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4)

嗔心如此,贪心同样如此。那些贪吃的人,也知道多吃无益,仍被欲望推动着吞食美味;那些抽烟的人,也知道损害健康,仍被烟瘾折磨着继续抽烟;那些当官的人,也知道受贿犯法,仍被贪婪左右着贪赃枉法。其实他们也很

  嗔心如此,贪心同样如此。那些贪吃的人,也知道多吃无益,仍被欲望推动着吞食美味;那些抽烟的人,也知道损害健康,仍被烟瘾折磨着继续抽烟;那些当官的人,也知道受贿犯法,仍被贪婪左右着贪赃枉法。其实他们也很可怜,因为把贪欲养得太大,最后只能受其驱使,有些是心甘情愿,有些是茫然无知,有些是无力自拔。不仅内心无法自主,身体也不能自主。这样的人生,何其不幸!
  烦恼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其根源就在我们的心。心态不正的话,即使闭门不出,也会想出无量烦恼。现代流行心理治疗,但这种治疗只能对患者进行疏导,使问题得以缓解。若观念未能改变,复发是迟早的事。在究竟解脱之前,我们都是不自由的。社会所能提供的外在自由非常有限。即使在最民主的社会,若不曾解脱烦恼束缚,生命根本谈不上自由。
  无始劫来,我们被不觉和由此造作的业力推动着,过去无力自主,现在仍无力自主,只能茫然地继续轮回。这一生命现状的根源,就是不觉,就是无明。所以,十二因缘的第一支就是无明,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生命不息,烦恼不止。


4、法的作用

  但我们要知道,即使在如此颠倒狂乱的表相下,心仍具足明空不二的层面。只是被无明遮蔽,以我法二执的畸形方式呈现出来,形成现有的凡夫心。修行所做的,就是解除生命的扭曲现状,恢复本然、觉悟的状态。
  佛法,正是这项生命改造工程的最佳指南。我们首先要依法树立正知见,以此瓦解我执,破迷开悟。当然,见有深浅不同,包括闻思正见和心行正见。对于多数初学者来说,应从闻思正见入手,以佛法观点重新审视世界,逐步扭转原有观念。但是,仅仅明白道理还不够,更应将之落实于心行。否则的话,虽然懂得一切皆无自性,懂得我执为衰损之门。一旦进入生活,仍会被习惯左右,不由自主地无明起来,觉得那个椅子实实在在,且永远归我所有。因为执著有着多生累劫积聚的巨大力量,只是泛泛懂得一些道理,未有修行体证,仍会在原有惯性中迷失方向。
  所以,见还要与行相结合。以见指导行,又以行巩固见。佛陀为我们指出的八正道中,除正见外,更辅以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以此逐步调整身心,对现有的混乱情绪进行规范、清理、控制、化解,恢复生命本具的如来德相,清净品质。

5、教下的渐修之路

  众生宿世因缘不同,今生根基有别,故佛陀应机设教,善巧接引。其后,祖师大德又依不同侧重的典籍建构修学体系,仅汉传佛教即有八大宗派。其中,又可概括为教下、宗下两大支,分别代表渐进和顿悟的修行方式。
  教下的修行,是从不觉的妄心入手,依戒、定、慧三无漏学逐渐解除妄流,引发觉性,契入空性。
  戒,是佛弟子的行为标准,包括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以此防非止恶,收摄身心。如果说法律是依靠执政机关来行使职责的话,那么,戒又是依靠什么产生作用呢?一是靠发心持戒的意愿力,一是靠由佛陀及历代祖师代代传承的戒体力量。
  佛陀制戒,目的是帮助弟子止息不良行为。所以,每条戒都是针对凡夫的不善行而制定。就基本的居士五戒而言,虽然只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条,却基本涵盖了一切犯罪行为。从古至今,人类所有罪恶都不出杀、盗、淫、妄范畴。止息这些恶行,正是止息贪、嗔、痴三毒的相续。溯源而上,又可归于无明。由一念不觉,而有无量烦恼,而有种种恶行。经论中,常将生命比作相似相续的无尽瀑流。凡夫的生命,便是不良心态的相续,从而呈现出扭曲的生命状态。
  我们不仅要止息生命内在的不善相续,还要使之进入善的、健康的相续。就象久病的患者,治疗同时,应辅以强身健体的调整,唯有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疾病的再次袭击。在菩萨戒中,除摄律仪戒外,更包括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在止恶的前提下,进一步修习善行、利益大众,启动生命的正面力量,为得定、发慧营造如法的心灵环境。
  定,即止心一处,安住于善所缘。我们的心,由无数混乱情绪和错误想法构成,漂浮不定,随境而转。看到悦意的,就起贪心;看到讨厌的,则起嗔心。这些贪嗔之心,就象神出鬼没的敌人,常在尚未发觉时,就将我们捕获。无力反击者,只有供其驱使。
  定的修行,是帮助我们将心止于善的所缘境。其中,包括有所止和无所止。有所止,是在修定过程中将心安住于某个对象。虽然任何对象都可使心安住,但在佛法修行中,修定为发慧前导,故应选择相应的善所缘境,既不会引发负面情绪,又有助智慧开启。如念佛,佛号就是对象;数息观,呼吸就是对象。当这种正面力量逐渐壮大之后,心会长时间安住在佛号或呼吸上。相应的,其它情绪所构成的干扰将越来越小。就象同样力量的一拳,落在婴儿身上足以致命,落在巨人身上却轻如鸿毛。所以说,定能使我们的内心坚如磐石,不被外境所转。
  无所止,即没有止的对象,直接安住于心的本质。更准确地说,是心无所住。禅宗、大圆满的修行,都采用此法。详细内容,将在“《坛经》的顿修之路”中继续介绍。或许有人会说,既有如此直截了当的妙法,何苦舍近求远,历经三大阿僧祗劫地渐次修行?须知,对一般人而言,无所止的修行,好比蚊子叮铁牛,了无下嘴处。若无明眼师长指点迷津,蹉跎时光还算幸运,只怕堕于狂禅乃至着魔,后果不堪设想。莫如老老实实、稳扎稳打地前进,是谓“慢慢修来快快到,低处修来高处到”。
  不论有所止还是无所止,都是为了帮助我们从生命的迷乱相续中超脱出来。通过训练,使内心初步获得稳定,转变以往随波逐流、向烦恼妥协的被动状态。此为开启觉性的必要前提。
  修定的意义,是引发般若智慧。那么,定能否直接产生智慧呢?答案是否定的。修习四禅八定的外道甚多,却鲜有成就无漏智慧者。可见,由定发慧并非自然过渡。尤其是有所止的定,若始终安住于有所缘的状态,是无法契入空性,通达真理的。必须从能执所执中走出,待迥脱根尘,能所双亡时,般若智慧才会朗然显现。定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将混乱的相续平息下来,就象波澜不起的静止水面,才能明晰地照见万物。所以,定是发慧的基本条件,慧却不是修定的必然结果。
  此外,还须具备两个前提。其一,由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佛教中,关于正见的理论极为丰富,尤其是汉传佛教,唯识、中观、天台、华严各宗,皆有深邃的理论体系,皓首穷经,亦难尽知。但我们无须产生畏难情绪,事实上,对修行来说,掌握一种相应的正见便足矣。或依无常见,或依无我见,或依唯识的中道见,或依中观的空性见,都能帮助我们解除二执,契入空性。这部分内容,正是佛法不共世间外道的所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