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四集)(3)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一切诸佛在他那个世界没有不讲这个经的。而且实在说,佛讲一切经,这个经是佛主要的一部,最重要的一部,其他一切经论都是补助的。好像学校上课一样,这是主修的一门,其他的都是选修的,选不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一切诸佛在他那个世界没有不讲这个经的。而且实在说,佛讲一切经,这个经是佛主要的一部,最重要的一部,其他一切经论都是补助的。好像学校上课一样,这是主修的一门,其他的都是选修的,选不选无所谓没关系,这个经才是重要,主修的。为什么?这个经保证你在这一生成佛,它是主修的一部经。所以一切诸佛赞叹,一切诸佛宣扬,一切诸佛都劝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所以你念阿弥陀佛就等於念一切诸佛了,一尊佛都没有漏掉,这是不可思议。佛的放光,我们思念、称扬这一句名号,就是无量光明注照的时处,这叫「不思议光」。这是把十二如来简单介绍出来。下面讲:

  相继一劫,此十二佛,乃古如来,非今弥陀。】

  怎么知道?因为大势至菩萨说,「我忆往昔恒河沙劫」,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无量寿经》跟《弥陀经》上都说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在西方世界成佛,现在才十劫。十劫跟恒河沙劫不能比,十劫是太近了,这个距离太近了,恒河沙劫是时间太远太远了。由此可知,大势至菩萨所说的这是「古如来」,很古以前的如来;「非今弥陀」,不是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但是那一尊古佛跟现在阿弥陀佛名号相同,同名同号。

  佛菩萨的名号跟我们世间人名号不一样,世间人名号,现在人起名字跟古人起名字,这观念又不相同。在我们中国古代,父母给儿女起名字,是父母对儿女一生的期望,希望他做到名实相副。所以随便把名字改掉,这大不孝!这一生名字不可以改。自己取几个别号可以,名是决定不能改的,改名这是大不孝!诸位读《礼记》,里面就讲得很清楚。现在人起名字观念跟古人不一样,究竟是什么观念,我都搞不清楚。诸位自己去想想,也许就能知道。

  诸佛菩萨没有名号,这名号是怎么称呼的?完全是从他智慧、德能上建立的;或者是教化众生方法、手段上建立的,这是我们要知道的。因此,我们看到佛跟菩萨名号相同;换句话说,他们的心愿解行一定完全等同,所以他的名号也一样。因此,今弥陀无异古弥陀,完全相同。底下说:

  以师资一道,古今不异,是故同名不可穷尽。】

  十方世界同名的菩萨、同名的如来,很多很多。只要名同,德一定相同,愿一定相同。这是说出这桩事实,事实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表法的义趣,这是我们一定要特别留意。在表法里头他代表:

  表行者十二时中。】

  十二如来代表「十二时」,十二时是一昼夜。我们中国从前把一昼夜分成十二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来代表。

  不念世间尘欲,念佛无间也。】

  重要意思在此地,就是念佛功夫不间断,念兹在兹。不一定佛号挂在口上,这点诸位要记住。佛号挂在口上不间断,那是很清闲的人,那是有福的人。像我们现在每天工作这么繁忙,怎么可能把佛号一天到晚挂在口上,这是不可能的。口上没有佛号,心里头要有,心里面忆佛念头决定不能中断。「忆佛」,诸位也要搞清楚、搞明白,不是教你一天到晚想阿弥陀佛的像,或者想阿弥陀佛的名,那个想法会想呆了。忆佛里头,想佛怎么发心?想佛怎么修行?想佛如何处事待人接物?想佛怎么断烦恼?怎样成佛道?想佛如何去帮助一切众生?你常常想这个。我们要效法他、要学习他,这个学佛叫活学,真有受用。

  我讲《无量寿经》时常说,要把《无量寿经》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变成我们自己实际的生活行为,这是一个真正念佛人。我们真正向阿弥陀佛学习,学得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念这句名号是提起我们的忆念,一句佛号包括阿弥陀佛圆圆满满的心愿解行。所以,不是教我们死在名号之中,念念要清楚,念念要明白。我们怎么做人?阿弥陀佛是个榜样,我们能做到跟他一模一样,这是真正的念佛。这是表示「无间」的意思。

  又表转凡成圣,转妄想成佛德也。】

  这个意思都包含在其中了。常常想阿弥陀佛,常常学习阿弥陀佛。凡夫是妄,佛是真实。这种修行的方法就是转凡成圣,转妄成真。经典就是真实的标准,经典就是佛德的标准,依照经典来修学,我们才能有圆满的成就。这一段是叙述大势至菩萨师承的因缘,他是有老师教导的。

  经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前面所讲无量光佛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光佛就是大势佛。菩萨遇到他,他教给他什么?佛教给菩萨什么?教他『念佛三昧』。『彼佛』就是无量寿佛,『教我』,这个「我」是大势至菩萨自称。教他「念佛三昧」,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很多人会念阿弥陀佛,但是不知道什么叫念佛三昧,难怪他念佛不能往生,原因在此地。所以,什么叫念佛三昧很重要。

  「三昧」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梵语的音译,它的意思叫「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如果我们念佛念到真的有受用了,念成念佛是一个享受,那你的功夫就差不多了。有人念佛念得很苦,那个不正常。念佛念得非常欢喜,法喜充满,这是享受。念佛可以念到精神饱满,如果念佛时间念长了,疲倦了就想睡觉,这个没有得到享受。如果真正念到正受,身心在很疲惫的时候,几句佛号精神就振奋起来了,那是正受。确确实实如此,愈念愈欢喜,愈念愈精神,这是你得念佛三昧的现象。工作疲劳的时候,几句佛号一念,疲劳就恢复了,这是念佛功夫得力的现象。

  我们凡夫的享受,为什么叫不正常?佛在经上讲,一切凡夫享受可以分为五大类,叫五种受。这五种受是什么?苦、乐、忧、喜、舍,叫五种受,苦乐忧喜舍。什么叫正常的享受?这五种统统没有,你这个受就正常,享受就正常。有这五种都不正常。欲界天以下,苦乐忧喜舍统统有。色界跟无色界,苦乐忧喜没有,怎么没有?我们晓得他们所修成的叫四禅八定,他入定,定中非常清净自在,没有苦乐忧喜,这个时候叫「舍受」。舍什么?把苦乐忧喜舍掉,所以他得定。看他定功的浅深,分成八个等级,八个等级就是他定功浅深而分的,叫四禅天、四空天。为什么叫做「舍受」?因为他这个定不能保持到永久,它有时间性的。换句话说,他是暂时舍的,他不是永久舍的。就是前面讲的,他是石头压草,是伏的,里头还有根,根没有拔掉。如果把根本拔掉,那就不叫舍受,那叫三昧。所以三昧跟舍受不相同。三昧是真的,舍受是暂时的,那个不是究竟的,不能算是真的。我们看下面小注第一条: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