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逸尘)

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 --摘自《禅定指要》 作者:逸尘 十六特胜观是以四禅八定为其修行次第品位的一种系统性强的禅定方法。按佛家禅定理论,先止而后观,观中必然有止,虽以观命名,

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

--摘自《禅定指要》 作者:逸尘

  十六特胜观是以四禅八定为其修行次第品位的一种系统性强的禅定方法。按佛家禅定理论,先止而后观,观中必然有止,虽以观命名,但仍属止观双运禅定方法。相传释迦牟尼佛开始弘法时,曾教一些弟子修不净观以断贪欲,但一些弟子修不净观后产生极端厌世思想,有些人自杀了。为防止再出现这种事件,佛便改教弟子们修十六特胜观。这种禅定方法,在修持过程中可以使修持者身心领受喜乐,并可令修持者虽入正定而不染着于诸禅的智慧,且次第分明,步步可证,易于坚定信心,直至菩提。这些特点,较许多法门更为殊胜,故称特胜观。又因修持分十六步,故称十六特胜观。在佛典中,十六特胜观仅有十六步之名目,而无具体解释,经后世修持者的实践研究,始成一系统完备具体明确的禅定方法。隋朝的著名佛学大师智者在其著作《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中,对十六特胜观有较详的论述。

  现在依十六步之顺序,介绍这一禅定方法。

  一步:观息入
  从息入观起,最易入手,开始时仍应结跏趺坐(或单盘、散盘),结定印,外绝万缘,正身正意,调心调息,第一步只观入息,不观出息。观息从鼻入,至于脐下(功夫深后息入遍至全身),心依于息,念归于息。出息时,不随不依,听之任之。入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要细加体察。待修至能观入息之各种相状时,即可修第二步。

  二步:观息出
  观息从脐起出于鼻端,一心随息而不乱,观息出时,不观息入,唯细心体察出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
  以上二步对呼吸之气的体察,要注意,知道息粗了,就应把它调细。出入息的粗细,人各有别,有的入息粗,出息细,有的人相反,原则上讲,要逢粗则调。轻重相,不是指气的轻重,是指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入息时觉体轻(这是感觉,实际重量并没有减轻),出息觉体重。涩滑相,一般是入息滑,出息涩。冷暖相,是有变化的,功夫深了,入息暖,可以暖遍全身。初始,应细心体察自身的出入息的冷暖相,不用追求与别人相同。
  观息数息,都为了达到心依于息的境地,使心不散,就为禅定创造好条件了。从观息开始,人人可行,但又不可轻视,因为这是三世诸佛必经之途,我辈凡夫,更应坚信此理,恒行此法,必然会有收效的。
  一二步之所以分观,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使意念不过重,不易疲劳,能持久,身心处于比较适度的松紧状态。因系入门初步,故宜如此。

  三步:观息长短(修欲界定)
  这一步是出入息俱观,需要掌握明白以下状况。
  1.观心静与息长短之关系。若心定时,会感觉到入息长,出息短。心定则住于内,息随心入,所以感觉入息长。心不外驰,所以感觉出息短。
  2.观心粗细与息粗细之关系。如果息长,则心细,息短则心粗,心细息就会细,绵绵之息,从鼻到脐,微缓而显长相,出亦如此。心粗则息粗,出入均如此。
  3.如心已转静,情况就变了。息短觉心细,息长觉心粗。这时,入息从鼻至咽喉就知息尽,出息从脐至胸即尽,因为心进入较好之定境,所以感觉到息短。所以,心细则息短,相反,心粗则仍明显感觉入息从鼻至脐,清晰绵长,出息亦然。
  4.短中觉长则定细,长中知短则是粗。
  《释禅波罗密》卷七说:“如息从鼻至胸则尽,此行处虽短,而时若大,久久方至脐,此则行处短,而时节长也。若就此而论,短中觉长则定细,觉长中而短是粗者。如心粗故,息从鼻至脐,道里极长,而时节短,忽然之间,即出至鼻,何以故,心粗气息行疾(快)故,虽长而短。然此息短,则是心粗也。故云:短中长而细,长中短而粗也。如此长短时节,知无常由心生灭不定故,令息长短,相貌非一。得此定时,觉悟无常,转更分明,证欲界定,故名亦爱。观行觉无常,故名亦策。”
  欲界定,是初禅之前最低级的定境,修定过程中,由于调整身心,除灭沉掉,心渐虚凝,不复缘虑,名为粗住。粗住时,必有“持身法”生,令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此后,其心泯泯转细,名为细住。细住以后“于觉心自然明净,与定相应,定法持心,从浅入深,或经一坐,无分散意,所以说此名欲界定”。欲界定虽然空净,而犹见身心之相,定心易失,所以它是最初级的定境,但也不应小看欲界定,若依此定,会疾发无漏,以此无漏智断烦恼而得慧解脱,这是指在欲界定中出现顿悟,当然要根器好的,见地也较精顺的人,才会把握此种悟境。

  四步:观息遍身(未到地定)
  先解释一下,未到地定是超过欲界定而未到初禅之间的定境,亦即初禅的近分定,亦称初禅未到地定,特点是“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首床敷,犹若虚空”(《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上》卷五),到此境界,易发见思真解,相当于《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初证奢摩他。这是很重要的初禅之前的定境,在此定中方可生初禅。
  发未到地定时,由于觉身相如虚空如云影,觉出入息遍全身毛孔,知道息长短相等(息细而匀),息入无积聚,息出无分散,无常生灭,觉得身空假不实,亦知生灭刹那不住,三事和合(根、境、识和合),故有定生。三事既空,则定无所依,知空不空,于定中不执着,即可破根本未到地。
  以上已分别说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的定相和修证,还应明白得失。比如欲界定,功夫还浅,定力不够,难得反而易失,得欲界定时,如果不善用心,草率马虎,会退失禅定,或得定后向人示定相,说定景,都会生障心退失禅定。此外,还有六种心态易使人失禅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惊怖;四大喜;五重爱;六忧悔。未入定前希望心是障心,入定中则疑、怖、喜、爱四心是障心。出定后则忧悔是障心。如果离六心,易得不失,如有此六心,难得也易失,修定的人是必须明白这一道理的。
  还须注意,如果定心过明,见到外境界清晰明了,各种颜色鲜明耀眼,或见日月星辰,宫殿楼阁等;或一日至七日均不出禅定,见一切事,如得神通,以上所述,都不是正定,不可执着,要去掉它抛弃它。另一种情况是过暗,入定时,如同睡眠,无所觉知,能使人生颠倒心,也应及时弃之。

  五步:除诸身行(初禅觉观支)
  在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初动时,还觉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有从上发的,有从下发的,有从腰发的,渐渐遍及全身。一般说来,下发多进,上发多退。这个时候有十种境界出现(典籍称为十种善法眷属):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经过一段时问(各人根器不同,长的可达一年,短的一日或数日),会有八触发生,这是宇宙中的极微质与身体之极微质相互作用,相互交换引发的。八触是:(1)动触,定中全身起动之象;(2)痒触,全身发痒;(3)轻触,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4)重触,自觉身重如石,不能动弹;(5)冷触,身如冷水;(6)暖触,身热如火;(7)涩触,身如木皮;(8)滑触,身滑如乳。以上称为正八触,还有副八触:(1)掉(摇动)、(2)猗(轻盈)、(3)冷、(4)热、(5)浮、(6)沉、(7)坚、(8)软。共十六触,总称禅触,禅触发生时,均有十种善法眷属随同发生。如在未到地定中,证得禅触成就,就是初禅生发之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