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佛陀—入门须知(5)

以上均为佛典所载。不过,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用《摄真实经》佛部和《苏悉地经》金刚部的方法了。如果真是发心修行的善男子和善女子,我认为还是以遵照经典记载的掐珠法去修持为妙,因为功德究竟不同也。 回向 “什么

   以上均为佛典所载。不过,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用《摄真实经》佛部和《苏悉地经》金刚部的方法了。如果真是发心修行的善男子和善女子,我认为还是以遵照经典记载的掐珠法去修持为妙,因为功德究竟不同也。
              

回向

   “什么是回向?”你可留意到寺院中,早晚课 后大众或个人的回向?你可见过佛教发心善信所印的各种书刊的后面,每一本都有回向偈或词?它的用意,就是要把个人或大众所修的善业功德,指定方向或目标,去做某种你所希望要做的用途的意思。也就是把我们自己已做好的善行功德,希望自他皆成佛界,回向菩提。大乘义章九(卷)说:“言回向者:回自善法,有所去向(目标),故名回向。”往生论下卷说:“回向者,把自己所已行之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第七卷说:“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音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由于回向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

   我有一位师父(我皈依过七位师父)开示我说:“自己有功德,不要作有功德想;无论是念佛、持咒、礼忏……等一切善行功德,通通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如此,你的功德却更大。这正如你把每天的收入,都施济了穷人,你自己已是一文不名了,这样,还有那一个坏人会来打你的主意呢?但你却拥有了无比的平安,这不是最大的利益么?什么冤债障类,他要的东西你已给他了,他又怎会来找你?六十多年来,我没生过病,这就是证明……”

   我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多年来我都如此仿行,希望所有学佛的先进大德们能参酌仿行。

   由于回向的功德非常之大,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十方梵天赞叹大通智胜佛偈文的后面,易行品弥陀章赞弥陀偈、起信论……等之后面,课诵本早晚课诵后,各种经典完了时,都有回向,古德们和今天诸先行大德们发心所印的书刊之后,更是各人有各人自己不同的回向偈或回向文。

   回向,也就是发愿,所有大德们的回向文中,以云栖宏大师的回向文最长,也最完善,大德们不妨找来参考参考。所以,你——佛的四众弟子们——无论是念了经、持了咒、拜了忏或持了佛菩萨的圣号,或做了什么慈善好事之后,你都要赶快回向。这比我们在世间积蓄财宝的利息不知要大多少倍呢!真可说是“舍一得万报”,受惠无穷,千万不可疏忽放弃。

   不过要注意:若仅为个人的福德回向,所得的只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必需为十方法界所有众生着想,这样才有超乎人天的更大利益。

   我的回向词是这样的:

   “以上功德,全部回向十方法界六道父母师长一切众生和我若有如空无始以来的冤债障类。吉祥圆满!”这是上午的。下午我就把“十方法界”改为“西方极乐世界。”

   以上礼佛部份,告一段落,读者行持时,想当能举一反三也。佛门里的规矩

   这一篇我们所要谈的问题,可以说是在家修学 佛法的居士们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定要知道的。

   佛门里的许多规矩,所谓规矩,是一种定下的准绳。俗语说:“规矩能成方圆。”那是说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规定的标准,循着这个规定的标准,那才能塑成一个完美的形体来;如果把规矩放在人格上,那人的人格一定是很完美的,今天我们把规矩的尺度衡量在佛门里来,那么佛弟子就没有违规毁矩的了。

   大凡各种宗教里,都有他们的规矩,佛教也不例外。所谓佛门里的规矩,是指佛教里无论修学那一宗派共同约守的一个清规,虽然不全是戒律,但那是由戒德所演化出来的。这个规矩,是不同于世俗的,是严肃的,恭谨的,如法的,而达到自律。这里所谈的是一般大家通用的规矩;好比禅宗、律宗、密宗,尚有其个别的规矩。就不在这里赘述。

佛门里的规矩

   这一篇我们所要谈的问题,可以说是在家修学 佛法的居士们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定要知道的。

   佛门里的许多规矩,所谓规矩,是一种定下的准绳。俗语说:“规矩能成方圆。”那是说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规定的标准,循着这个规定的标准,那才能塑成一个完美的形体来;如果把规矩放在人格上,那人的人格一定是很完美的,今天我们把规矩的尺度衡量在佛门里来,那么佛弟子就没有违规毁矩的了。

   大凡各种宗教里,都有他们的规矩,佛教也不例外。所谓佛门里的规矩,是指佛教里无论修学那一宗派共同约守的一个清规,虽然不全是戒律,但那是由戒德所演化出来的。这个规矩,是不同于世俗的,是严肃的,恭谨的,如法的,而达到自律。这里所谈的是一般大家通用的规矩;好比禅宗、律宗、密宗,尚有其个别的规矩。就不在这里赘述。

   (一)规矩的基本要素

   那些是规矩的基本要素:第一、恭敬的(意 )。第二庄严的(身)。第三、谨慎的(口)。这三者表示了身口意的清净,它可以摄心一处,自然而然可以循规蹈矩,使佛门更能令众生崇敬与归向。

   第一、恭敬的——就是说一切思维言行与身、口、意三业,是发自内心的恭敬,而自然生起对三宝——佛、法、僧——的无上崇敬与仰慕,也就是说在佛门的一切一切不能离开恭敬心,舍开恭敬心,便不能有所利益,那么佛门的规矩,就是以恭敬为起码的条件,在在处处都对三宝五体投地的礼拜、歌颂、忆念与追随。

   第二、庄严的——佛门内的佛相、寺院、经典、法器、僧伽,乃至一草一木,莫不是庄严的,庄严着无上的菩提。这一切都时刻在无语的开示着我们,只是我们并没有用庄严心态去观察、去觉得,往往忽略了庄严给予人的启示。在佛门里,你不去庄严自己的心,如何能 体会庄严的道场?您更不用庄严道场的心,您又如何能庄严自性的佛陀呢?佛法是不舍离庄严的,舍离了庄严,那与污秽的世俗又有何两样呢?

   第三、谨慎的——指对言语和行为而说,这道出身教与言教的无形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时常将恭敬与庄严的心,处处表现出佛弟子不同于凡夫俗子庸浮散乱,时时为凡夫俗子的表率,经常由身教中去启示人生宇宙的真理,叫别人一看,也可以皈向佛陀座下。所以佛门中的规矩,有了这个因素在,自然使它产生了自他二利的功效。

   (二)佛门中的规矩

   佛门中的规矩有那些:

   1、佛相——凡佛弟子见佛相必须恭敬、礼拜、供养、护持、虽然在是木雕、纸印、泥 塑,应观做等同真佛,所以不论佛相在任何地方都应如是,不可分别相之好坏、大小、寺院或家庭,如是作观,福不唐捐。凡“买”或“要”佛相时,一律要说“请”,不能说“买”或“要”,附带说明:佛经、佛具、香花,如用钱买,或向他人要,也应一律说“请”,此是恭敬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