿意以事例来说明问题。在一些事例中所折射出来的因果法则及心法不二的原理,使佛法就像一面镜子,让人照见自我,照见人们从未看到过的内心深处的另一面,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些年,看到太多的悲欢离合、颠沛流离。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推动自己人生的,正是自己亲手一点一滴造就的业流。我发表在《净土》杂志上的那些文章,大多是在亲朋好友身上或身边发生的因果事例。我觉得这些正在现实中上演的一出出悲喜剧,更容易令人起信、更容易打动人心。

  以前的时代,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仁义礼智信是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因果观念深入人心。近百余年来,传统文化历经劫难,西方价值观在强势经济的推动下,长驱直入,泥沙俱下,民族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过去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容易引起共鸣,讲因果报应容易令人相信。现在再讲这些,没有足够的善巧方便,都只能引来一片嘘声与嘲讽。鉴于此种现状,我们就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与时俯仰、与世浮沉的只是表象,是随顺众生的善巧,核心的内容,却从来都是佛陀传承下来的解脱之路。

  我以前做过十二年的销售。销售的技巧,一是从客户需求入手,二是从情感打动入手,这是两个最关键的地方。这种销售理念,对于佛法传播,同样有借鉴意义。

  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知道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要善于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别人正饿得头晕眼发黑,你该送上热菜馒头,还是百亿资产的运作方案?这会儿,恐怕热气腾腾的馒头更有吸引力一点。

  我觉得,对于徘徊在佛门外的将信将疑的人,以及稍有信心的初学者,从解决当下的问题入手,会更有现实意义。但是,当下许多人对佛法有孟子那种“何必曰利”的情怀,耻于谈及福报,更不屑于在学佛之中掺杂现世功利的目的。但佛法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魏晋名士清谈,不是小资们茶余饭后的生活调剂,而是当下切切实实的灭苦之道。

  当下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及一切五蕴炽盛之苦,同样深刻地困扰着我们。重病缠身之际,谁能心如止水?面对意外之灾,有几个人能超然物外?种种逆境现前,有多少人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像我们这些在尘世间浮沉、过点小日子的市井小百姓,就需要当下的解决之道。利用因果律,从重度之苦走向轻度之苦,同样是灭苦之道的一部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