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的好处(2)

第二,有修行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修行法器的培养。如果懈怠放逸,身心粗重,烦恼炽盛,对善知识不生敬信,闻到正法不生净信,这样即使值遇善知识,也不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该断的恶习一定


  第二,有修行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修行法器的培养。如果懈怠放逸,身心粗重,烦恼炽盛,对善知识不生敬信,闻到正法不生净信,这样即使值遇善知识,也不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该断的恶习一定要断除,该守的戒律一定要遵守,把自己培养成为堪受正法的法器。

  特别是对于想学密法者,更要注意这一点。对于根器不具足者,是不能传授甚深无上密法的,否则对师徒双方都没有好处。这在密乘根本戒中有明确要求。一定要把自己铸造成清净法器,根器一定要成熟。根器成熟到什么程度算合格呢?譬如能否生起视师如佛的清净信心,能否生起利他无我的菩提心,是否对因果规律坚信不疑,能不能严格遵守戒律等等。这些主要条件都具备了,才是修学金刚乘密法的根器。

  藏传佛教在传统上,弟子依止上师一般都是许多年。跟随上师一起学修多年,经过磨炼和考验直到根器成熟,才会把即身成佛的甚深密法传给你。所以,真正的密法并不是想求就能求到的,大家不应该着急,也不应该如此企盼,而应当先把自己铸造成合格的法器。  

  许多人喜欢在这位上师前求个传承,在那位上师前求个灌顶,求到后就赶紧离开,而不愿意长期依止一位上师。即使上师会慈悲传给你,所传的也大多只是基础法,起个结缘加持的作用而已。至于甚深的密义并不会轻易传讲,任何一位具格上师,都不会触犯这个戒律。对于一位具格上师来说,你随便供养一点东西,他对你也不了解,就把无上密的甚深教法传给你,这怎么可能呢?这样不注重守护密乘戒律的上师,所教之法我们怎么敢学呢?即使你有很多的供养,但法并不是用钱财就能换来的,钱财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万能的,但在一位真正的具德上师眼里,却是视之如粪土无异,不要用自己世俗的眼光,把什么都看成带有铜臭气。如果自己的根器不成熟,你有再多的供养也无济于事,作为具德上师来说,根本就不会为丰厚的供养而动心。

  我们的根器不成熟,信念不坚定,不要说无上密本尊法,就是一些护法也不能随便修持。现在人们大多对一些护法、财神法感兴趣,认为能带来世间法的圆满,能用来对付仇敌,能让自己发财等等。若出现违缘或所求不如愿,就往往怪罪于护法不灵。这学法的动机本身就不清净,你怎么能有感应呢?即使能暂时产生一点点作用,这种恶业的果报还是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修到最后你只会对法失去信心,甚至谤法,这样罪过就更大了。其实不是法之过,而在于自身根器不成熟,忽略了修学密法的基础。

  就从作为佛法根本的戒律方面来说,现在有多少人真正相信因果,并且严格遵守戒律的要求呢?作为修行人要想获得成就,不步入歧途,最根本的就是守持戒律。经常听说有人学法出了问题,诸如着魔,精神失常等等,这并不是什么奇怪事。你学法不守戒,胡作非为,怎么能获得护法的护持?失去了护法的护持,然后又福德消退,恶业现前,冤债非人之类乘虚而入,怎么能不着魔呢?没有一颗慈悲利他的菩提心,在贪心嗔心的驱使下来修法,刚好和一些低级的生命臭味相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它们不找你找谁?所以,大家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注重基础的修持,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法器。

  第三,具足修行的顺缘。衣食住处等顺缘如果不具足,也是难以修行的。连起码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你又怎么可能有心思来学法,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呢?

  如果具足了这三种修法的主要因缘,应当精进修持,并祈愿一切众生都能具足这三种因缘。如果缺乏这三种主要因缘,你也不用沮丧而放弃正法,而要努力去创造这些因缘。应当这样思维:“在这个世间,不知道有多少众生如我一样,缺乏这些因缘,以致于得不到真实佛法,实在是值得悲悯。愿他们缺乏这些因缘的一切过失,全部都成熟在我身上。愿他们具足这三种因缘,并能至心修学佛法。”

  修三不退失

  第一,于善知识不退信心。大乘道的一切功德,都是从敬信善知识而来。不敬信善知识,则无异于自己关闭了智慧之门。所以我们不应对善知识退失信心。但有时候内心会产生魔障,即使知道对方是善知识,我们也会退失信心或产生怀疑。这时一定要明白,这是自己内心的魔障在干扰,应当重新振作起来,通过闻思修而增强信皈。

  第二,于戒不退防护心。戒为无上菩提本,对于三乘佛法的微细学处,我们都应守持不退,时时刻刻严加防护。犹如保护生命一样来护持它,像护持眼睛一样来珍爱它。

  第三,于菩提心不退欢喜心。对于菩提心教授,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欢喜接受,修心应勇猛不退,不能认为难修而放弃。因为这是大乘佛法的心要,是显密诸法的命脉。如果退失了菩提心,则一切功德付之东流。你即使再修其它任何法门,乃至无上密大法也是无济于事。

  具三不舍离

  有三种事业我们不应该舍离。哪三种呢?就是我们的身语意三业,不可须臾离开善法。我们所说的“修行”,就是指修正身语意三业,譬如粗暴的言行、不净的思想等等。我们要净化三业,唯有用善法来对治。身体方面的善业,比如具足威仪,勤行礼拜等等;语言方面的善业,如爱语布施,念经诵咒,赞佛功德等等;思想方面的善业,比如依法如理思维,时刻不离菩提心等等。

  于境无偏党

  对于修菩提心的对境,亲疏恩怨等诸有情,都要平等对待,不能有亲疏爱憎的分别心。

  遍深研众善

  遍,指普遍十方;深,谓于心灵深处。就是在我们心灵深处,一定要接受这个菩提心的教授。对一切有情都要欢喜忆念,从无厌倦,而不是仅仅口说而已。

  常修诸法要

  对于一些修心的特殊对象,譬如难修忍辱的怨敌,因为宿世业力而不喜欢的对方,以及师长、父母和室友等等,这五类难以修心的特殊对象,可以分门别类,单独分开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修。

  不待众缘备

  修心不要等到众缘具足后才起修,不要依赖于衣食无缺、身体强健等顺缘具足。你不要想:“我现在没有资粮,等我钱赚够了再修;我现在没有时间,等我退休后再修;我现在身体不好,等我病好了再修”等等。不要等具足这些条件,如果抱有这些想法,我们永远也不会有修法的可能。不管遇到顺缘还是逆缘,我们都要能够随缘而修。即使顺缘不具足,也应当用菩提心来摄持,将此不具足转为道用。

  譬如生病的时候,不要等病治好了再来修法。应当思维:我现在有了疾病,正好让我感知到轮回的痛苦,从而生起一个出离心。这个痛苦是怎么来的?是过去恶业成熟了的果报,它使我认识到恶业的可怕,从而生起向善之心。我现在这点苦都难以忍受,如母众生的那么多苦又如何能忍受?从而生起对众生的悲心等等。这种种的启迪都是疾病所带来的礼物,对不对?所以要善于转违缘为道用,即使不具足众缘也要精进于修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