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了怎么办(2)

当我们听到我们不想听的话时(如挨骂),如果听到的是熟悉的中文,我们马上就会感到不舒服,如果听到的是我们不熟悉其它方言或外语,因为听不懂或看不懂,就不会起情绪反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听到的是熟悉的

当我们听到我们不想听的话时(如挨骂),如果听到的是熟悉的中文,我们马上就会感到不舒服,如果听到的是我们不熟悉其它方言或外语,因为听不懂或看不懂,就不会起情绪反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听到的是熟悉的中文,就会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相对号,这就是受取,而对听不懂的就不会受取。如果我们这样来观察,语言是由一个个字组合而成,而我们的生命也是五蕴组合成的“假我”,那么就不会因为执着语言,而将骂人的话不当做实话,当成是他只在骂这个假我色身、只在骂这个假网名,与我何干,就不会对“假我”产生伤害,这样嗔心就不会起了。有人会说,这不与自欺的阿Q精神胜利法差不多吗?这是否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样,请大家自己观察分析。

4、修空见法

缘起性空,这个道理凡学佛之人皆在理上明白。在我们生气的过程里,身心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会发现到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都知气总有消的时候,当我们情绪有转时这个嗔心就不在了,当我们在不生气时观一个我们生气的原因,就会发现生气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从种种形成生气的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问题去对治,下回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该如何处理,不需要再生气了或再生气了也没有原来的火气大了。

5、持名号法

观察我们平时在生气时是越想越气,这是因为我们专注在了生气上,而我们在平时中却是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心念是散乱的。这时如果提起一句佛号,不管是念阿弥陀佛还是观世音菩萨或是其它佛菩萨名号,就能让心由外境回到内心,意识到自己在生气,并且以心的力量截断生气的念头。或因一时之气而要恶口时,想到圣号心中就会生起惭愧,火气就会减小或者消失了。

5、修禅定

有些人知道上面的忍辱、观幻、灭缘、空见、持名五种对治嗔心的方法,但还是遇境时起嗔心,或是当时能压下火气而不发作、离开这个境、忍住先不说或生气就想对别人诉说进行缓解等等,但还是常感到我这样做多亏的心之不甘,虽然是暂时的调伏了自己的嗔心,但会感到这些方法不是能让人心底恢复平静。这个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定力不够,修习禅定也是调伏嗔心的方法之一。凡是定力修的好的人,外境来时而不动其心,就是动一下也能马上平复。凡具有定力的人,在挫折面前,具有冷静的头脑,先忍受心中的痛苦与不快,再能审察情势,检讨反省。在现实生活中修习禅定有助于对治嗔心,一个有定力的人是不会随便生气的。在这里末学就不说修定的具体方法了,修习禅定也是非一日之功,只要我们天天不辍地修习,定力会一天天增长的。

上面说的都是对治嗔心的方法,其实佛法更提倡的是对优良情绪的培养,如对四无量心的慈、悲、喜、舍等优良情绪的引发。慈,就是希望众生欢喜受乐、受人爱敬的“与乐心”;悲,就是拔除众生痛苦的深度同情心;喜,因众生享受喜乐幸福而自感欣喜快慰的欢喜心;舍,舍弃我执我慢,等视自他的平等心,及舍弃财物等的布施心,舍弃自心过度的爱憎及烦恼的平等心。四无量心的修习,先从自身观起,然后推己及人,平等普覆一切众生。在修定的过程中,如修不净观对治贪心,修慈悲观对治嗔心,修因缘观对治痴心。这都是通过禅定培养道德素质,改变人格结构的好方法。禅定的具体修习方法网友们可根据情况找师傅或经典自己学习,末学就不多说了,学禅定要先学会放松的,下面只简单介绍二个小方法----放松法与呼吸法。

放松法:

世人活在当今的时代,社会节奏与竞争日加剧烈,人人觉得活的都很累。如果身体累与头脑累也就算了,但最累的是心累,总是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这样就更需要我们平时学会放松法的。我们可以觉察一下,凡是我们生气时,身心都处在更加紧张的状态下,放松法是要我们觉察出紧张的来源,之后再想办法放松。放松就是接受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生气的当下,并高兴发觉自己生气,之后再解决生气的问题。另外,一个放松的人,会视每个当下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即使生气也是如此。我们要努力的是加入改善的因缘,而不是自责,抱持这样放松平静的心态,不仅免除了不接受自己的心累,也较能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呼吸法:

在现代心理治疗中,常用深呼吸来减轻压力,如《摆脱压力》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纽伦伯格博士说:“许多与压力有关的抱怨,不论是生理、心理或是情绪--皆因不正确的呼吸所造成。但是幸运的是这类的抱怨,通常只要学习正确的呼吸法即可解决。”而佛陀将数息观作为习禅的最初入门,称为“二甘露门”之一。如果数息在《六妙法门》与《佛说安般守意经》中都有详细的修法,请网友们自看。

当我们心情不愉快时,提起双肩,深深吸满一口气,当吸满时,迅速吐气并放下双肩,这样二三次,就可缓解的。

6、修慈悲观法

嗔心对修行是一种严重的障碍,佛说有嗔心的人修行如沙蒸饭。大乘佛教首先要有菩提心,修道的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修菩萨行必须有菩提心,菩提心的生起必须有慈爱心、布施心,有嗔恨心的人不可能有慈悲心。嗔心重的人较不会想利益他人,而与菩萨道慈悲利他的精神相背。反之,如能调伏嗔心,不但能增长戒定慧三学,且能利益众生,广结善缘。

因此只有修学慈悲观才能彻底断除我们的嗔心,在前面所说的一些方法是在对治嗔心,就如扬汤止沸一样,都是在压制我们的嗔心,这样的结果如果有一天一时不慎,将会燃起更大的嗔火。而慈悲观的来调伏嗔心就如釜底抽薪一般,这才能真正地息灭我们的嗔心。我们平时不高兴其实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如果能以同情心、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则也较容易生起慈悲心,便不会常常生气。

人生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嗔心重的人,特别容易生气。其实,难以解决、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因为你生起了嗔心就会解决吗?嗔心只有增加事态的严重,这样想一想,就会冷静下来,不要动那些无用的嗔心。我们对别人不理解,也很容易生气,于是佛陀说要“慈悲”,就是要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心中想:别人这样做是有自己的理由。只要我们是俗人就会用分别心来看世间的一切,从而有了的不同的知见,我们既然是凡人就不可能自己的知见就都正确,我们就要同情地理解别人,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不同的见解存在,你也应该允许别人的存在,如果能理解别人,我相信肯定不会生嗔心。慈悲与忍,都是所以在见解上的治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