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发微(2)

1.《摄大乘论》二卷,佛陀扇多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在洛阳翻译。这是《摄论》最早的译本,分上下二卷而不分品。 2.《摄大乘论》三卷(分上、中、下),真谛三藏于陈天嘉四年(563),在广州制旨寺译出,门人慧恺笔

  1.《摄大乘论》二卷,佛陀扇多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在洛阳翻译。这是《摄论》最早的译本,分上下二卷而不分品。
  2.《摄大乘论》三卷(分上、中、下),真谛三藏于陈天嘉四年(563),在广州制旨寺译出,门人慧恺笔受。
  3.《摄大乘论世亲释》十五卷,真谛三藏于陈天嘉四年(563),在广州制旨寺译出,门人慧恺笔受。论首有道基和慧恺的序文,慧恺序略述真谛的生平、业绩及本论翻译情形。全论共分十品,每品又别为数章。当时成立的摄论宗,正是以这一译本为依据。
  4.《摄大乘论世亲释》十卷,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于隋大业五年(609)在东都定林寺翻译。全论分十品,各品又别为数章,殆与真谛所译相同,只是卷首没有世亲的归仰序。
  5.《摄大乘论》三卷。
  6.《摄大乘论世亲释》十卷。
  7.《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
  后三种,是玄奘三藏于贞观二十二年(648)至二十三(649)在长安翻译。
  世亲释和无性释,有如本论之二翼。世亲是无著胞弟,又是瑜伽唯识学的集大成者,其注释较为忠实可靠。无性是世亲以后的人,想必研究过《世亲释论》。在其释论中,与世亲的基本观点大体相同,且对世亲未着笔之处有详细解释,只在某些具体问题,与世亲稍有分歧。今天我们研究本论,应以世亲释为依据,以无性释为参考。
  在以上列举的七种译本中,前四种为旧译,后三种为新译。旧译中,又以真谛译本影响为大。真谛与玄奘两种译本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1.对“界”的不同解释。《摄论》引《阿毗达磨大乘经》偈,证明有阿赖耶识。对偈中“无始时来界”的“界”字。真谛所译《释论》云:此阿赖耶识界,以解为性,具有体、因、生、真实、藏五义,即是如来藏,为众生流转还灭的依止。玄奘所译《释论》云:谓界为因,即是一切有漏种子,为生起杂染诸法根本。由此止息,才能证得涅槃。
  2.阿陀那识为七、为八。真谛所译《释论》,在引经教论证阿赖耶识实有时,认为阿陀那识为阿赖耶识异名;在说明染污意时,又以阿陀那识为染污意。在真谛翻译的其他论中,亦有此意,如《显识论》云:

  又梨耶识是凡夫所计我处,由陀那执梨耶识作我境,能执正是陀那故,七识是我见体故1。

  说明真谛以阿陀那识为第七识。玄奘所译《释论》,以阿陀那识为第八识的异名,在他翻译的其他经论中,也以阿陀那识为第八识。
  3.三性名义区别。真谛所译《释论》云:一、依他性相,二、分别性相,三、真实性相。释曰:

  虚妄义永不有显现因,由显现体不有故,亦不可得。譬如我等尘显现似实有,由此显现,依证比圣言三量,寻求其体实不可得。如我尘法尘亦尔,永无有体,故人法皆无我。如此无我实有不无,由此二种尘无有体故,依他起性不可得,亦实有不无,是名真实性相2。

  这里,真谛以虚妄分别为体的依他性相及由虚妄分别显现的分别性相,同是了不可得,唯真实相实有不无。玄奘所译《释论》云: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三性中唯遍计所执相无所有,依他起有依因待缘所生的自体,圆成实相有二空所显的真实自体。
  4.依他起相的染净。《摄论》对于依他起相有两种见解:一、依他起相是杂染的;二、依他起相具染净二分。真谛所译《释论》偏取第二种见解,认为阿赖耶识由杂染的取性和清净的解性二方面组成。有情未得无分别智时,虚妄杂染性显现;得无分别智时,真实清净性显现。玄奘所译《释论》特别发挥第一种见解,以为阿赖耶识但是虚妄杂染性,成就菩提的无漏种是由后天熏习,寄在阿赖耶识中,与之不一不异。
  5.定性二乘是否可以回小向大。真谛所译《释论》云:

  佛化作舍利弗等声闻为其授记,欲令已定根性声闻,更练根为菩萨;未定根性声闻,令直修佛道。由佛道般涅槃,如佛言曰:我今觉了过去世中,已经无量无数劫依声闻乘般涅槃,欲显小乘非究竟处,令其舍小求大故,现为此事,由如此义故说一乘3。

  真谛译本认为:定性二乘可以回小向大,最终必由佛道而般涅槃。玄奘所译《释论》云:

  佛化作声闻等,如世尊言: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槃,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以声闻乘所化有情,由见此故得般涅槃,故现此化,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为究竟,过此更无余胜乘故,声闻乘有余胜乘,所谓佛乘。由此意趣,诸佛世尊宣说一乘4。

  玄奘译本认为:定性二乘不能回小向大,彼由二乘道而般涅槃。
  本文只列出真谛与玄奘所译《释论》分歧最突出的几点。在玄奘与真谛翻译的其他经论中,对于法相唯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也有着不同观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差别呢?考唯识学自世亲大成后,就出现分流时期,十大论师异说纷起,各尽其美。真谛来中国,是梁大同元年(546);玄奘往印度,是唐贞观三年(629),其间相距八十多年。如是,由不同人物在不同时期传入中国,自然会存在差异。此外,真谛离开印度时,约十大论师研习唯识最鼎盛时期,而护法释论尚未问世。玄奘师事戒贤,戒贤师事护法,故玄奘偏承护法学说。因此,新旧译本的不同就不足为奇了。
  今人吕澂根据藏传本将本论初分译为汉文,分解题和译文两部分。在解题中,吕氏考各种译本的同异关系,认为唐译二释灭定段、共相段皆二诵合本,其源流自极相近。陈隋二译灭定段皆不举一因,又相类似,而俱属先出者。至于魏译本与藏译本,共相段皆无第二颂,灭定段或无多因或有而不全,又大致相类也。至于立名释义,则藏本与隋陈诸译又时见一致焉。以藏本之最晚出,乃与数百年前魏、陈等本有相同处,可证西土之传无著学说有以章句分判者。唯识古今学各传无著、世亲之说,而各异文,如奘师今传今学亦依无著、世亲,而其引据则已殊于旧文。凡古学之所特异,皆可于藏本《摄论》得其确诂,此藏本最为珍贵之处。吕氏又说,唐译每每杂用无择,在藏译皆一一有别焉。至于唐译文句限以四句,时有游词损字曲就轨式以至害意费解,则又远逊藏译之造句自然能尽原意也,故欲通文字之障碍论本意,当对勘藏本。
  在译文中,吕氏仿直译之例,凡可以存原文面目处皆存之。如用字,则求其前后一律,如句读章段,则求与原文区划相当。至与唐译相异可资参考之处,皆注出于后,令读者由此推见原文形式及特质之一斑。
  根据现有资料考察,《摄论》在汉地的注疏有如下数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